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依据砼运输车自身结构特点,将砼的质量与搅拌筒的质量分割出来,建立了两种行驶状态下砼运输车转弯时的临界侧翻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推导出两种行驶状态下砼运输车转弯时的临界侧翻速度公式,对其公式进行了模拟仿真,得到了砼运输车在两种行驶状态下转弯时的安全稳定性区域,确定了不同参数对搅拌运输车侧倾稳定性影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美国49CFR Part575和FMVSS208法规对车辆的侧翻形成机理和形式进行研究,初步探讨了车辆防侧翻的评价指标,并归纳了美国NCAP对车辆防侧翻能力的星级评价方法,对我国制定车辆防侧翻检测标准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弯道离心力影响,在弯道处车辆易发生侧滑和侧翻,山区道路转弯车道为交通事故高发区.车辆自动减速系统运用ITS技术自动控制车辆,使其能以安全车速通过弯道,避免交通事故发生.阐述车辆在转弯道处的运行机理,并对其在直线路段和曲线路段的运行情况分别建立数学模型,且对模型进行解析,以展现车辆自动减速系统的控制过程.通过对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车辆侧翻风险因素对车辆侧翻的影响程度,运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某轿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仿真分析的方法进行了鱼钩转向侧翻试验设计,并选取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度量车辆侧翻风险的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路面摩擦系数、车辆行驶速度、方向盘角速度以及质心高度对车辆侧翻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水平下影响车辆侧翻的因素按其影响的强弱程度依次为:车辆行驶速度、路面摩擦系数、质心高度、方向盘角速度,其中车辆行驶速度对车辆的侧翻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轻型客车的非绊倒性侧翻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TTR和LTR的车辆侧翻预测方法,并建立了Truck Sim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轻型客车在鱼钩工况下的侧翻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侧翻预警系统能适时地对轻型客车进行侧翻预警,且在鱼钩工况下TTR=0.4时的预警最可靠。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车辆发生侧翻,引入零力矩点的位置作为车辆侧翻的指标。根据某一时刻车辆的状态,预测下一段时间内零力矩点的y坐标,来计算该时刻的侧翻时间。一旦某时刻的侧翻时间小于设定的门限值,则激活车辆防侧翻控制策略,对车辆进行控制,防止车辆发生侧翻。本文中采用基于模糊控制的PID控制策略,对不同的车轮施加不同制动力矩,防止车辆发生侧翻。通过Truck 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对算法进行验证,对采取模糊控制差动制动策略、传统的PID策略和无侧翻控制策略的车辆,分别进行阶跃试验和鱼钩试验,测取采取不同控制策略车辆的实时侧倾角。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模糊差动制动控制策略的车辆,防侧翻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正2月13日我国台湾地区发生旅游大客车侧翻事故,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在高速公路转弯路段,车辆失控撞护栏后向右侧翻至路边坡下,造成33人死亡、11人受伤。时隔不到半个月,此路段又发生了两起事故,21日一辆小客车擦撞护栏;26日,一辆满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底盘集成控制的轻型汽车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选取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侧翻预警因子,并通过一3自由度侧翻参考模型进行实时计算。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主动转向和主动差动制动系统进行集成控制,提出了主动防侧翻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对车辆进行了典型工况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能准确预测车辆侧翻危险,避免侧翻事故发生,有效提高车辆综合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制动与悬架系统的车辆主动侧翻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建立了10自由度整车侧翻动力学模型,应用车辆动力学和轮胎力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制动和半主动悬架协同工作的车辆主动抗侧翻控制策略。通过对制动力矩的差动调节和半主动悬架阻尼力的适时匹配,实现对车辆侧翻的有效控制。根据子系统运动特性,设计了制动系统基于滑移率的积分滑模控制器和悬架系统灰模糊控制器。分别对制动、悬架控制及综合控制进行的鱼钩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综合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危险时域车辆的侧倾角,相对于单一系统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车辆抗侧翻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行驶的车辆处于大转角、避障等紧急工况下容易出现侧翻的问题,本文中提出了采用差动制动与主动横向稳定杆联合对车辆进行侧翻控制策略。为提高对车辆侧翻的控制效果,一方面通过全轮差动制动来提高车辆的横摆稳定性,防止车辆由于失稳产生绊倒性侧翻,并减小车辆的侧倾;另一方面,考虑到处于紧急工况下车辆的非线性与时变性,采用主动横向稳定杆并设计了2阶滑模超螺旋控制器来动态跟踪车辆的理想侧倾角,实现驾驶员对车辆侧倾姿态的准确判断,防止驾驶员产生误操作,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防侧翻能力。最后,通过硬件在环试验对提出的主动横向稳定杆与差动制动联合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商用专用汽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商用专用汽车市场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展望了商用专用汽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车轮定位参数直接影响汽车操稳性和轮胎磨损情况。设计正确的定位参数,生产上更好地控制各个参数,对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获得良好的操控型和乘坐的舒适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力学角度阐述了车轮定位的基本理论,深入分析了悬架高度,前束,外倾,主销后倾等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良好的定位参数设计和生产上精确地控制对于悬架以及整车的重要性。以某车型悬架高度测量值超差为实例,通过对悬架高度定义,悬架高度对四轮定位参数判定的影响,分析了定位参数对整车判定的影响。从测量,装配,零件质量三个大方面分别对影响悬架高度的的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和排查,找到引起车高测量超差的原因。理论计算出了补偿值作为短期措施;在图纸无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反向测量进口零件的方法分析对修改零件做出了正确的推断,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推断的正确性,通过修改弹簧连杆使得车高测量值超差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此外,通过对潜在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从整车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车高超差的原因,对于今后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保证新能源车辆生产制造环节中,各高压部件与车身电平台、高压负载回路及充电回路的高压电气安全,从而保障整车电气安全质量及车辆使用者的安全,建立了 一套系统化的整车装配过程高压安全检测工艺方案.研究分析了电气化转型趋势下,车辆高压安全对整车制造环节的检测需求和影响.同时分析了各检测项的工艺检测条件,及其对整车装配工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进行EHB系统通用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实车的EHB系统制动性能评价方法;通过分析EHB系统的通用构架,解析EHB系统的评价指标,从EHB系统的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对EHB系统实车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整车企业与科研机构对EHB系统进行研发验证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现行评价指标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操纵稳定性品质评价是整车品质评价体系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之一。对国家现行标准的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简单分析,阐明了评价指标的实际意义;针对蛇行试验评价指标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评价指标的缺陷,建议增加抓地能力为评价指标。阐述了确定评价指标限值要求的方法及操纵稳定性品质在整车品质当中的矛盾平衡体关系。  相似文献   

16.
概述车辆亏电原因,并通过对蓄电池部分性能测试、模拟不同整车静态电流放电测试及整车电性能测试,分析、排查并定位了整车亏电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动汽车上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化学能量释放出现电池燃烧和电解液泄漏,导致有毒气体、整车燃烧或爆炸的问题,介绍了该问题的市场现状、标准法规要求,同时分析了热失控和热失控扩展的机理,以及导致热失控的各种诱因,并进一步分析了从电池设计、整车开发、车辆使用到安防等环节的各种风险因数,以及对应的风险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依托南京夹江大桥非机动车道桥工程实例,对桥梁平面线位设计中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根据江心洲非机动车以电动自行车为主要车流的实际情况,对规范中关于非机动车最大限制纵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桥梁新老结构搭接遇到的反压支架进行论述,对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上海市区道路行驶循环进行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能仿真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动力部件的选型、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对混合动力汽车性能仿真结果的研究分析。在理论上阐述了改善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以及混合动力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显著优势,为控制策略的具体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辉 《时代汽车》2022,(3):32-33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传统基于燃油车的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