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4):28-33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船舶业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融资及金融担保问题。我国目前船舶建造融资体系仍滞留在传统的担保和抵押贷款阶段,有些小船厂在融资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无法承接新船订单或无法开工。航运企业要发展却难融资,银行有钱却不敢轻易放贷。究竟哪个环节让船厂难以贷款?银行业委屈了造船业源于产业的特点,船舶制造合同签订后,首期船东只支付船价的2~10%,开工再支付5~10%,交船时支付10%,下水支付60%。每艘出口船舶价格的70%依靠贷款,100%流动资金是贷款。也就是说,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的人工、设备、材料等用款的绝大部分要从银行…  相似文献   

2.
李后华 《中国水运》2005,(12):46-47
船舶担保物权的概念及分类 船舶造价昂贵,初始投资大,不仅常常出现银行抵押贷款、融资,也可能因债务问题而出现留置,还可能因雇员工资、海事救助等出现债务纠纷。所以,船舶担保物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潜在的信贷违约风险是中小航运企业难以获得融资的主要原因,从中小航运企业船舶抵押贷款角度出发,分析其可能出现的贷款违约动机及类型,并根据船舶作为抵押物的特点,从贷款期限、船舶价格等因素分析中小航运企业船舶抵押贷款的违约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单船抵押贷款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在不同情景下银企双方的占优策略,并得到中小航运企业在不同违约类型下的还贷函数.最后提出了缓解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的措施以及面对可能出现违约情形下银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9,32(4):5-5
全球金融危机深深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各类投资及金融行为,因此,投资和金融的风险规避成为了重大的命题。航运市场中的船舶建造是一项长期的投资行为,资金需求额巨大,易受市场波动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致使船舶建造面临更大的风险。船舶建造资金投入大、时间长,船厂或航运企业一般不愿单独承担资金压力和风险,便会采取一定的融资方式,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融资。  相似文献   

5.
船舶担保既是抵御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利器,同时也饱受行业风险侵蚀,在处置船舶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船舶,作为船舶融资银行办理船舶贷款时的首选抵押物,究竟能够提供多少保障?通过细数船舶抵押在对抗船舶贷款业务主要风险时的“功过是非”后发现,船舶担保既是抵御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利器,同时也饱受行业风险侵蚀,在处置船舶时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王倩 《机电设备》2014,(4):88-88
近日,韩国进出口银行在船舶融资领域首次向中国企业敞开大门,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该行第一个来自中国的船舶融资客户。〈br〉 当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和韩国进出口银行在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签署协议,将在“互惠风险参与协议”项下联合向民生金融租赁旗下子公司提供船舶项目贷款。同日,中韩两国进出口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民生金融租赁举行贷款协议签字仪式,协议涉及贷款总额约2.9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根据银行对出口在建船舶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情况,作者认为进行随机的贷后检查是防范与控制风险的重要途径.在建船舶贷款的贷后风险管理主要包括贷款资金的封闭式管理、船厂的风险管理、造船项目的监管、船东付款管理、外部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航运危机致银行资产受损严重"受当前航运危机规模性、持续性影响,各银行船舶融资业务不得不大幅提高贷款损失准备金",德国金融分析师Andreas Mietzner表示。与一些乐观预期相反,去年航运业的亏损仍在继续,多家航运企业遭遇资金周转困难,濒临破产,银行信贷风险也因此加大。对此,运营船舶融资业务的德国各银行作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减少航运投资组合产品,甚至完全放弃船舶融资业务,扩大其他领域业务。当  相似文献   

9.
陈卉 《中国船检》2008,(1):83-85
船舶融资是一项风险很高的融资行为,为了降低风险,避免损失,融资银行往往需要申请融资方提供一定的抵押或担保。因此船东将其从船舶出口企业获得的船舶预付款保函转让给融资银行,成了船舶融资的其中一种担保方式。所谓独立保函,就是银行是否承担担保付款义务,与买卖双方基础贸易合同履行的情况没有任何关系,保函是不依附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性担保,银行的责任不取决于基础合同的履行与否,而取决于债权人的付款要求。  相似文献   

10.
曹兴国 《世界海运》2013,36(9):47-50
船舶建造还款保函作为造船合同下船东利益保障的重要手段,是造船合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随着船舶建造还款保函融资作用的增强,银行作为还款保函的保证人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风险。通过对船舶建造还款保函下银行风险来源的具体分析,为银行控制其风险提供法律参考。  相似文献   

11.
媒体     
Fairplay 4 March 2010远东正在成为希腊船舶融资的新渠道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已经有18个月的时间,航运市场剧烈动荡,在船舶融资领域拥有传统优势的欧洲银行一直在收缩融资规模,而希腊造船市场对船舶融资的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希腊市场的融资成本日渐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和中东地区的资本正在进入希腊船舶融资领域。目前亚洲占希腊船  相似文献   

12.
俞一斌 《水运管理》2012,34(6):10-12
(续上期)2.5财务风险管控跨国经营开辟新市场需要不断地投入运力。对船舶所有人而言,财务风险最大可能来源于船舶购置成本及获得资金的渠道。船舶所有人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珠江水运》2011,(24):6-6
近日,伦敦老牌律师行——孑子士打律师行发布题为《中国船舶融资的发展与挑战》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人民币借贷业务向外资银行逐渐开放,外资银行可以利用其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同中国本地银行竞争人民币船舶融资业务。若船舶以人民币融资可行的话,船舶就应当悬挂中国国旗,因此人民币船舶按揭贷款对银行会是一个保障。  相似文献   

14.
保险保障船舶抵押权人利益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琳  刘海军 《世界海运》2005,28(3):31-33
船舶作为高价财产,常被用作建造、买卖船舶贷款的担保抵押物。然而,抵押权人——银行经常面临由于船舶损坏、灭失或被法定拍卖而导致的抵押物价值减少的风险,保险作为传统而实用的风险转移方法,将成为银行、船东保护双方利益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5.
飙升的油价让各大银行愈加关注船舶能效。目前,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为其船舶投资组合设立基准,鼓励其客户为绿色船舶寻求融资。该银行表示,在发放贷款之前将仔细核查船舶能效。此举将向大约820艘船舶(价值182.3亿美元)的船舶运营商和船东发出明确信号:运营配有先进技术的“绿色”船舶将是突破低利润和资金不足等桎梏的关键。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已经付诸行动,其中该银行和德国劳氏船级社合作开发的”FutureShip”.基于IMO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进行了能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贷款购船策略,至今已历经16年。贷款购船这样一种负债经营体制可否持续下去,实施十多年中出现了一些什么问题,国家在船舶投、融资政策上应作出什么相应的调整,企业在经营机制上需进行何种改革与创新,已成为航运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心议题之一。从目前航运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船舶投资资金严重不足,以及船舶贷款负担过重已经构成了困扰航运企业开展正常营运生产的首要约束因素。如何促使航运企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树立起现代企业的各种经营观念,形成有效的负债经营机制,解决好投、融资方式,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而适应市场经济对其的要求;如何促使国家和政府部门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即运用财政、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对航运企业实行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促进航运业的发展,首先要进行的是对我国航运企业船舶负债经营及融资现状的全面剖析与研究。本研究报告从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及其对航运企业产生的影响、我国航运企业的船舶资金需求与融资渠道、船舶的负债经营状况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洋航务》2014,(11):68-68
20世纪90年代,航运业刚刚从8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显得脆弱不堪,船舶融资也非常困难.80年代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船舶融资银行受到了重创,而美国的银行危机也迫使一批本土银行破产倒闭.而在1988年银行业推出了“旧巴塞尔资本协定”(Basel 1)之后,银团贷款紧缺,资本市场信贷收紧,这使得获得超过2,500亿美元的贷款变得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8.
王建 《珠江水运》2012,(18):55-57
欧债危机如第一枚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引爆的连锁反应让船舶融资雪上加霜,各大银行忙于招架,自顾不暇。面对欧洲银行撤出留下的船舶融资缺口,谁将继欧洲船舶金融银行后来填补这巨大的缺口?严峻的融资形势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坏消息频传:2011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公司总亏损高达52亿美元;二手船交易创下数年来新低;航运资产负债率飙升超过  相似文献   

19.
李玫 《航海》2010,(4):50-51
<正>船舶融资是航运业务环节中十分营。银行贷款给船东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船东能提供一份让银行倍感安全的融资方案,而方案中最能分散和降低风险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就是进行保险。有鉴于此,分析新建船舶融资中会涉及的各种保险问题,对当前保险市场可供融资选择的险种进行甄别,将能更有效地为船东在新建船舶融资中提供可供选择的保险方案。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破产.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同年8月.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紧接着美最大抵押贷款公司全国金融公司股价开始暴跌。抵押贷款公司的频频破产导致各大银行不良贷款迅速增加.次贷危机逐步在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蔓延开来。受此影响.一直经营船舶金融投资的欧洲金融市场损失惨重,一些银行不得不停止船舶融资业务,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船舶融资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