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层压木绝缘鱼尾板的生产过程中,空气中主要有害物质为酚、甲醛和乌洛托品。我们采用乙酰丙酮法,在甲醛和乌洛托品共存下,同时测定甲醛和乌洛托品。经实验室试验和现场测定,效果较好。兹将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测定方法一、原理乌洛托品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分解成甲醛和氨,用乙酰丙酮法定量测定甲醛,通过校正换算,求出乌洛托品的含量。二、试剂 1. 乙酰丙酮显色液:将25克醋酸铵(二级)溶于少量水中,加入3毫升冰醋酸(二级)及0.2毫升乙酰丙酮(三级),用水稀释到100毫升,此溶液可稳定一个月。 2. 10N氢氧化钠(二级)溶液。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乌洛托品和甲醛51对只母猎犬(平均体重12公斤)生殖机能的影响。狗在交配后每天定量给含有120和375ppm的甲醛或600和1250ppm的鸟洛托品干药丸300克,共4~56天。对照组给未经处理的药丸。治疗对妊娠率、怀孕猎犬的体重、44只仔狗的身长和体重没有影响。给含有较高乌洛托品食物的母猎犬,生下死小狗的百分率不高,断奶时小狗的体重和存活率没有减少。在264只活小狗和20只死小狗中,没有发现体内或骨  相似文献   

3.
体重3.7~3.9kg雌兔分成三组:(1)胆管造瘘给铅组(2只);(2)给铅未造瘘组(2只);(3)造瘘未给铅组(1只)。给铅动物以12mg/kg(相当于 2/3致死剂量)的四乙铅兔耳静脉注射,24小时后采样测定胆汁、肠内容物、脏器、血和尿中的总铅、三乙铅、二乙铅和无机铅的含量。 1.胆汁排铅情况:造瘘给铅组中,给药后24小时约8%给药剂量的铅由胆汁排出(其中胆囊胆汁约1%,胆管胆汁约7%)。胆汁总铅中约97%为二乙铅,无机铅约2%,三乙铅约0.1%。给药后6~12小时铅的总排出量最高。随时间增长,胆管胆  相似文献   

4.
1碳/碳(C/C)复合材料活塞碳/碳(C/C)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碳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先进的战略材料,不仅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在铸造以及其他交通装备制造中,也在逐步扩大应用。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理化性能与力学性能。如:热膨胀系数低(1~5×10-6/℃),约为铝合金的1/10;导热率高(150~180W/m.K);密度小(约为1.8g/cm3),是陶瓷的1/2~1/3;摩擦性能好(摩擦因数为0.2~0.3),且具有自润滑作用;热冲击性能好;高温性能优异(3D C/C复合材料在1700℃及惰性环境下的抗弯性能为571.9MPa)。在温度高于3000℃时,C/C复合材料具有比铝合金更高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4)C-苯测定经罗猴(3头)皮肤的渗透力和尿中示踪代谢物的数量应用方式及透过了皮肤的苯量为:(1)一次性涂浓苯:把~(14)C-苯50 μ1,直接涂于各猴前臂或掌,平均渗透力为0.172±0.139%(标准差);(2)一次性涂淡苯:涂含0.36%~(14)C-苯的橡胶溶媒50μ1,渗透力为0.0805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汽车废气主要成份——CO、NO_2、甲醛和己烷的混合物对人体嗅觉刺激和大脑皮层生物电位改变的研究。作者首先对28名年龄17~48岁的健康人测定了上术单一气体的嗅觉阈(C O 除外),其结果:NO_2—0.2mg/M~3,甲醛—0.073mg/M~3,已烷为115 mg/M~3。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23名14~48岁的受试者进行了实验观察上术气体的混合物的嗅觉阈,结果表明:NO_2、甲醛和已烷混合气体的总合浓度指数(总合浓度指数为混合气中各气体分别以其阈浓度除所研究浓度之值的总和)为1.06时,是大多数受试者的嗅觉阈,这表明被研究物质的臭味是完全相加的。作者并进一步利用闪光刺激作为功能负荷的脑电描记法,对 CO、NO_2、甲醛和己烷单一气体和它们的混合气体在五名受试者身上  相似文献   

7.
噪声能引起有机体代偿适应机制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CAC)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报导了在下列3组情况下儿茶酚胺(KA)的代谢:第1组,宽带稳态噪声(90分贝,A档)的作用;第2组,工业油И-40A(10毫克/米~3)气溶胶产物的作用;第3组,噪声(90分贝,A档)和气溶胶(10毫克/米~3)的联合作用。实验对象为40只大鼠,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每天接触4小时,实验4周。每周收集动物昼夜尿按Pissano法测定尿中香草基扁桃酸的含量,并断头处死部分动物分别取血、脑、肝、骨骼肌,按Стабровского等(1971)的方法测定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8.
本方法是专为电焊烟尘中氟含量测定而设计的。根据电焊烟尘发生的特点,从采样、前处理、分析等都考虑了电焊的特定环境和条件。本法选择DCTA(1,2-环己烷二胺四乙酸)为干扰离子隐蔽剂,硝酸钠为离子强度调节剂。在无铝烟尘分析中采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5.5。在含铝烟尘分析中采用硼酸一四硼酸钠缓冲液pH=7.0,加入钛铁试剂作氟离子的释放剂。可排除300毫克/升Fe~( 3)、Mn~( 2)、Cr~( 3)、Cd~( 2)、Cu~( 2)、Zn~( 2)、Ni~( 2)、P~( 2)、Mg~ 2、Ca~( 2)和50毫克/升Al~( 3)的干扰。控制样品溶液中[F-]在10~(-3)~10~(-5)M之间,在室溫下进行测定。前处理采用水溶及酸解分步进行,可分別测定可溶性氟、不溶性氟及总氟量。方法的检出限为2微克(測定总体积为50毫升),相对标准差为1~2%,相对误差小于2%,灵敏度符合能斯特方程。将本文的电极法与氟试剂比色法进行对照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电极法较氟试剂比色法稳定,步骤简单,测定快速,测定容量大,故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五氯酚(pcp)是广泛用于木材防腐的一种杀菌剂。在急性pcp中毒时伴有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者选用恒河猴(雌雄各三只)为实验对象,以剂量为10mg/kg的~(14)C pcp玉米油一剂口服,投药后360小时内,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分别测定血浆和尿中的pcp浓度。最后一次采样后,用过量之苯巴比妥作腹腔注射分别处死雌、雄猴各二只。取出以下组织作~(14)C活性测定:肾上腺、脑、胆囊、大肠、小肠、肾、肝、肺、卵巢、胰、脾、胃、睾丸、膀胱、子宫、  相似文献   

10.
作者通过对5名从事汽油加四乙基铅,14名铁路油槽车和7名油船装油工人的研究,其工作场所四乙基铅8小时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0.480,0.016和0.009mg/m~3,发现接触空气四乙基铅高、低浓度的工人其尿中都有Et_2pb~( 2),其排出量与空气中四乙基铅浓度间有显著的相关(r=0.70),说明Et_2b~( 2)可以为职业性接触四乙基铅的一种特异性的指标。接触不同空气四乙基铅浓度的工人的尿中Et_2pb~( 2)/总铅量间比率是不同的,从而推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与处理 X线探伤已被广泛运用。我厂焊接车间新厂房X线探伤室于1989年初动工,1989年11月竣工。竣工后方提请防疫站申领X线机使用许可登记证。我站会同北京市放射防护所对该X线探伤室进行卫生学评价。室内面积60n~2,安装上海2515型、苏联2020型X线探伤机各一台,用于工件探伤,每天约使用4小时。在监测中发现探伤室四周墙壁于1.3m高度处每间隔0.7m有一个X线外泄空洞,约为8×10cm,共计52个,泄出X线强度高达2.58×10~(-4)C/(kg·h),是一起严重的X线外泄事件。由于问题严重,当即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此探伤室由本厂基建处设计、长辛店建筑二队施工。从工程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均未上报卫生主管部  相似文献   

12.
在制造聚酯树脂船厂内,调查了工人由于接触苯乙烯而引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增高。接触者为男子6名,年龄在21~26岁(平均23岁),工龄为0.5~10年(平均为4年),并以造纸厂工人(男子6名)作对照。空气中苯乙烯浓度,1971年为60毫克/米~3,1973年为310毫克/米~3,1977年为115毫克/米~3。还在1973年调查工人尿中代谢产物含量,其结果,苯乙烯接触者扁桃酸为225~2100(平均490)毫克/克肌酐酸,苯酰甲酸为82~560(平均205)毫克/克肌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SE-30色谱柱,同时进行丙烯腈、苯、甲苯、二甲苯、松节油、苯乙烯的分离测定。出峰时间短(2.4min出峰完毕),峰形尖锐,不拖尾。提高柱温或改变量程使二甲苯仅出一个峰,便于计算。本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5%,相对标准偏差在0.004~0.30%,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0~(-3)、3×10~(-4)、5×10~(-4)、6×10~(-4)、2×10~(-2)、5×10~(-3)μg。  相似文献   

14.
钙EDTA所致的尿中排铅量,根据给药方法(特别是给药速度)将有何种变化,对12名铅作业工人(22~66)岁男子,血中铅10~60微克/100克进行了探讨研究。 (1)6名铅作业工人饮用水500毫升后,立即快速静脉注射钙EDTA20毫克/公斤体重,从静注开始,分别于1、2、4、8、12及到24小时后,测定尿铅排出量。尿铅排出量从1~2小时后达到顶峰后逐渐减少。由静注开始4小时后可见到24小时铅排出量的50%。 (2)对9名铅作业工人将钙EDTA20毫克/公斤体重溶于5%葡萄糖250毫升,以不到1小时速度静脉滴注完毕。同样从静脲点滴开始到24小时后测定尿中铅排出量(平均0.55毫克/24小时)。平均每单位时间尿铅量从静脉点滴开始1~2小时后出现最高值,自点滴后5小时可看到50%值。 (3)对8名铅作业工人,将钙EDTA40~60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NO_2急性暴露对由绵羊红血球引起的小鼠初次体液抗体应答的影响。作者用BALB/C小鼠,6—9周龄,急性暴露5ppm、20ppm和40ppm的NO_2各12小时后,只有40ppm组动物有死亡,死亡率为7.8%(38只死亡3只)。20ppm、5ppm组动物均无死亡。40ppm暴露1、2天后,体重明显下降,4天后恢复到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微波照射虽然不到致死的程度,在各内脏也会发生伤害,就连不致使体温上升程度的微波照射,也可使末梢血中白血球发生可以恢复的显著的变化。本文就微波照射后各内脏进行组织病理学的探讨。对象与方法:使用动物为平均体重610克的魏斯特雄性大鼠,微波照射强度为10毫瓦/厘米。其1组(4只)在室温25℃连续照射两小时(2小时照射组),另1组(2只)在室温22±10℃每日1小时除假日外连续反复照射1个月(1小时连续反复照射  相似文献   

17.
3.关于换流过程的讨论由图14~17可见,Q,ωt_2~*及I_Z~*三要素对换流过程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讨论于下。(1)Q值对换流的影响ωt_1~*与ωt_2~*——分别为换流第一脉冲(放电脉冲)与第二脉冲(充电脉冲)宽度。Q值越低,ωt_3~*大于ωt_1~*的程度越大。空载时ωt_1~*=ωt_3~*=1.0与Q无关,Q=∞时,ωt_1~*:ωs_3~*而与负载无关(图12)。U_(co)~#——一般U_(co)~*随Q增加而增加,但同时受ωt_2~*及I_Z~*的影响,当ωt_2~*=1-ωt_1~*,即主硅T_1、T_4定时触发时,U_(co)~*受Q及I_Z~*影响不大。如I_Z~*<0.45,Q>5时,U_(co)~*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人血暴露于不同浓度的NO_2后,生成高铁血红蛋白(MHb)的定量关系。作者应用Evelyn-Malloy方法测定MHb。人血暴露于含有45或11ppmNO_2、5.5%CO_2和21%O_2的混合气中15分钟至6小时,观察MHb的形成量。实验结果表明,人血暴露于45ppmNO_2中1小时,50%Hb被氧化为MHb,而余下的50%Hb约在5小时内被氧化。人血暴露于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4周龄的雌性小鼠终生暴露于2.4ppmNO(其中含有0.01~0.04ppmNO_2)共29个月。NO的暴露是用5%的NO气体经过一个过滤装置清除混有的NO_2,然后送到体积为1米~2的不锈钢中毒柜中。每天暴露24小时。NO的含量用Saltz-  相似文献   

20.
采集环境大气中的多环芳烃类(PAH),大多使用大流量采样器(0.7~120m~3/h)。以往一般只是在采样器上加上预处理过的玻璃或石英纤维滤膜采样。处理滤膜的方法有:正丙醇洗、高温灼烧、浓硝酸洗后用去离子水冲,再进行灼烧等。以上预处理都是为了去除滤膜本身的干扰。近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某些挥发性PAH在采样过程中从玻璃纤维滤膜上丢失的向题。Barton等报道在24小时30K采样时,低挥发性的苯并[ghi]北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