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铁路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交通领域永恒的主题,针对当前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大好机遇,本文对高速铁路的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阐述了高速铁路系统运行的特点以及安全监控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并试探性地提出了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运行风险研究对于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价值。为探究高速铁路运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原理,识别影响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的主要风险,从基本概念、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3个层面,应用风险元传递理论、Bow-tie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研究高速铁路运行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使用基于风险元传递理论的Bow-tie模型描述高速铁路运行风险对高速铁路安全的影响,利用Bow-tie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做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可以确定风险元对高速铁路安全影响的相对大小,根据风险元对高速铁路安全的影响可以提出应对策略,当前需要重点关注高速铁路沿线环境治理,以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永 《上海铁道科技》2013,(4):128-129,142
鉴于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状况,在分析影响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我国高速铁路行车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提高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系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系统生命周期安全评估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曙光 《铁道学报》2007,29(2):20-26
对我国建立高速铁路系统生命周期安全评估的体系框架和流程进行研究。阐述了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列车速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实施安全评估体制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对发达国家铁路行业安全评估体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生命周期内安全评估体系的战略定位、目标、原则和作用;并根据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应用系统工程和安全评估的理论,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系统生命周期内实施安全评估的体系框架并对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机务运营安全管理的角度,针对高速铁路运营初期存在的不足,分析强化机务安全管理的立足点,对高速铁路运营机务安全管理提出了有益的思路与强化管理对策,以确保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高速铁路防震减灾能力建设、提升高速铁路安全运营水平,铁道部与中国地震局于2012年2月22日共同签署了推进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战略合作协议,并为"铁道部、中国地震局高速铁路地震安全技术研发组"(以下简称"研发组")揭牌。  相似文献   

7.
从实行责任制、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对新建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做好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建议,供今后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的内涵、本质、能量和文化作用等角度出发,全面分析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创新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体系,在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出将高速铁路安全工作重心向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全面转变等安全管理新理念。通过践行"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完善高速铁路安全管理基础、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等措施,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并通过强化完善企业内部综合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三位一体"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的运转实施。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安全是当前铁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确保高速铁路安全的“人-机-环”三种基本特点的分析,就如何有效消除危及高速铁路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沪杭高速铁路是目前国内运行速度最高,建设工期最短的高速铁路。面对工期短、技术新、安全压力大等难题,高标准定位,创新管理办法,构建一套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安全基础,坚持安全风险动态评估、分级管理,狠抓现场标准化管理,实现了沪杭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安全持续稳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高速铁路建设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9年高速铁路工作成绩显著 2009年.中国铁路顺利完成了合武、石太、甬台温、温福、武广高速铁路接管运营.并确保了京津城际、胶济、合宁高速铁路动车安全平稳运行.在高速铁路提前介入、开通、安全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2.
耿志修 《中国铁路》2010,(12):12-16
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体系是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安全管理、提速安全保障技术和高速铁路运营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建设工程和设备质量保障、开通运营前的安全保障、技术规章、运营安全监测及监控、养护维修和应急救援,体现在高速铁路项目启动、可行性研究、各阶段设计、高速列车制造、工程施工及安装、静动态试验、联调联试、试运行、运营管理及养护维修等各阶段中,高速铁路安全技术体系保证中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人因安全是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人因安全管理与控制更是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持续创新,建设与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各项设备的可靠性得以提升,而大量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使用和铁路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人因失误成为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的最大威胁.由于我国铁路人因安全相关研究与实践较为匮乏,目前人因安全理论与技术在高速铁路安全管理中未得到工程应用,以至出现了对人因安全与设备安全(可靠性)两方面的研究及实践不相匹配的局面.因此,在高速铁路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科学分析与评估技术创新对人因安全的影响,提出可操作性的人因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及灾害监测报警子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高速铁路在安全保障方面的特点及国外高速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成,对灾害监测及报警子系统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沪昆客运专线长沙枢纽联络线有两座主跨为(32+80+112)m非对称槽形梁独塔斜拉桥,桥梁上跨武广高速铁路,采用水平转体施工,转体重量为14 500 t,桥梁主墩承台边缘与武广高速铁路路基段最近侧线路中心距13.4 m,安全防护难度大。针对临近运营高速铁路的路、桥复杂环境条件,首次对临近高速铁路的构筑物建立了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分别从基础施工、主塔施工、槽形梁浇筑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有效确保武广高速铁路不受任何外部施工环境影响,保证高速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司机对铁路的安全运营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何评价高速铁路司机的安全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理论阐述和分析,对高速铁路司机安全性评价与管理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能力和健康双维视角的高速铁路司机安全性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能力和健康双维视角的高速铁路司机职业生涯全过程安全性管理体系,为高速铁路司机选拔、上岗、在岗、调岗和退役等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前中国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方式的介绍,引申出集中监测和分析高速铁路钢轨电力牵引回流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速铁路钢轨电力牵引回流集中监测的方法,为保障高铁运营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高速铁路电务安全保障能力,解决原有电务安全指数单一、只能静态反映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态势及电务运营安全复杂的连续动态表征评价等问题,采用随机过程理论,选取高速铁路电务设备正常、故障和事故3种状态相关的基本时间域、状态转移概率和状态持续系数作为电务安全指数的影响因子,并基于马尔科夫状态转移和Logistic函数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特征量提取,构建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指数优化模型;选取某典型线路和某典型路局电务6大类型设备的故障和事故基础数据,验证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指数优化效果。结果表明:由优化模型计算得到的高速铁路电务安全指数通过了双边趋势检验分析,能准确拟合电务设备状态的变化及持续周期变动,且部分状态变化趋势通过了显著水平α=0.05 (置信度为95%)和α=0.01 (置信度为99%)的检验,变化趋势明显;优化后的电务安全指数能直观、动态且连续地反映高速铁路电务设备运行的安全态势。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及管理方法,包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和流程,以及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分析段管理的应用现状等.指出我国高速铁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应在当前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相关数据,以进一步支持高速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的深化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涉及部门多、技术复杂,且时间紧、任务重,给铁路安全风险控制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分析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作特点,结合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从指挥机构、前期准备、计划编制、行车安全、施工安全、通道管理等方面提出确保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