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产业制造效率和关键部件智能化检测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正负压差测量法的油冷器气密性测试方法。首先简要分析了油冷器气密性检测技术现状,其次讨论了对构建的细小气体泄漏模型,最后对油冷器气密性检测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包括正负压差法实现路径、电气系统构成等。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油冷器气密性测试设备检测流程繁琐、检测慢精度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选择不同的基体(LD2,ZL101)和不同的颗粒含量(10%,15%,20%),对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滑动速度、压力、表面温度、基体类型、颗粒含量等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及制动压力、基体种类、颗粒含量等对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积累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方面的数据,证明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导热性、高的耐磨性.并介绍了国内外铝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选择不同的基体(LD2,ZL101)和不同的颗粒含量(10%,15%,20%),对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滑动速度、压力、表面温度、基体类型、颗粒含量等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及制动压力、基体种类、颗粒含量等对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积累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方面的数据,证明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导热性、高的耐磨性.并介绍了国内外铝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选择不同的基体(LD2,ZL101)和不同的颗粒含量(10%,15%,20%),对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滑动速度、压力、表面温度、基体类型、颗粒含量等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以及制动压力、基体种类、颗粒含量等对复合材料磨损量的影响规律,积累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方面的数据,证明了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导热性、高的耐磨性。并介绍了国内外铝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及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内燃机轴瓦损坏的形式、原因及预防。对于轴瓦合金层,介绍了合金层表面的正常磨损、非正常磨损、颗粒磨损、电火花腐蚀磨损、冲蚀磨损、混合摩擦磨损等;介绍了合金层损坏中的热脆损坏、咬粘损坏、气蚀损坏、腐蚀磨损等。另外,阐述了钢背损坏形式、原因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过滤器按其分离形式分类主要有下列三类:“流体——固体分离”去除流体(液体、气体)中固体颗粒;“液体——液体分离”去除油液中的水分及胶状物,“气体——液体分离”.去除油雾中油份。后两类分离产品是高科技发展迫切需要的,为此对油水分离过程及机理、油中水的危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清洁度是汽车变速器检测的重要控制指标,固体杂质颗粒的多少是清洁度的具体表现。变速器中固体杂质颗粒的存在会造成齿轮、轴承和油封等零件的磨料磨损,直接影响变速器的使用寿命。固体杂质颗粒的粒度、硬度及数量对变速器寿命会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油冷器不同的布置方式对于发动机水流量的影响,提出对于整车油耗、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整车空调加热系统均可以接受的方案,试验验证了应用外置式油冷器前后的空调加热性能以及发动机冷却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款搭载串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开展热管理开发及相关研究。文章首先结合混动总成系统热管理参数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台热管理系统方案;其次依据热管理关键工况,提取和分析得到了各散热单元的进风量;然后对该方案下的热管理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该方案存在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进风量不足、布局不佳等缺陷,导致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温度分别高于目标值1.5°C和3.8°C;最后结合风扇和散热单元布局优化等措施,使得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进风量分别提升了9.37%和8.4%,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温度分别降低了4°C和4.1°C,达成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越野车辆分动箱油冷器侧边支架在整车可靠性路试中出现断裂故障,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用CATI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运用Hypermesh软件创建油冷器和侧边支架的有限元模型,在特定工况下,使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约束模态、静强度和频率响应分析,对比改进方案、原方案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原方案应力较大处与实物断裂位置相同,并且改进方案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在实车路试上对其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侧边支架与新增的橡胶软垫组件组合使用通过了道路可靠性试验,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回火温度、冲角、粒子尺雨、冲速对Si-Mn-Mo系低碳贝氏体钢抗冲能力的影响以及固体粒子冲击下该钢的冲蚀行为,。660℃回火后抗冲蚀能量最佳、表现出贝氏体铁素体板条束变形、分层、分片滑移的冲蚀行为。低温回火时冲蚀面亚表层有裂纹萌生和扩展。粒状贝氏体钢的抗冲蚀能力优于调质于及淬火45钢。  相似文献   

12.
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不同的基体(LD31、LY12)和不同的增强体颗粒大小(3.5、10、20μm),对铝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汽车制动盘在制动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转移膜的形成机制、转移膜的作用及制动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迅速形成对磨材料的转移膜,并且该转移膜均匀牢固,不易剥落,对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制造出的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实用件已经进入相关的台架试验,为指导汽车制动盘用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合金元素镍和硅对高铬合金铸铁(Fe-C-Cr系)堆焊层耐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从磨损机理和材料微观组织的角度做了理论分析,指出镍和硅能够明显改善堆焊层耐冲蚀磨损性能,并给出了在该试验条件下的适宜的合金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响应国家以水代油的号召,适应发动机铝活塞机械加工生产的需要.武汉汽车配件厂和湖北油泵油嘴厂切削液分厂共同研制了铝活塞用水基切削液.从1985年3月开始,EB-Ⅱ型铝活塞机加工用切剥液,经过三年来的工艺实践,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该产品取代了原活塞行业机械加工各工序种类繁多的切剥液(浮化油、煤油、柴油、机油),变为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在水流携砂作用下不同形状桥墩冲蚀磨损的特征及机理,采用FL U EN T中的DPM模型,结合混凝土冲蚀磨损计算公式,对圆形、正方形、斜置正方形和菱形桥墩冲蚀磨损进行数值模拟.研究4种形状桥墩的冲蚀磨损分布及其周围流场分布,以分析其冲蚀磨损机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其抗冲蚀磨损性能及冲蚀磨损破坏方式.结果表明:水流...  相似文献   

16.
针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花岗岩残积土粗颗粒含量多,遇水易崩解,极易形成坡面冲蚀的特点,提出采用稻秸秆加筋土对坡体表面进行生态防护。通过室内边坡模型的降雨冲刷试验探讨了不同稻秸秆加筋土厚度与不同稻秸秆掺和比例的防护机理与效果,可知降雨冲刷作用下坡面破坏是从雨滴溅蚀开始的,而后是重力、摩擦力和坡面径流推力等对土颗粒的搬运作用,进而对坡面形成冲蚀;稻秸秆加筋土防护层受雨水溅蚀程度要小,泥沙冲刷量少,防护效果较好;稻秸秆掺和比例为0. 3%、防护层厚度为5 cm下的稻秸秆加筋土层防护效果最佳。室内试验结果可为同类工程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泥浆循环系统管路磨损会导致盾构非正常停机,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并带来安全风险,是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结合南京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工程实例,针对不同材质、流速、泥浆密度及泥浆中固体颗粒大小等因素对泥浆输送管道的磨损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实际检测数据对比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小管路磨损的技术措施,为泥浆循环系统合理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安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马吉倩 《公路工程》2016,(4):222-227
针对湖南省益娄高速公路花岗岩残积土粗颗粒含量多,遇水易崩解,极易形成坡面冲蚀的特点,对益娄高速公路沿线残积土边坡进行调研,将坡面按冲蚀程度进行划分,得出其发展规律为溅蚀→细沟冲蚀→浅沟冲蚀→冲沟冲蚀→坍塌,通过前期已施工边坡的局部破坏情况可知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开挖或填筑后应及时进行防护,特别是雨季之前应完成花岗岩残积土填筑边坡的防护工作,否则将形成恶性循环。为合理确定益娄高速花岗岩残积土边坡防护方法,对已建成的南岳高速公路花岗岩残积土边坡进行调查,结合调研情况与生态边坡防护方法,对益娄花岗岩残积土边坡防护方法与草灌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存在于仪表内部常见的残余物有金属屑、塑料或其他固体物质的微粒、灰尘与毛絮以及加注过多的润滑油、润滑脂与阻尼油等。这些物质存在于仪表内部,将对仪表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机械部位迅速磨损或卡死,电气部分失灵,甚至直接影响测量讯号的正常传递。一、常见残余物的种类与来源1.颗粒性残余物金属碎屑、塑料碎屑、灰粒及备种颗粒性固体物质均属此类。颗粒性残余物大多是粘附或磁吸在装配、维修工具上,而在维修过程中落入表内;有时仪表零件本身带有飞边、毛刺、长期工作中因磨损而脱落,残留于仪表内部。  相似文献   

20.
提到汽车养护,我们不得不说到抗磨,发动机的抗磨保护添加剂所用材料非常关键。经过市场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有广受欢迎的二硫化钼(MoS2),也有世界顶尖的陶瓷颗粒。德国力魔(Liqui Moly)结合固体润滑剂和化学保护剂的优点,首次将固体抗磨产品二硫化钼研磨成小于0.3μm并成功悬浮在液体中,实现了世界上首个"液体二硫化钼"抗磨产品。此外,力魔生产多达4000种高品质机油、添加剂、汽车美容产品和维修产品,全面覆盖车身各个部位。近期,本刊记者对力魔品牌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