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臭氧与二氧化氯去除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使用臭氧和二氧化氯氧化去除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确定了最佳投加最、反应时间、pH对去除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臭氧和二氧化氯的对照实验.分析了ClO2和O3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对石油类污染物的氧化速度快,净化能力强.二氧化氯的氧化能力虽比不上臭氧,但仍然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同时可以抑制"三致"物质的形成,加之价格低廉,在水处理中有着广阔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制药废水,考察了pH值、活性炭投加量、臭氧流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对废水的可生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去除效果影响显著,随着pH值增大,废水CODCr的去除率先上升,后降低;活性炭和臭氧的复合使用对反应体系有显著的协同催化效应,可使废水CODCr去除率由单独臭氧氧化的33.1%提高到72.57%.此外,活性炭催化臭氧氧化法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进一步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3.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乳制品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硼泥复合混凝剂用于乳制品废水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混凝效果的混凝剂用量、PH、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硼泥投加量为10mg/L时,COD去除率605,浊度去除率80%。  相似文献   

4.
对硼泥复合混凝剂用于乳制品废水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混凝效果的混凝剂用量、pH、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硼泥投加量为10mg/L时,COD去除率60%,浊度去除率80%.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源水中微污染物质的生物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工艺相结合,以黄河水为水源水,对水源水中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氮、色度、浊度、磷、锰等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氧化不但可以去除部分有机物和亚硝酸盐氮,而且可以提高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强化生物活性炭生物活性,提高后续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Fenton氧化剂处理TNT废水的实验过程,分析了不同条件的反应机理,确定了处理100 mL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4.00,H2O2∶FeSO4=1∶2,双氧水投加量为4 mL,硫酸亚铁投加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6 h,温度是35℃.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85.5%,TNT去除率可达96.8%,色度去除率可达91.1%.  相似文献   

7.
金属催化臭氧化预处理含酚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含酚农药废水由于其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在自然界中直接生物降解较难。采用TiO2,NiO,MnO2金属催化臭氧化预处理含酚农药废水,提高其可生化性。研究表明:TiO2,NiO,MnO2金属催化臭氧化可提高农药废水的COD去除率。当TiO2含量为1.5g/L,反应时间为1h,COD去除率为75.2%,BOD5/COD值由开始的0.18升至0.32。另外,溶液的pH值,臭氧含量等因素对农药废水COD去除有影响,当pH为9.5,臭氧含量为13.63mg/L,反应时间为1h,COD去除率为64.3%。  相似文献   

8.
混凝法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聚合氯化硫酸铝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4000mg/L制药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6.0-7.5;搅拌速度为160r/min;搅拌时间15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150min,COD去除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选取微废在线循环使用切削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絮凝/臭氧杀菌工艺作为切削液修复的处理方法,研究了直流条件下电极间距、电流密度、通电时间、倒极时间等因素对SS去除率、COD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试验条件:电流密度为15 mA/cm_2、极板间距为10 mm、通电时间为20 min、倒极周期为15 s时,切削液的SS去除率可92.12%.臭氧曝气时间为10 min,杀菌率达到99.96%.经过电絮凝/臭氧杀菌工艺修复和添加新切削液后,其消泡性、防锈性、防腐性等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可以继续进行在线循环使用.本研究为工业大批处理机械加工切削液的新方法及新工艺提供了技术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以及更为复杂的聚合硫酸铝铁作混凝剂处理COD为3000mg/L,SS为300mg/L左右的印染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范围为7.0-9.5,搅拌速度为180r/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为15min。COD去除率在80%左右,若再经双层滤料柱进行过滤处理,效果更好,能达到排效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利用研制出的高效催化树脂进行锅炉补给水除氧,克服了传统的单纯投加亚硫酸钠除氧存在的各种弊端;在常温条件下,经实验室静态、动态及现场中试试验,探索了该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并对催化树脂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确定出了除氧设备的最佳设计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反应器运行流速25~35 m/h,催化树脂层高1.2 m;Na2SO3投加量约为10 mg/L,仅略大于化学反应所需得理论值,出水溶解氧含量≤0.05 mg/L,除氧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微絮凝过滤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兰化303厂雨排污水为例,提出了微絮凝过滤处理含乳化油废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达到了其良好的除油效果,油的去除率可达80%左右,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水含油浓度、滤速、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反冲洗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确定了工艺流程和设计参数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金属催化臭氧化预处理含酚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酚农药废水由于其具有较强杀菌能力,在自然界中直接生物降解较难.采用TiO2、NiO、MnO2金属催化臭氧化预处理含酚农药废水,提高其可生化性.研究表明:TiO2、NiO、MnO2金属催化臭氧化可提高农药废水的COD去除率.当TiO2含量为1.5g/L,反应时间为1 h,COD去除率为75.2%,BOD5/COD值由开始的0.18升至0.32.另外,溶液的pH值、臭氧含量等因素对农药废水COD去除有影响,当pH为9.5、臭氧含量为13.63 mg/L、反应时间为1 h,COD去除率为64.3%.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制成功的锅炉给水同步式软化除氧装置,改变了传统的软化除氧过程分别设置、分别进行的模式.通过中试试验,研究了影响除氧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在不同进水条件下的最佳运行参数及除氧剂Na2SO3的最小投量.即:当进水总硬度≤6 mmol/L时,无需投加催化剂,Na2SO3最小投加比kmin=1.3,最佳流速25~30 m/h;当进水总硬度>6 mmol/L时,需额外投加催化剂CoCl2 1 mg/L,而最佳流速为20~30 m/h.出水硬度和溶解氧含量均可满足<工业锅炉水质>(GB 1576-2001)标准的规定,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氨水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10%的氨水溶液为改性剂,采用浸渍法对其进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测定法、SEM及Boehm滴定法表征了氨水改性活性炭的表面理化性质.以苯酚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活性炭投加量及苯酚废水的初始浓度对改性活性炭去除苯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经氨水改性后,表面多处塌陷,比表面积是未改性活性炭的1.057倍,表面酸性官能团含量降低,是未改性活性炭的0.421倍.在吸附时间为6h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均已达到平衡,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量为152.763mg/g,比未改性活性炭的吸附量提高了66%;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随着pH值升高而降低,在pH值为6~7时,去除率达到61%;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溶液中的苯酚含量越来越少;随着苯酚废水初始浓度的提高,氨水改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去除率逐渐降低;Freundlich和Langmuir二种等温线模型均能较好的反应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其中Freundlich模型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芬顿氧化处理乳化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为指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反应条件,研究了初始pH、FeSO4投加量、n(H2O2)∶n(FeSO4·7H2O)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芬顿反应的影响,建立COD去除率与4个相关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该二次方程得到了高度拟合,并且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响应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经过芬顿氧化法处理后,乳化液的COD质量浓度从7.0×104 mg/L降至1.8×104 mg/L,去除率达到75%。芬顿氧化法的强氧化性可以将乳化液中的大分子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其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硼泥复合混凝剂处理锅炉用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硼泥复合混凝剂在锅炉用水预处理中的应用,对影响混凝效果的pH值、混凝剂的投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和温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聚合氯化硫酸铝和聚合氯化硫酸铝铁混凝剂处理COD为1000~4000mg/L制药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pH范围为6.0~7.5;搅拌速度为160r/min;搅拌时间15min;一次处理混凝剂投加量为300mg/L,沉降时间150min,COD去除率在80%以上.若分二次投药处理效果更佳.一次混凝处理后,经无烟煤石英砂滤柱过滤,出水的pH、COD、SS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光催化活性艳橙脱色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53.7 nm紫外灯(20 W)、氙灯(500 W)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了多金属氧酸盐(磷钨酸,硅钨酸)及二氧化钛对模拟染料废水活性艳橙(KGN)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性.结果表明.以磷钨酸为光催化剂时,KGN溶液的初始pH、催化剂投加量及光源对光解效果均有影响.在平均光照强度为98 000 1x的晴天,KGN溶液(100mL)的初始浓度为10mg/L,溶液初始pH为2.00,磷钨酸投量为0.6 g/L时,光照1 h,其色度去除率达96.67%,TOC去除率79.22%、COD去除率85.98%,BOD5/COD为0.3,达到可生化降解的程度.研究表明H3PW12O40、H4SiW12O40、TiO2三种催化剂光催化降解KGN能力不同,在紫外光和日光下,其降解活性艳橙的能力依次为:TiO2 H3PW12O40≥H4SiW12O40.H3PW12O40虽略逊于TiO2,但光照相同时间后出水也已达到可生物降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螺杆泵式点胶系统具有精度高、胶液应用范围广等优点。根据螺杆式点胶系统流速动态模型,应用Matlab Simulink软件分析了开机时间、胶液体积弹性模量、流体动态特性对胶液流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系统趋于稳态,动态特性度流量的影响逐渐减小;胶液可压缩性越强,非牛顿系数越大,流速瞬态响应越慢。实验结果表明,面积计算法可以用于预测点胶量,预测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