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物流一体化理论对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5):155-157
物流一体化作为一体化管理的一种形式,是20世纪末期最有影响的物流趋势之一,并因具有使物流活动各环节实现协同管理,达到共同利益最优化的功能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物流一体化理论的运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物流总成本,而且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物流一体化已成为物流管理发展的主题。本文论述了物流一体化理论及发展、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性、我国实现物流一体化理论应注意解决的问题及物流一体化理论对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金碧辉  胡斌祥 《北京汽车》2009,(3):41-43,46
文中分析了我国目前汽车业整车物流的现状,指出了整车物流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整车物流市场的相应对策。最后,为了促进我国汽车业整车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从大的方向、服务、设备和技术的角度上,构建了我国汽车整车物流企业的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整车物流业,防范可能出现的资源配置失衡、重复投资严重、梯形逻辑混乱和物流运行不畅等多种弊端,从战略上设计和构建我国整车物流运作体系,是一项十分必要的任务,文章分析了中国目前汽车业整车物流的现状以及存在的4方面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整车物流市场的相应对策。指出为了促进我国汽车业整车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从大的方向、服务、设备和技术的角度上,构建中国汽车整车物流企业的运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整车物流发展趋势及资源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保峰  刘仲英 《汽车工程》2005,27(3):367-371
根据对我国主要汽车整车物流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调研,在阐述汽车整车物流(FVL,finished vehicle logistics)概念的基础上,将我国汽车整车物流与先进的整车物流(AFVL,advanced finished vehicle logistics)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汽车整车物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汽车整车物流的资源整合战略,并对实现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降低整车产品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满足多品种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企业开始将企业关注重点从产品的生产过程向产品供应链扩展."组织好供应链物流,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柔性,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决策的汽车整车物流企业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一套整车物流企业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整车物流企业能力评价进行了量化评判和分析,为汽车制造商评估选择整车物流企业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了物流对企业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物流的目前状况,同时阐述了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弊病,探讨了第三方物流的实现模式,提出了加强企业物流管理,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强调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要加快中国汽车物流的发展,提高中国汽车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与国际汽车物流接轨,就必须加强汽车物流标准化工作,建立汽车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管理模式、运作技术和信息技术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深化和开拓。  相似文献   

9.
汽车生产中的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汽车生产中的物流过程,并以德国大众为例介绍了在汽车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流和零件分类;讨论了以“直送工位”为特点的Just In Time物流方式;指出采用这一新的物流方式,整车厂可实现零库存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其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已经逐渐地从生产竞争、销售竞争转入到物流竞争。科学的物流流程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在对广东东红金属设备制造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后,通过对该公司的物流运作流程的了解,结合企业物流管理理论,发现了该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物流流程再造理论,对该企业进行物流流程重塑。  相似文献   

11.
物流发展影响因子的灰关联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物流业起步阶段,对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物流系统属于灰色系统,本文提出用灰关联熵分析的方法来考察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物流系统的映射量———全社会货运量作为参考列,社会经济其他系统的映射量作为比较列;计算各比较列与参考列的灰关联熵和熵关联度;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排序,从而确定物流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该方法客观、定量,克服了目前人们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的缺点,结果合理,可信度较高。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索沪生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11):155-158
以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框架,概括了物流业提升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和条件,包括,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和企业自身的能力;阐述了市场经济制度环境条件,以及企业把握市场机会,依据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优势制定可持续的竞争战略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物流服务市场的发展环境和趋势,以及世界制造中心向国内转移,给物流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用MADYMO分析工具建立了简化的混合Ⅲ型假人胸部模型,探讨了胸部压缩量的影响因素并划分了胸部碰撞的敏感区域.整车的约束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安全带佩戴位置对胸部压缩量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晕车的传统研究认为晕车是视觉与平衡感官失衡造成矛盾引发的自我过度保护的后果。这个结论以及基于此结论开展的防治晕车措施已经持续了40余年。防治晕车的文献及市场上主流产品均以各种类型的晕车药物为主。本研究对现有晕车相关文献、专利、杂文等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出影响晕车主要因素为车内空气、车辆运动状态、视觉失衡、噪声、成员。使用对车辆乘员问卷调研的方法获取信息,对数据进行分析来研究晕车影响因素。数据表明晕车是一种发生频率高、普遍存在的乘车舒适性问题,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概率,是汽车行业发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车内空气、车辆运动状态、视觉失衡三类诱发晕车的因素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改善和防治晕车需要从车内空气、车辆运动状态、视觉失衡、噪声、成员这五类因素入手。使用车内空气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晕车现象的发生。清爽舒适的气味、降低温度、提高空气质量是三项有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路面特性对车辆振动影响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软路面上车辆的扭转、垂直和纵向振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振动车辆进行单因素(路面不平度、胎压、路面抗压强度和牵引负荷)分析,找出对车辆振动影响显著的因素及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振动的多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交互作用对车辆振动的影响规律。同时,对不同路面条件下振动进行研究分析。随着路面波形频率、路面抗压能力、轮胎气压和牵引负荷的增加,车辆扭转、垂直和纵向振动增加。对于垂直振动、扭振和纵向振动,其主要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有限元仿真分析为车身结构CAD设计及性能控制提供指导和参考,要求具有可靠的仿真结果,因此大力提升计算机模拟精度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网格与几何的一致性对整车结构碰撞仿真的影响,探讨了网格贴合精度、重要特征处理和调整厚度穿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了影响仿真精度的若干因素,对碰撞分析模型的正确建立及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和实车碰撞状态的有效反应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温惠英  邢康  沈芬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4):61-64,69
提出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的配送车辆导航的思想,弥补了现有车辆导航系统无法适应物流配送车辆特性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物流配送车辆导航的问题;对基于物流信息平台的配送车辆导航系统的功能模块、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分析了其数据流程,并对配送车辆导航系统与物流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关联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本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马杰  周华  陆红雨  高俊华 《汽车工程》2006,28(9):873-876
从底盘测功机模拟汽车滑行阻力的原理入手,对汽车在道路和转鼓上所受的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影响底盘测功机阻力设定的因素,如轮胎压力、车辆的载重负荷以及在转鼓上所设定的惯量等级等,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底盘测功机的阻力设定对汽车的尾气排放和油耗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增大底盘测功机的阻力设定将使车辆的油耗和尾气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