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渗滤取水(渗流井、辐射井)技术在铁路给水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陈 《成铁科技》2005,(4):39-42
近年来,成都铁路局先后在重庆南、西昌南、三汇镇、资中、资阳等铁路地区,运用渗滤取水(渗流井、辐射井)的先进取水技术,取代常规地表水、地下水取水方式,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和产量,改善了供水水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湘南铁路分散式供水的卫生现状,为分散式供水新、改、扩建工程及预防介水传染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查监测,结果表明湘南铁路分散式供水水质合格率为29.82%,普遍受到大肠菌群的污染。结果还表明机管井水合格率明显高于砖混凝土结构井水合格率,深井水水质明显优于浅井水。改善铁路分散式供水条件,需多部门协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共同管理,也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铁路旅客列车供水(水厢水)的卫生状况,又怀铁管内8个车次的旅客列车供水分别采样进行了水质检测,共采集水样140份,总水样合格率为79.3%,PH值和细菌总数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项目分别为浑浊度,大肠菌群,铁等,旅客列车供水水质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提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改良水质,以确保供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吉林铁路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改善铁路职工家属饮水质量提供依据,确保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方法]对吉林铁路地区46户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吉林铁路地区供水单位的整体卫生状况合格率87%,有7户给水所、1户泵房无卫生许可证,水质检测合格率71.4%,主要是浊度、耗氧量、游离余氯不合格。该地区给水所与泵房水质检测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卫生管理、防护方面泵房好于给水所,消毒常规指标泵房较给水所差。[结论]加大供水单位的设备投入,加强水源防护,严格消毒,保证饮水安全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铁路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动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铁路给排水研究的经验,在大量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铁路给排水中存在的有关供水节能、供水水质、污水处理方面的主要技术问题。并结合国内目前水处理技术发展水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对铁路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铁路沿线小站供水特点,结合武汉铁路局鄂西地区小站给水水质改造经验提出小站给水水质有效处理方法,从而保证铁路小站给水水质达到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对长沙铁路卫生监督所辖区内的12个铁路水厂实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所有水厂均未配全与供水规模和水质检验项目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仪器设备;均未按CJ/T206—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水源水和出厂水的水质进行检验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铁路变频供水扬水量变化和消毒液浓度变化等情况,本文介绍了石家庄铁路给水应用的自动制造检测调整消毒液投加系统。该系统可实时在线检测水质含氯量,根据出口水含氯量自动控制消毒液产药量,进而调整消毒液投加量。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湘南铁路地区集中式给水水质状况,对1991-2000年汀南铁路地区各给水所末梢水水质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南铁路地区集中式给水水质合格率自1996年后有逐年增高趋势,2000年上升到91.89%,近4年水质总平均合格率为88.41%,明显高于前4年的水质总平均合格率(80.73%),水质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不合格项次主要出现在第2,3季度,占总不合格项次的63.83%%;水样中的氟化物含量范围在0.08-71mg/L之间,其中小于0.20mg/L的水样占58.18%。  相似文献   

10.
对某铁路特等车站客车供水系统的水质及其栓井出水管(即客车上水管)进行了细菌学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客车上水管的水质细菌学指标超标,其中细菌总数超标率90%,大肠菌群超标率为95%;4条供水管线上的20个栓井客车上水管管口大肠菌群均阳性。客车上水管管口被污染是客车供水水质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水是生命之源。改善铁路沿线小站、工区的水质卫生状况,为铁路旅客、职工家属提供安全饮用水一直是铁路卫生防疫工作重点。铁路各部门也为此付出大量财力、物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因涉及部门多,操作不规范,也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笔者就皖赣线三元站供水中铁超标原因及...  相似文献   

12.
铁路的供水管网与水司供水管网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铁路给水站分布较广,点多线长,供水量小,瞬时供水量大,要求供水保证度高,供水成本大。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上与先进水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掌握供水管网的现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供水成本,规范管网管理,是铁路供水企业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2~2004年,对徐州铁路地区集中式供水单位丰、枯水期的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枯水期出厂水监测项次合格率高于枯水期源水,χ^2=6.96,P〈0.05,不合格项次的百分比无显著差异,χ^2=3.03,P〉0.05;丰水期源水监测项次和丰水期出厂水监测项次合格率以及不合格项次百分比均无显著差异;枯水期与丰水期源水监测项次合格率以及不合格项次百分比也均无显著差异;枯水期出厂水监测项次合格率则高于丰水期,χ^2=5.48,P〈0.05,而不合格项次百分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提示源水不受气温、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出厂水则受气温影响,丰水期气温较高,尤应注意供水消毒。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襄樊水电段长江埠地区供水管网中铁细菌对水质污染情况,着重研讨了铁细菌产生原因,提出去除铁细菌的具体措施和预防办法,对今后给水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铁路给水在确保客车上水和生产、消防用水的安全优质供水的同时,必须强化经营管理,提高抄收效率,降低损失。根据铁路单位住宅供水状况,结合安阳地区的部分铁路家属区"一户一表"改造工作,提出了适合已建旧房的改造方案。即采用住户单独立管,室内安装的方式,保证了供水的经济效益,又满足了用户的要求和利益。  相似文献   

16.
柳局西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辖区集中式供水水质的监测,结果发现,国铁组供水水质的大肠菌群合格率为38.5%;地铁组为84.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供水水质中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做好供水水质的消毒工作,防止生物性污染仍然是铁路沿线站区饮水卫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内容的对比,分析了新标准的推行对供水企业带来的影响,并针对铁路供水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应对的建议和措施,提请铁路给水企业的决策领导、技术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并考虑新标准实施后带来的严峻后果,提早应对、落实措施以求得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合肥铁路地区供水显示及控制系统的工程概况、主要配置、实现的主要功能及对管理操作要求,分析其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电渗析器(DS201)在天津地方铁路万家码地区蒸汽机车炉外水处理的应用情况,从分析该地区水质出发,说明采用电渗析器的理由及必要性;介绍电渗析器处理工艺流程、运行参数、技术指标以及机车运行效果。初步探索了一条沿海地区解决炉外水质的行之有效的工艺。  相似文献   

20.
提高供水水质 ,已成为铁路给水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 ,以反渗透为主的膜处理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际应用经验 ,重点介绍了反渗透膜处理技术在铁路给水处理应用中常用的工艺 ,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