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玉萍 《中国水运》2007,7(8):107-108
新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了,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宜"。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盐、高温、高湿的热带海洋环境下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由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风险等相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和开裂风险进行研究。采用设置冷却水管的方法,结构未出现温度裂缝及渗水现象。总结提炼了热带海洋环境下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温度裂缝的技术成果,可为同类超长结构地下室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目前的跨度已经跨越千米,随着跨径的不断增大,给斜拉桥的核心受力构件——斜拉索的施工技术难度带来了新的挑战。超长斜拉索的张挂技术,是大跨径斜拉桥施工的控制性技术。文章通过鄂东长江大桥超长斜拉索的施工,详细介绍斜拉索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郑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为例,对超长建筑结构进行整体有限元建模。针对7种不同类型温度荷载的特点,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计算。给出了结构整体变形特点、结构中各种构件(梁、楼板、柱子及剪力墙)的温度内力变化范围以及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得出超长建筑在各种温度作用下的最不利工况。可为超长建筑结构考虑温度作用进行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舟山某大桥引桥桩基采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了超长双护筒护孔并抵抗海堤滑移。本文以双护筒施工为主介绍了海上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并就护筒倾斜度控制、冲击钻钻头钻进过程中出现倾斜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文通过介绍施工经验,旨在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70年代,根据我国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温度应力计算的现代理论,建立了最大伸缩缝间距的理论公式。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变成了经验公式,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更是凭经验,计算繁杂。本文根据同样的现代理论,推导出另一种形式的伸缩缝间距理论公式,物理意义明确,根据混凝土控制龄期段的各参数,代入该公式,只需运算一次,就可算出最大伸缩缝的理论间距。  相似文献   

7.
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的临界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的临界值进行了讨论分析,建议港工混凝土地施工规范中增补规定,对于有抗冻要求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其临界值取0.230mm这对评估硬化混凝土抗冻性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超长钢管桩的防腐,拼装、出运、吊立、施打等工艺进行了施工技术总结,形成一整套较完整的超长桩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唐检军 《中国水运》2010,(1):168-169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不同用途的超长隧洞将越来越多。钻爆法和TBM法作为隧洞开挖的基本方法,其选取应考虑工程自身特点和工程沿线地质特性,并综合比较不同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超长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高地温、岩爆、涌水、施工通风及进度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施工中必须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妥善解决,以实现快速、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车用滚装船试航过程中出现的轴系纵向窜动过大导致的纵振超标问题,建立面向超长轴系的纵-扭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综合分析轴系固有特性变化规律,并结合实船测试结果,确定轴系振动异常是由轴系纵振与主机运行转速匹配不当所致。开展轴系振动异常诊治研究,提出多种面向超长轴系的结构优化及振动控制策略,预测多诊治措施下的振动发展走向。结合现场实际状态选择最优诊治方案并进行试航验证,结果发现轴系纵振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宗胜琪 《上海港科技》2004,(2):32-32,12
近年来,上海港重大件设备装卸飞跃发展,超长、超重设备已成为上海港主要的货种之一,但目前的重大件设备的装卸工属具其还不很完善,特别是对超长重大件设备的装卸往往因没有相应的吊具,造成货物吊货索夹角太大,易发生吊货索挤压货损事故。有的超长重大件设备的起吊间距较大,又要求吊货索垂直起吊,只能采用两台起重机或两台浮式起重机抬吊作业,造成货主装卸成本提高。  相似文献   

12.
魏启名 《水运工程》2023,(3):183-187
近年来,港口工程中超长大直径钢管桩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该类桩基施工需配备大型打桩船,所需施工作业水域也较大。结合码头补桩工程实例,针对后方水域空间狭小、沉桩需穿透抛石层、钢管桩为超长桩等重难点,提出了冲击引孔穿透抛石层及分节吊打钢管桩的方法,叙述了沉桩施工工艺的流程和主要施工技术、所采用的施工设备等。采用该方法,工程施工效果良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海南洋浦深厚沉积层中70~76 m的超长钢管桩试桩和沉桩过程高应变动测,探讨了深厚沉积层中超长钢管 桩工程性状,得出如下结论: 1)深厚黏土层中超长钢管桩呈现典型的摩擦桩性状,侧阻力占的比例超过80%;2)黏土层中 钢管桩的端阻力能完全发挥,其桩端承载力闭塞系数达到0.83; 3)深厚黏土层超长钢管桩沉桩柴油锤锤击能量传递系数略 低,约为0.3。深厚黏土层中超长钢管桩的工程性状揭示对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涛  李春阳  刘洋  杨旭 《水运工程》2022,(10):124-128
基于整体性、差异沉降及工程造价等原因,大型板桩码头的胸墙结构需要采用长分段方案,其分段长度往往要突破规范的上限长度。针对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采用的超长胸墙结构,建立胸墙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中考虑混凝土收缩及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百米分段胸墙的结构内力远大于普通项目,胸墙位移和内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百米长度分段的胸墙结构在广州港南沙四期码头工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舱壁布置形式对圆柱壳结构声学性能的影规律,文章应用有限元方法对等间距与不等间距分舱圆柱壳模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以此为输入可计算获得壳体的均方法向速度级声学传递函数,并在典型频率处应用波数谱分析方法将壳体空间域振动场转换到波数域上,对壳体的振动进行波形分离与量化,分析获得了舱壁等间距布置与不等间距布置圆柱壳在典型激励下的结构声学性能,并解释其机理.研究表明:对垂向激励,圆柱壳不等间距分舱相比等间距分舱具有较好的结构声学性能,但对轴向激励,两者区别不明显.若将不等间距分舱与局部结构补强措施相结合,则可使得圆柱壳在两典型工况下均能获得更优的结构声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吕立峰 《中国水运》2009,(3):235-236
以广州市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作为工程实例,介绍了超长地下结构防水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经验,为其它超大面积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穿越堤防时的堤顶面沉降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简单,而堤身弹性模量、隧道上覆土层厚度、隧道间距对堤顶面沉降的影响相对复杂;堤顶面沉降随隧道半径和隧道收敛率的增大而增大;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随堤身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隧道正上方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开始时都随着隧道上覆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覆土厚度大于20 m之后堤顶面沉降减小幅度趋缓;在隧道间距小于10 m时两隧道之间的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而在两隧道间距大于10 m时堤顶面沉降随隧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堤顶面最大沉降和最大差异沉降都和隧道间距呈S形关系。结果表明,当隧道穿越堤防时,可采取增大堤身弹性模量、减小隧道收缩率、采用适当的隧道半径、覆土厚度和间距来减小堤顶面沉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秦皇岛港煤五期翻车机房工程,通过若干项新技术应用、技术改进,控制关键环节,对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抗渗防裂措施。施工后经过2年的观察证明,没有发现有害裂缝发生,基本达到不渗不漏。  相似文献   

19.
马蓉  姚天宝 《水运工程》2020,(6):166-171
在码头和深海工程中常采用剪力键连接钢管桩与上部结构,以提高钢管桩的承载力及结构整体性。剪力键的间距是影响钢管桩桩头受力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桩头带两个剪力键的钢管桩为研究对象,建立8组有限元模型,利用Gebman试验报告中的试验值与数模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试验值与数模值误差较小,且变化趋势一致。2)钢管桩承载力和钢管桩桩头复合刚度随着剪力键间距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剪力键间距介于1. 0D~1. 2D时,钢管桩整体受力性能最好。3)剪力键的最优设计间距始终在1. 0D附近,随着桩径的增加,剪力键的最优设计间距可适当减小。其研究成果为实际工程中钢管桩桩头剪力键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针对45、48、53英尺超长集装箱在海上运输快速增长,以及国内船公司超长集装箱经营处于落后状态的现状,分析超长集装箱对船舶装载安全、航线经营的影响,提出国内船公司应顺应超长集装箱发展趋势,积极参与经营,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