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从永久变形得出车辙深度控制指标作为沥青面层合理厚度控制上限。 沥清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是由于沥青混凝土的粘弹塑性,在车辆荷载条件下,竖向压缩和侧向挤出产生的。这种永久变形是沥青混凝土的蠕变变形,是与时间有关的不可恢复变形。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两种抗车辙剂的使用效果,对添加了两种抗车辙添加剂的沥青混凝土性能进行了不同掺量、不同温度的车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试验温度的增加而降低;试件的60 min变形随着抗车辙剂掺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试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掺加0.5%、0.6%两种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凝土70℃动稳定度大于5 000(次/mm)。在平阳高速公路路面中面层掺加0.5%抗车辙剂,车辙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提高了平阳高速公路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灰尘少等优点,但是路面变形产生的车辙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均有重要影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经久耐用,同时也促进筑路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灰尘少等优点,但是路面变形产生的车辙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均有重要影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经久耐用,同时也促进筑路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具有模量高、抗车辙性能好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并适当减薄沥青结构层厚度。分析了天津地区普通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的路面受力特点,同时利用KENLAYER和ANSYS有限元软件对路面结构的剪应力分布特点、疲劳寿命和车辙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设置在上下面层结构位置,能有效降低结构内部的剪应力,改善受力情况,提高其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大大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应用。在庄林线改扩建工程中应用了橡胶沥青混凝土,提高了路面抗车辙变形能力,使路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抵抗反射裂缝的能力,有效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结构方案下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进行直道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轴重及荷载次数作用下的接缝弯沉差、车辙变形以及路面的疲劳特性,并对比了沥青加铺材料及结构优劣性.结果表明,在不同轴载的反复作用下,所研究的新型沥青混凝土材料在接缝路表弯沉、车辙变形量和路面结构的抗剪切疲劳特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AC-20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不同层位格栅加筋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格栅层位对加筋沥青混凝土抗车辙性能影响的内在规律,采用10cm深车辙试模对不同格栅层位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车辙试验,实测蠕变参数,建立粘弹性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深度的车辙模型进行最大剪应力计算,最后将二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格栅越靠近加载面,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效果越好,原因是格栅铺设于沥青混凝土中最大剪应力附近;格栅距离加载面一定位置时,沥青混凝土的最大剪应力增大,但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依然比未铺设格栅时的好.分析方法与所得结论对沥青层结构与材料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AC-20为基底沥青,磷酸作为改质剂,研究添加磷酸对沥青胶浆性质的影响,并以磷酸改质沥青作为马歇尔试体,研究添加磷酸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过试验,添加磷酸确实有效增加沥青胶浆的劲度,也会加速沥青胶浆的老化;增加混凝土承载力、抵抗车辙变形能力、抗张强度和耐磨损能力。添加磷酸也会降低沥青混凝土抗水侵害能力,磷酸的添加量越多,沥青混凝土水害的情形越严重,根据试验结果,建议磷酸可以添加到2%。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从原材料、设计、施工等几方面对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车辙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灰尘少等优点,但是路面变形产生的车辙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均有重要影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经久耐用,同时也促进筑路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病害的现场调查,发现了当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破坏类型和成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和处治措施,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灰尘少等优点,但是路面变形产生的车辙对路面的使用性能、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均有重要影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经久耐用,同时也促进筑路技术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用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密度高、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少,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能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因重载交通过多而出现的车辙问题。通过GTM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设计出了抗变形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合料,可为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车辙现象的产生对路面交通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时刻威胁着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对车辙现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些特点,从多方面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提出了避免车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密度高、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少.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能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因重载交通过多而出现的车辙问题。通过GTM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设计出了抗变形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合料,可为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沥青路面车辙问题,建立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设置在不同结构层位的力学响应,确定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设置层位,并进一步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模量大小及其厚度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显著抑制车辙的产生,并推荐模量控制在2000MPa~2500MPa,厚度控制在5cm~7cm为宜。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有四种类型: (1)磨耗型车辙。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撤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2)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车辙发生及发展的分析,车辙与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材料性能、路面结构、行车荷载、行车速度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与车辙总变形建立了关系;而对于路面材料性能方面,选用三轴重复荷载试验进行了模拟,并用其结果--流变数F<,N>来表征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并建立了关系,结果表明预估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