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摄像头光学透镜组,在标准网格图像经过该透镜组成像之后,标准网格图像产生了图像畸变。当选用CMOS图像传感器的长×宽比例的数值接近时,图像产生的畸变就减小,对应TFT显示屏的尺寸长×宽比例的数值接近,电子后视镜的视野也会减小;当CMOS图像传感器的长×宽比例数值增大时,电子后视镜的视野也会增大,图像产生的畸变就增大。在ISO 16505中没有规定几何畸变的具体参数指标,如果电子后视镜CMS与汽车主机厂前装配套,则CMS显示屏的尺寸或者长×宽比例需要有固定比例数值,以便保证电子后视镜的技术参数一致,也可以保证汽车的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2005,(4):38-38
日产最近展示了可利用4个车载摄像头360°显示车辆周围情况的“Around View Monitor”(环视显示器)。这种环视显示器使得司机在进行停车入库等操作时可更容易将车开入合适的位置。环视显示器系统在车辆的车头前格栅、左右侧面外后视镜及尾门安装了4个摄像头。摄像头带有广角镜头,因此可进行实时360°广角摄影。拍摄下来的图像可通过图像数字转换,经过电脑处理显示为一张从车辆上方俯视的图像,司机可以一眼了解到本车位置周围的全部情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在电子流媒体后视镜开发实践上的经验,分析了物理后视镜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指出了后装流媒体后视镜存在的图像变形严重、失真度高、图像画面延时过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前装流媒体后视镜支持宽动态、高帧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设计和具备电子防眩目功能的内后视镜主控板硬件系统设计,详细论述了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开机及后视摄像头图像实时性、电子防眩目功能控制、智能调节后视视频图像显示区域范围、失效模式控制等关键技术,总结了整个前装流媒体后视镜的实际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安置于车辆后视镜架构内部的智能后视镜带有一块嵌入式液晶显示屏,该功能启动后可取代传统后视镜。安装于车尾的高清摄像头可通过液晶屏将车辆后方的场景清晰无阻地呈现给驾驶者,从而为其创造更为舒适的驾驶体验。虽然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但真要实现起来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比如车内后视镜采用的液晶面板横纵比为4:1,这种特型液晶需要重新设计。不仅如此,为了使摄像头传递的图像信息能在特殊比例的液晶面板上正常显示,日产的工程师采用了特殊的  相似文献   

5.
普通平面内后视镜因反射率单一,不具备防眩目功能;手动防眩目内后视镜通过楔形镜片设计实现手动防眩功能;电子防眩目内后视镜利用光敏电阻检测汽车前后方光线强弱,控制改变镜片反射率实现自动防眩目功能;流媒体内后视镜借助安装在汽车尾部的广角摄像头,将车后的信息显示在后视镜上的显示屏上,基本扫除车后盲区。通过对各种型式内后视镜的结构与功能实现进行分析,为不同档次定位的车辆内后视镜选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司机上路开车,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尽量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尤其是周围的车辆与行人,要时刻注意它们的动态,准确地预测出他们的去向。左右后视镜与车内后视镜无疑在行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好的司机一般每隔十几秒钟就要观察一下后视镜,以便将整车左右,后面的情况掌握清楚。 但是,对于一般的车辆,在左右后视镜与车内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而且据统计,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交通事故在中国约占30%,美国约占20%,并且70%高速公路变换车道发生的交通事故是由于后视镜盲区产生的,因此行车中应该了解到车后盲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市场的重型卡车均存在视觉盲区大的弊端,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利用摄像头加显示屏组合的电子外后视镜,能极大减小驾驶员的视觉盲区.在外界光线不良的场景下,电子外后视镜可以通过摄像头光圈调节和图像处理的方式,保证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视野,有效提升安全性.相比传统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体积小,有效减小风阻,提升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并且其横向尺寸也有缩小,有利于狭窄路况会车.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一辆雷克萨斯ES350轿车,采用2GR-FE发动机,行驶里程23.5万km。客户在清洗内饰时,发现防侧滑灯亮,AFSOFF灯闪,信息显示屏显示"检查VSC"。同时客户反映锁车时两后视镜不收叠。  相似文献   

9.
正1全景影像的含义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人从后视镜中所观看到的景象、倒车雷达识别的区域皆存在盲区,尤其是在路况复杂时,很难保证汽车控制的准确性。全景影像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情况下,全景影像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摄像头等组成,具备汽车周围环境信息获取、摄像机精准定位、图像转换、图像处理、图像拼接融合及图像显示等功能。全景影像系统中的摄像头主要分布在汽车左外后视镜、右外后视镜、进气格栅、车门把手等位  相似文献   

10.
调整后视镜     
徐雨 《汽车杂志》2005,(1):142-142
调整好座位后马上就可以上路了,但在上路前记住一定要调整好后视镜。后视镜分为车内后视镜和车外后视镜,这些后视镜在车内就可以调节。  相似文献   

11.
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环境下对汽车后视镜的振动抖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的两种评价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对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组镜面振动抖动标准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分析法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结果与试车人员感觉相似,表明了该方法在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南宁 《汽车与安全》2010,(12):55-55
多年行车经验的老司机在行车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观察一下后视镜,将车身周围的路况掌握清楚,从而准确变道或超车。但是通过后视镜并不能完全地收集到车身周围的全部信息,因为后视镜的视觉区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盲区。  相似文献   

13.
车辆配置 EBV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的ABS、前通风盘式,后盘式制动器、司机/副司机安全气囊、电子防盗系统、高度可调式司机座椅、机械式空调、动力转向、前后电动门窗/电动可加热后视镜、与车身同色的外视镜/门把手,保险、高度可调式副司机座椅丝绒座椅面料、铝车轮6JX15"Jarama"轮胎195/65R15、多功能电动天窗。  相似文献   

14.
胡蔚 《驾驶园》2008,(10):72-73
关于驾驶习惯(二)调整后视镜的注意事项相信大部分司机都知道车身左右侧后视镜有视觉盲点,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对后视镜存有一些疑点,例如变换车道时是否要频频回头确认左、右后方的车辆?要消除视野盲点一定要加装大曲面镜吗?侧方后视镜要看到自己车身才安全吗?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一辆雷克萨斯ES350轿车,在清洗内饰后,发现防侧滑灯亮,AFSOFF灯闪,信息显示屏显示"检查VSC",同时客户反映锁车时两后视镜不收叠。故障诊断:先用诊断仪进行检测,测试ABS/TRC/VSC内含有故障码:C1231,转向角度传感器电路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9,(8):74-74
刹车先看后视镜 处于经济利益考虑,多数大货车都超载两倍以上。在惯-陛作用下,超载货车的刹车几乎不起作用,很容易与前车发生追尾,影响自身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所以小客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司机不仅要注意前方,还要注意后面来车的情况。如果后车跟车过近,可把后面速度较快的车让到前面。需要刹车时,最好提前看一下后视镜,尽量避免紧急刹车。  相似文献   

17.
介绍基于意法半导体SPC560S微控制器的TFT液晶显示屏组合仪表的设计,实现从低端无图形显示屏到支持图像显示智能化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故障现象:一辆2010款宝马X5,车型为E70,行驶了一万多千米.用户反映车辆在使用环视摄像机时仪表中的摄像机报警灯点亮报警,中央信息显示屏出现"俯视系统异常"的文字信息提示.中央信息显示屏可以显示车辆的后侧和左前侧拍摄的图像,无法显示车辆的右前侧图像.  相似文献   

19.
<正>设计师一直希望设计出一种能够显示丰富内容同时不会令司机分心的中控台显示屏。抱着这一愿景,奥迪设计的方案就是将中控显示屏与仪表显示屏整合。奥迪为下一代奥迪TT打造了全新的概念车舱——它没有中控显示屏。所有的娱乐信息功能,包括导航、音乐、通讯等功能全部都集成到了方向盘后方,与速度计、转速表、燃油表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一汽-大众生产的宝来2003年型轿车,与原车型相比进行了4项技术改进:副驾驶侧后视境改为与驾驶侧后视境相同的尺寸;组合仪表内多功能显示器由英文显示改为中文显示;6碟CD换碟机由后备箱前置到收放机上部;前座椅由手动调整改为8自由度电动调整,且带有驾驶座椅和后视镜记忆功能。其中第4项改动在随车文件中没有相应的使用说明,为此笔者将详细介绍一下带记忆功能的电动前座椅和后视镜的设置及使用方法。 功能介绍 通过该系统,座椅和后视镜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