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过程中,按传统方法施工时,测量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往往超过规范允许的范围。结合工程实践并经过反复探索,对张拉的初始控制应力进行调整后,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将能满足规范允许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因此,在预应力张拉前,需对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利用光外差技术的光纤电场传感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通过测量偏振保持光纤伸长引起的光相位变化量,可以确定外加电场的大小。通过原理性实验,得到了一些典型数据,表明这种传感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对后张拉预应力材料,张拉设备及预应力筋安装做了简要介绍,详细论述了后张拉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伸长值计算与修正及施工加预应力等关键施工技术。对实测伸长值与修正伸长值差值及超规范值从质量控制方面做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利用直接求微分的方法,给出了右伸长张量率的不变性表示公式.与已有结果相比,不但方法简单直观,而且表达公式也非常简洁.  相似文献   

6.
在桥梁施工中,对现浇预应力箱梁波纹管孔道堵塞点确定的方法,特别是对较长的现浇箱梁,用一般的方法很难确定孔道被堵塞点的准确位置。本文结合桥梁施工规范给出的伸长值计算公式,根据现场单端张拉时的伸长值,基本准确地定出了被堵塞点的位置,为处理类似的质量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邯武快速路上跨西环路、邯长铁路斜拉桥工程,进行了索塔锚固区足尺节段模型试验。由于其采用环向U型预应力筋,对其进行了孔道摩阻试验和张拉伸长量研究实验。共测试了5组环向预应力筋的孔道摩阻系数,并对其伸长量进行了测量,发现伸长量超出了设计要求的±6%,对比国内同类型斜拉桥的环向预应力试验,引入了预应力束发生径向位移引起的附加几何伸长量,对其进行了伸长量的修正计算。并对张拉的具体操作提出相应要求。最后将修正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后张法预应力板钢丝束张拉伸长值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就相当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预制预应力板预应力钢丝束张拉伸长值的计算,总结出一套较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伸长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钢轨蠕变伸长与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下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场实测的钢轨长度,对钢轨的蠕变伸长进行了分析。得出新钢轨上道后的不同时期,其蠕变伸长速率是不同的。新钢轨上道后的前期,蠕变伸长速率较大,以后逐步降低。钢轨的蠕变伸长可使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下降,最大下降值可达15℃左右。建议在新钢轨上道后的半年内,对钢轨进行应力放散,以保持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规范要求除了用应力控制外,还需用伸长值进行校核,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控制在±6%以内,因此张拉前的伸长值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此,笔者根据关资料和自己的施工体会,对张拉应力伸长值的计算与测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预应力钢束伸长值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伸长值计算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例子说明小跨简支空心板梁单端张拉比两端张拉有效预应力要大。  相似文献   

12.
引起钢轨蠕变伸长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认为钢轨中残余应力的释放,车轮的碾压作用、钢轨承受疲劳拉应力,温度拉应力、钢轨方向不衣的弯曲矢度变化引起钢轨蠕变伸长的主要原因,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指出新钢轨上道后初期,钢轨的蠕变伸长速率较快,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钢轨的蠕变速率变缓,直至停止蠕变伸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对伸长值的要求,对理论伸长值的计算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并提出施工操作时需要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使用微晶振的扫描近场声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一种用于检测超精表面形貌的扫描近场声显微镜(SNAM)。其原理是利用谐振频率为1MHz的未封装伸长型晶振作为微力传器逼近样品表面,在此过程中晶振受到流体阻尼,振动特性发生变化,通过检测振动幅值的变化即可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信息。在分析了SNAM的检测机理基础上,设计了SNAM系统,测量时垂直分辨率可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15.
多跨连续布置钢绞线曲线形式复杂,需要解决理论伸长值的计算方法。利用规范内的计算公式,将复杂曲线分解后逐段计算,并使用计算机电算得到理论伸长值数据。通过对比厦门中洲大桥160m长钢束理论伸长值与实际量测数据,并对计算方法及施工因素进行分析,表明采用EXCEL电子表格及其函数功能进行分段计算汇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大运高速公路上的应用实例,介绍在施工中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板张拉力与伸长量的计算方法及张拉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并提出对规范中规定必须两端同时进行张拉的不同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桥梁预应力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不得超过6%,所以伸长值的计算就相当重要,结合实际施工过程,通过对后张法现浇预应力箱梁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总结出一套较适用于现场施工的伸长值的计算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广州市凤凰山隧道工程实例,对TJ01标黄陂村特大桥主桥连续刚构0~#块的预应力张拉施工时,出现短束预应力张拉伸长量偏差超出设计及规范要求现象,进行伸长量超限原因分析、伸长量修正、力筋伸长量与回缩量的正确计算方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要点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可为今后遇到类似案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在编制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机程序基础上,以光电测距仪测量为主,配合抬杆法进行线路横断面测量的新方法。主要阐述了施测方法,数据记录及处理方法,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法适应性强,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是实现横断面的快速准确测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为质量双控指标的钢绞线张拉伸长量及锚固张拉力的计算,规范均有明确规定,但对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实际伸长量在实际施工中的具体测量,在行业中说法与作法不尽相同。就此问题根据作者在施工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予以介绍,供广大从事路桥施工的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