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破损船体剩余极限强度的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船体发生碰撞和搁浅破损后,其剩余有效剖面是非对称的、船体还可能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的实际情况,采用逐步破坏分析方法计算破损船体在不同倾斜情况下的剩余极限强度,避免了已有研究中按直接法计算时,对破损船体仍按正浮时的应力分布假定的问题.计算了多种船型在各种不同的破损情况下破损船体的剩余极限强度,给出了一条实船的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内河重载甲板驳船船体极限强度的试验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00t级内河重载甲板驳船体梁为对象,进行了总纵极限强度试验与理论分析.介绍了模型设计的相似分析及极限强度试验,得出了相应的载荷-应变和载荷-挠度关系,确定了该甲板驳相似模型的极限强度的实验值.应用逐步崩溃法进行了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理论分析,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得出了与试验值较为一致的结果,验证了理论与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M.K.Rahman建立的拉伸和压缩加筋板单元的标准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开发了船体极限强度的简化逐步破坏分析方法。应用该简化方法编制的计算程序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数种船型在完整情况下的极限强度。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简化逐步破坏和计算程序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简化计算与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基于Rahman算法,得到船体梁或箱型梁截面加筋板单元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根据渐进崩溃破坏法,求得船体梁的极限弯距.编写了FORTRAN90计算程序,并对Nishlhara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分别得到屈服应力和板厚对加筋板单元极限强度以及整个模型截面极限弯矩的影响曲线,然后对某大型散货船进行极限承载能力计算。结果表明文中开发的计算程序是正确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将腐蚀和疲劳作为非正态相关变量来处理,真实合理地反映了疲劳腐蚀间紧密的内部关联.采用渐进崩溃法计算船体总纵极限强度,将响应面法与传统可靠性计算方法相结合来进行船体总纵极限强度可靠性分析.利用Nataf转化原理获得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后新的相关因子.船舶维修对于可靠性的影响通过三种维修决策来实现:无修理,少量修理,更新.对一艘万吨散货船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与常规线性叠加方法比较表明,采用相关原理处理疲劳腐蚀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合理、有效且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任意形状截面在双向偏压荷载作用下极限承载力的简便计算方法。混凝土、钢筋的实际应力-应变关系用三次多项式分段模拟,截面刚度系数用格林积分方法计算。以截面最大受压纤维处的应变为变量,用直接搜索法逼近截面极限荷载,所推导出的公式简单,计算方便,并给出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内河船舶船体折断事故的统计资料,讨论了船体折断事故的原因和特点,分析了两艘内河驳船的折断事故,并得到了对制订船体强度标准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钢板梁腹板在剪切极限状态下的设计准则,根据复合有限条法对板的屈曲分析结果,给出考虑翼缘的束影响屈曲系数设计曲线,同时还给出了考虑膜板屈后强度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船舶航行安全事故的频发将业界对船舶破损剩余强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热潮.基于破损后船体剩余极限强度与外部最大载荷的指标,对某集装箱海船在碰撞和搁浅两种破损状况下的剩余强度进行了快速、有效的评估.其中,外部最大载荷依据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JBP)计算;破损剩余强度创造性地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求解,与假想应力法对比计算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确立钢管在纵向初应力作用下的圆钢管混凝土同心圆柱体钢管和混凝土受压时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初应力作用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弹性模量计算公式和组合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表达式,分析了不同初应力系数下钢管混凝土加载过程中的钢管轴向应力-应变关系、环向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核心混凝土的轴向应力-应变关系、径向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初应力系数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钢管纵向初应力的增大,核心混凝土的纵向刚度、径向压应力、纵向强度与钢管环向拉应力也有所降低,而相应的钢管纵向压应力有所增加,套箍约束作用和极限承载力也有所降低,但对组合弹性模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考虑了破舱倾覆船体浮性和稳性,研究了船体在扳正过程中空间位置和受力状态;采用欧拉旋转变换方法建立了船体空间力学平衡方程,根据船舶静力学原理,得到了破舱倾覆船体稳性和扳正力数学模型;根据伯努利定理计算了破舱进水量及其对船体重心和浮心位置的影响;利用GHS软件模拟了破舱倾覆船体的扳正过程,求解了其最大扳正力和进水量,计算了船体纵向6个位置的剪力、弯矩和扭矩。计算结果表明:在最初扳正时,破舱进水导致倾覆船体扳正力矩降低了130.312 MN·m,说明破舱进水降低了倾覆船体的稳性,可以减小最初扳正力,降低了扳正难度;在扳正后期时,破舱进水产生的倾斜力矩最大值为163.594 MN·m,说明破舱进水降低了船体的稳性,提高了扳正难度,仍需要施加较大的扳正力平衡船体;船体纵向强度分布会随着扳正力和破舱进水量的变化而改变,多点扳正船体的最大扳正力小于单点最大扳正力的40%,最大扭矩小于单点扭矩的50%;方案1~4的最大进水量分别为6 269.76、6 781.01、5 830.76、6 653.33t,因此,合理布置扳正点的位置,单点扳正(方案1~3)的进水量小于多点扳正(方案4)。  相似文献   

12.
极限强度是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由于计算极限强度需要考虑材料和几何的非线性因素,因此计算十分复杂.文中介绍了Msc/Marc所采用的两种计算非线性屈曲方法的计算原理,并分别运用这两种方法对Nshihara NST3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屈曲分析,最后将计算结果和其他计算极限强度算法的结果作了简单比较,得到的结果对类似的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火灾高温下RC简支梁极限弯矩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截面力学平衡原理,引人火灾高温下混凝土和钢筋强度折减系数,给出截面有效分布宽度,推导得有效力矩法及相应力矩时效系数计算方法,建立火灾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极限弯矩的实用计算模型,与有限元分析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吻合.研究表明: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极限弯矩影响较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极限弯矩随保护层厚度的增加呈线性递增关系,该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从砖砌体与后加材料(水泥砂浆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及极限应变入手,从理论上推导了后加材料在均匀受压情况下的强度利用系数,并给出了计算实例,为加固设计中的理论分析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CV—DORS提取外板信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体外板加工的样板制作是船舶制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CADDS5在船体结构建模方面功能十分强大,但在船体外板加工检测样板的形状描述方面,却没有提供相应的功能,以CADD5系统为平台,在船体外板加工样板的数据自动生成项目的二次开发中,外板理论面息的获取是项目开发的首要任务与关键。以CV-DORS为开发工具,通过分析船体外板的数据结构及各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介绍了自动生成外板加工样板数据和获取船体外板理论面信息的方法,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新规范在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引入"纵向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取值为0.01"的限制条件提出具体建议,对新规范给出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实用简化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补充,提出了以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控制设计时承载能力实用计算方法及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反应谱法计算拼装式双柱桥墩接头地震力的计算公式,通过与极限承载力的比较,给出了拼装式桥墩梁-柱接头的抗震验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以38万吨超大型矿砂船为计算对象,通过对舱段三维有限元结构建模方法、线外水压计算方法、舱内货物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端面施加弯矩等技术,形成了一种的超大型矿砂船舱段结构有限元强度校核的计算方法和评估体系,得出了船体甲板、外板、舷侧和舱壁等主要结构的应力,并真实地预报船体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作为判断船体结构强度提供依据.也为后续的加强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Fork-Join排队网络是在计算机通讯和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排队模型,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运用概率测度弱收敛理论,研究了混合服务强度的Fork-Join排队网络。首先对深度为1的服务台,分别证明它们排队指标的弱极限定理。然后,我们利用归纳推理的方法,由深度为d的服务台的弱极限,对深度为d+1的服务台强度分3种情况,分别推出它的弱极限定理。获得了各服务台服务强度在各种取  相似文献   

20.
对热障涂层组合筒进行了热弹性极限分析,导出了热弹性应力分的计算式,在给定隔热效果和基体内层开始进入塑性状态的条件下,就ZrO2/TI-6Al-4V陶瓷热障涂层给出了计算结果,得到了弹性极限温差,并就热障涂层材料设计时参数的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