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车载电子电器部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汽车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并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文章简述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简要分析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典型表现.重点论述影响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述电磁兼容概念的基础上,对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理论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针对汽车电磁兼容的问题,提出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磁兼容性系统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于汽车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这在增加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也使得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本文提出了汽车电磁兼容系统方法,通过电磁环境分析、标准研究、设计加固、仿真预测、试验测试等手段系统解决汽车电磁兼容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电子化技术的发展,电磁兼容问题成为影响汽车操纵、控制和安全等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建设汽车电磁兼容试验室的规划,并介绍了在电波暗室、转台转毂、空调及土建各方面的工艺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汽车电磁兼容尤其是整车级的电磁兼容仿真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电磁仿真的数值计算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市场上主流适用于汽车电磁兼容仿真的软件.  相似文献   

6.
谢欢  杨琳 《北京汽车》2012,(1):28-30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与传统车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高压和大功率为特征的电机及其控制器,其强电电磁环境与传统车辆的弱电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机及其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测试方法进行研究。文中对现行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中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电磁兼容测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载电子电器设备的开发和使用,使得车辆电磁兼容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车辆电子电器设备电磁兼容测试中常见的问题出发,指出减小导线串扰、优化电路、采用屏蔽和滤波等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部件电磁兼容性,为汽车电子电器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简述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现状,并针对标准法规要求,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设计方法,以提高整车的EMC性能。  相似文献   

9.
混合动力汽车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的电磁骚扰问题,阐述混合动力汽车电磁骚扰产生机理,提出有针对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磁兼容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我国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和现状,给出了电磁兼容数值仿真分析的基础理论模型,并基于仿真软件CST建立了标准规定的汽车控制器线束的辐射发射测试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对控制器线束周围电磁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屏蔽、滤波和可靠接地对控制器电磁兼容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抑制线束上的电流振荡有效减小其辐射电场强度的方法。该电磁场数值仿真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CVC威凯杨春荣副总经理:汽车智能化、网络化面临电磁兼容(EMC)挑战汽车工业发展已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未来汽车将可能实现自动驾驶。这些人性化功能将由汽车电子和车联网实现。汽车电子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众多企业争相进入。新兴市场蓬勃兴旺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问题隐患,主要包括: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电磁兼容性能不良引发安全事故等。一个朝阳行业要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国际和国内汽车领域电磁兼容技术目前发展状况,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越野车系统开发的电磁兼容技术设计开发过程,最后基于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电磁兼容设计要点和相关难题。在实际开发项目中,建立自己的设计流程规范,实现整车通过电磁兼容试验的设计指标。本文主要提供一种基于国际电子计算机电磁兼容数值分析平台,结合当代电磁兼容与电子计算机仿真分析技术开发的汽车领域电磁兼容数值分析与统计的途径,可以有效地实现模拟仿真,根据研究成果归纳出汽车领域电磁兼容电子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中阐明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意义和电磁干扰源及国际国内电磁兼容法规,介绍了电磁兼容的主要测试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文中介绍的测试技术可以对整车及零部件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以满足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电子化学程度的提高,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越发受到重视,同时汽车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也受到严格限制,因而,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应加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试验方法及标准。  相似文献   

15.
组合仪表是汽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件,其电磁兼容性直接影响着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研究汽车仪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对抑制其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和提高抗扰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于汽车仪表系统的电磁兼容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在空间中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就建设汽车EMC实验室的必要性,着重介绍了如何规划建设汽车电磁兼容实验室,并且就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应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不断发展以及车载电子电器不断增加,汽车电磁兼容(EMC)研究将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较详细地介绍国内外汽车电磁兼容研究情况,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汽车电磁兼容性能测试中,即使各零部件和子系统的测试结果均满足相关技术标准,但并不意味着集成到整车平台上也能满足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整车的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分析往往需要贯穿于车型的各个研发阶段。介绍了汽车的电磁环境及主要干扰源,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 了整车级电磁仿真模型的建立流程,以期为实现整车级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电磁兼容技术在国内的不断发展,狭小的汽车空间内却集成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如导航仪、汽车音响、倒车雷达和组合灯组等电子集成系统,这些电子设备都有可能向周围发射和接受不同波段的电磁干扰信号。某车型下线车辆批量出现打开位置大灯的情况下,后中两雷达探头工作异常,不能正常侦测报警。本文介绍了汽车雷达异常故障排查过程,通过零部件替换、机理分析等锁定倒车雷达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不满足要求导致问题发生。经实车装车确认,采用隔开倒车雷达线束和后保灯具线束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二)国外汽车电磁兼容概况 2.1德国大众汽车电磁兼性研究 德国大众从1965年起,开始建立了露天的汽车防无线电干扰测试台,1970年不断发展,完善汽车防干扰的工作范围,1978年建全了较先进的测试设备,1985年大力推进了汽车电磁兼容性中心体系的筹建工作,1987年全新的先进的汽车电磁兼容中心(EMC)竣工,并且得到大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认可。中心根据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