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用来光顺船型设计曲线的录烽数字程序,可以生丰三维船体。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用已经光顺的B样条逼近船体型线。研究表明,啬样条的次数可以改进光顺度,但可能造成过分偏离原始型值点。以迭代方式对原始型值逐次使用样条,能够权衡解决逼近和光顺之间的矛盾。换名话说,为了实现对原始型值点的最小偏离,可以采用B样条拟事法代替B样条逼近法,就船型而言,为了得到三维光顺,就必须同时在三个正交平面上光顺二维船体型线。光  相似文献   

2.
基于Delphi的非均匀B样条曲线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eiphi应用非均匀B样条曲线表达船体型线,实现了型线的初步光顾,研究了在Delphi环境下的有关数据结构,光顺方法、性能计算、肋骨型线插值等技术,给出了实际算例,说明所述方法是可行的,也说明Delphi在船舶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船体曲面组合结构理论是HCS型线光顺处理的理论依据,而边界分析和边界处理是船体曲面线合结构理论的精髓,本较系统地介绍了HCS系统对船体曲面的分类,并介绍了HCS系统型线光顺的边界分析和对复杂船型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船体曲面组合理论和型线精光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线光顺是船舶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步,本文介绍新的船体曲合理论,通过对不同船体曲面的分离组合,根据曲率均匀变化的原则,结合有关软件,对船体关键点进行控制,简化和减少有关重复劳动,由此快速达到型线三维精光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HCS3.0船体建造系统在我国拥有广泛用户,为了使用户对HCS3.0船体建造系统型线光顺有进一步了解,本对HCS3.0船体建造系统型线光顺的设计和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函数参数船型——型线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船体型线的平边线和平底线等边界条件,以及横剖面几何信息,推导出具有函数形参数的数学表达式。这一函数表达式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在少量横剖面参数控制下,较好地逼近船体型线。通过对三艘实船型线的逼近表达,证明了这一新函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船体型线积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船体型线积分法是梯形积分法和辛浦生法,分别具有1次和3次代数精度。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可以表达船体型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船体型线积分的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9次代数精度。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自由识别和指定位置识别2种自动识别船体型线的方法。运用AutoLISP语言直接读取绘制二维型线时所有控制节点的二维坐标,获取二维型线上指定位置插值点的二维坐标,并利用型线与指定位置在船体上的实际位置的关系将这些节点坐标转化为三维型值。通过算例验证采用该方法求取船体型线三维型值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以及导入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生成船体曲面的可行性,为船舶设计由二维向三维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于船体型线光顺时,三视图修改繁琐且难以保证数据统一的问题,采用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表达船体型线的方法,特别是NURBS的拼接算法。通过ObjectARX在AutoCAD平台上实现船体型线三向光顺的程序设计,提出一种可以同时控制曲线型值点、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值的型线整体光顺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 200吨级滚装船主尺度和船型特点及型线设计,结合分舱和船体性能计算与校核,给出船体总布置图。  相似文献   

11.
船体长期监测系统(SHLTMS)用于对船体重要结构、关键构件及敏感部位进行结构应力实时监测和船体强度在线评估,时刻了解船体在各级海况下船体各部分的应力状态及运动状态。它对保障船体结构和人员安全、指导船舶的操纵以及船体寿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船体长期监测系统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船体长期监测系统的工程价值,接着对船舶长期监测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国内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应用成果。最后对船舶长期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缆索的力学模型,根据得到的KANE运动力学方程,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在时域内进行求解并分析缆索的动力特性。对于单根锚链,采用多刚体法和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多刚体法在锚链动力分析中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察多刚体法在钢缆动力分析中的适用性。通过改变链环长度,比较模型缆上端点的张力变化,由计算结果发现对于环长和链长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多刚体法可以用于缆的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非结构化网格浸入边界法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unstructured grid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and body fitted grids which are generated by unstructured grid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of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in complex domain.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was discretized spacially with collocated finite volume method and Euler implicit method in time domain. The rigid body motion was simulated by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in which the fluid and rigid body interface interaction was dealt with VOS (volume of solid) method. A new VOS calculation method based on graph was presented in which both immersed boundary points and cross points were collected in arbitrary order to form a graph. The method is verified with flow past oscillating cylinder.  相似文献   

14.
处在奇异结构的船舶可能会突然失位,因为无法及时提供船舶所需的推力.文章提出了一个在船舶推力分配中避免奇异结构的简单方法.为了验证这个简单方法的效果,进行了一个半潜平台的时域模拟.时域模拟中用到了两种避免奇异结构的方法,包括新提出的方法和文献中经常提到的典型方法.从结果中可以得出,这个新方法具有和典型方法同样好的推力分配效果.用这个简单方法,虽然消耗的能量有少量增加,但时域模拟所花的时间大大地缩减了.这个简单方法的高效率可以保证它在船舶动力定位的实时推力分配中得到更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并且利用db8小波对紫外光信号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处理。通过数值模拟对软阈值法和硬阈值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软阈值小波降噪法有着更好的性能,能够有效地抑制信号中的噪声,信噪比提高到了8.5192dB。  相似文献   

16.
梯度法是目标定位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针对这一方法的目标定位精度问题,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及误差处理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对梯度法的目标定位精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梯度法能够准确、快速地对目标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7.
船体梁结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研究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是一种降低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的新技术,具有高效、灵活、效果明显等优点,有望能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基于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的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控制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以T型梁为例进行无变形焊接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对转螺旋桨这类组合式推进器的设计问题,采用了升力面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前后桨的相互迭代求出彼此间的诱导速度,以此来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此方法作了一对对转螺旋桨的设计,同时应用面元法进行了水动力预报。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采用双燃料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动力系统的管弄满足规范正压要求,分析23000 TEU船管弄通风风机的设计和选取方法,对通风末端和通风风管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并采用CFD分析优化设计后的通风效果,探讨管弄正压时电气控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混沌隔振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楼京俊  朱石坚  何琳 《船舶力学》2006,10(5):135-141
为了消除舰艇辐射水噪声中的线谱成分,提出了利用非线性隔振系统在混沌状态下的特殊性能来提高隔振性能,特别是提高线谱隔离能力的混沌隔振方法.说明了混沌隔振方法的原理,给出了混沌隔振性能评价指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隔离结构噪声中的线谱成分,并具有良好的整体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