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铁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铁路选编调车自动化的研究,特别是与原铁路分局日班计划以及与预确报相接,已经日益显示出其迫切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集中化调车作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四维  高雅 《铁道学报》2004,26(6):8-13
在分析自动化指挥系统与作业组织方式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整体调车效率为目标,提出集中运用调车设备、进行整批次高深度选编、使多元性选编目标综合达成的集中化调车作业新模式;在研究集中化调车作业与分散化调车作业取向差异的基础上,明确了集中化调车作业的采用条件,指出盲目分散化作业的主要表现;论证集中化选编模型的有效性及推行集中化调车作业的必要性;在实现自动化指挥的条件下,就如何采用集中化作业组织方式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车辆实时跟踪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制约现车信息可靠性的诸多因素;介绍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性能和改进方案,及车辆实时跟踪系统(RVTS)与货车管理信息系统(YIS)的通信方案;指出实现RVTS在编组站现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进一步缓解不均衡运输对编组站的影响,优化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完善其功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我国铁路车站调车作业流程,提出调车作业分散自律控制系统模型,指出其实质就是将车站值班员的经验、知识和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计算机形式化描述.通过空间冲突法和时间冲突法对列调车作业相互干扰问题进行智能疏解,得到列车进路指令序列和调车进路指令序列.根据实际列车运行位置、调车作业申请和当前时刻,自动匹配进路指令序列,生成列车进路命令序列和调车进路命令序列,自动下达车站联锁系统执行.采用多智能体技术和面向服务技术构建车站分散自律控制逻辑单元,实现调车作业以车站为自治域的分散自律控制.  相似文献   

5.
车辆段列车自动出入库调度功能是ATC停车场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描述SelTrac~?CBTC2.0系统中自动化车辆段的列车自动出库和列车自动回库功能设计,分析车辆段列车自动出库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出库策略,阐述列车自动回库的系统流程及回库策略。通过全面考虑车辆段列车出入库冲突,结合实际运营需求制定合理的出入库策略,实际项目经验表明,SelTrac~?CBTC2.0系统的自动化车辆段功能在满足运营需求的前提下取得良好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自动化车辆段中车辆段信号系统和试车线信号系统大多采用不同的联锁系统,导致出现试车线设备与车辆段联锁设备的接口设计方案多、外部接口电路复杂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整合车辆段信号系统和试车线信号系统的改进方案:在既有自动化车辆段联锁以及ATP(列车自动防护)、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扩大其控制范围,扩展试车线功能,完全将试车线纳入自动化车辆段控制范畴。该改进方案在自动化车辆段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试车线特有的功能,并增加了部分特殊模拟条件,使得车辆段ATC系统与试车线ATC系统得以有效整合,满足车辆段和试车线的功能要求。该方案可减少信号系统及其附属工程的投资,并可减少运营管理接口,减少设备维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车辆段入线调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车辆段图形化自动调车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总结出几种调车算法,文中介绍的源分析算法是所采用的多种算法之一,详细介绍该种算法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针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项目的价值,一部分观点认为其优点在于其高水平的自动化作业表现,即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及各岗位操作次数,从而提高人均作业效率;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其优点在于高适应性的作业组织表现,即通过提高各环节信息共享及自动化水平,辅助各岗位操作人员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决策,以提高作业连贯性,进而促进整体作业效率的提高。本文根据多年编组站自动化的工作实践,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所对应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剖析自动化系统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率的特点及其关系,提出了一种平衡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铁路编组站作业自动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系统集成在我国尚无建设标准和成熟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如何在工程设计中依据编组站的特性及功能需求,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合理完善现有各系统,以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和质量,使编组站作业实现现代化,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研究结论:本文介绍的编组站自动化设计研究方案可极大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现场信息传递及时、准确,作业安全性能增强,车站能力显著提升,建议在大、中型编组站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铁路信息系统中有大量的作业管理工作,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系统量级与业务复杂度不断增长,传统的人为运维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设计并实现了作业自动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轻量非代理模式,适用于各种作业脚本执行、流程设计,已经上线使用。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作业管理效率,提升运维水平,更好地保障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发电车机组运行状态自动监测是近年来为提高旅客列车运行安全所进行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空调发电车机组既有监测装置及其发生故障的情况分析,针对性地开展对机组运行及其环境状况的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通过地面模拟和装车运行试验,证实了自动监测装置对空调发电车机组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机房环境的数据采集、分析、预警是可靠的,实现了对空调发电车机组运行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为旅客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是线路绝缘薄弱环节,而场段附近埋地管线、上盖物业开发相对集中,受杂散电流干扰影响大。目前,场段中为减小杂散电流影响,采取了单向导通装置等防护措施,但杂散电流问题依然突出。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测试,包括单向导通装置电流与钢轨电位测试、车辆段周边土壤电位梯度及杂散电流方向测试、车辆段整体绝缘电阻测试、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土壤电位梯度对比测试等,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正线对车辆段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辆段最小曲线半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不同时期地铁规范中关于车辆段最小曲线半径取值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大,并逐渐稳定。为证实规范合理可行,在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地铁车辆段最小曲线半径出发,剖析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并以工程实例分析最小曲线半径选取的标准,论述最小曲线半径对工程实施和运营的影响。建议在现行车辆条件下应尽量遵守现行地铁规范要求,改善运营条件。同时尽快投入力量研究能适应较小曲线半径的车辆及轮轨。  相似文献   

14.
车辆段生产支持系统的研制以安全、质量、生产进度和人员教培管理为核心,建立了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和通用分析平台,在对现有的HMIS、材料系统、调车系统、YMIS等系统进行有效的数据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各类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利用,为车辆段的生产组织、成本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工作流的概念,根据WfM C(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工作流参考模型,通过对襄樊北机务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结合.NET平台的功能特性,给出了襄樊北机务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分析了工作流在襄樊北机务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是地铁车辆段设计中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以成都地铁5号线线网性质的大架修基地为例,论述车辆段的功能定位、任务量和作业流程,结合实际工程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等方面条件,分析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重难点,形成最终总平面布置方案。提出车辆段总平面布置时线路、房屋、综合管线、绿化景观及活动场地的布置要求,揭示地铁车辆段总平面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提出较为合理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铁4号线新造车辆段是我国第一座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段。介绍了该车辆段在车辆检修修程、总平面布置、厂房组合设计、感应板设置等方面的设计特点。在新造车辆段的设计中针对直线电机车辆的特点进行了多项创新,解决了直线电机车辆段设计的诸多难题,可为今后制定国内直线电机地铁车辆段的设计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机务段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档案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机务段档案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设计了机务段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子系统。介绍了档案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及其数据流程,同时指出在档案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该系统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安全技术。应用结果表明:整个系统技术先进,效率高、开放性好,完全能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使用后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机务段电表管理工作办公自动化、管理规范化、现代化,设计了机务段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表管理子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转储、网络传输和访问网络数据库等方法,可以解决铁路系统供电段与机务段的电费核算问题。本文阐述了其设计思想、系统组成,特别对软件设计作了详尽的分析。该系统现已开始在南宁机务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莫易敏  程礼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4):55-56,70
介绍了襄樊北机务段安全文化管理子系统要实现的功能及其各系统子模块设计,对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安全性设计进行了特别阐述。应用结果表明整个系统技术先进、效率高、开放性好,完全能满足用户的各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