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nlasticsvndromes,MDS)难治性贫M(Refractoryanemia,RA)的最佳治疗方法,应用全反式用甲酸、活性维生素Da及康力龙三种药物联合治疗22例RA患者,结果有效率达95.4%,完全缓解率45.5%;表明此三种药物联用有提高疗效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及继发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和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对骨髓纤维化的确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骨髓活检塑料包埋切片检查资料。结果  35例骨髓纤维化中 ,原发性 2 5例 ,继发性 1 0例 ,主要为血液恶性疾病 ;骨髓活检病理分期 :Ⅰ期 1 1例 ,Ⅱ、Ⅲ期 2 4例 ;原发性以Ⅱ、Ⅲ期为主 ,继发性以Ⅰ、Ⅱ期多见。结论 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特点突出 ,骨髓活检对其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及其与RA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以我院住院RA患者50例、健康查体人员5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进行两组间比较。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分为疾病高度活动、低中度活动组,比较两组间HOMA-IR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患者与健康对照比较,空腹血糖、HOMA-β无统计学差异;空腹胰岛素水平[(5.60±1.57)mu/Lvs.(3.81±0.96)mu/L,P<0.05]和HOMA-IR高于健康对照(1.43±0.77vs.0.82±0.22,P<0.01)。RA患者HOMA-IR值与DAS28活动性评分正相关(r=0.42,P<0.01),与超敏C反应蛋白正相关(r=0.45,P<0.01),与体重指数无显著相关性。病情高度活动(DAS28>5.5)组和病情低、中度活动组(DAS28≤5.5)空腹血糖无统计学差异;病情高度活动组空腹胰岛素水平[(6.71±0.71)mu/Lvs.(4.80±0.33)mu/L,P<0.05]、HOMA-IR值(2.89±0.49vs.1.18±0.10,P<0.01)高于病情低、中度活动组。结论 RA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程度与RA病情活动性、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 ,常规疗效差 ,最近我们应用反应停加联合化疗成功治疗 1例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现报告如下病例摘要 患者 ,女 ,3 4岁 ,因头晕、乏力 2月 ,发热 1天于 2 0 0 2年 3月 4日入院。查体 :体温 3 9℃ ,重度贫血貌 ,胸骨压痛阳性 ,心肺阴性 ,肝肋下 1cm ,脾肋下 3cm。血常规检查 :Hb 43g·L-1,WBC 7.4× 10 9·L-1,浆细胞0 .74,血小板 3 1× 10 9·L-1。骨髓涂片浆细胞比例为 0 .81,免疫球蛋白定量IgG 78.1g·L-1。头颅X线片示 :溶骨性损害 ,诊断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诱导定向成骨细胞分化特性及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的变化。方法 用质量浓度为 1.0 73kg·L-1的Percoll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再连续进行 3次换液以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药物 β 甘油磷酸钠、地塞米松和维生素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成骨细胞分化。在加药后 5、10、15、2 0d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改良Gomori染色 ,统计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梯度密度离心和黏附贴壁法联合使用可得到均一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比色法测得在第 5、10、15、2 0d ,碱性磷酸酶含量 (A40 5)分别为 0 .391± 0 .0 2 14、0 .4 345± 0 .0 2 31、0 .8781± 0 .0 2 96和 0 .933± 0 .0 2 36 ;对照组为 0 .16 5 6± 0 .0 2 4 2、0 .15 2 8± 0 .0 2 15、0 .14 5 3± 0 .0 2 0 4和 0 .14 35± 0 .0 2 16。同时期改良Gomori染色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10 .35 %、11.4 8%、35 .2 8%和 4 6 .7%。结论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药物诱导后可以分化成成骨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从给药后的 10d左右才开始显著升高。在此过程中改良Gomori染色结果与其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系列分析西部地区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1年的转归,为进行有效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40例RA患者资料中,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47例血清阳性RA及25例血清阴性RA,比较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并对传统DMARDs治疗1年的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阴性RA比例为10.4%(25/240),小关节肿胀数较血清阳性RA患者显著减少(P<0.01),血红蛋白水平更低、血小板水平更高(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更低(P<0.05)。接受传统DMARDs治疗1年,血清阴性RA组患者缓解率明显高于血清阳性RA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阴性RA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虽然其小关节肿胀数较少,但从临床特征上不易与血清阳性RA区分,部分血清阴性RA患者的血液系统损害更重。仅采用传统DMARDs治疗1年,血清阴性RA患者临床缓解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肝降压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下丘脑肾素活性(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平肝降压胶囊治疗组,另取10只同龄雄性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用药12周后,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和下丘脑RA及AngⅡ的水平。结果平肝降压胶囊能显著降低SHR血压(P<0.01);模型对照组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给予平肝降压胶囊治疗后血浆、下丘脑RA和AngⅡ的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平肝降压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下丘脑RA及AngⅡ水平,从而达到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白细胞介素2(IL-2)及用ConA 激活的小鼠脾细胞检测IL-2活性过程中的几个实验条件进行了摸索,发现1×10~6 PBMC/ml 经10ug ConA/ml 刺激48h 为诱生IL-2的最佳条件,检测IL-2活性的最佳条件是:2.5×10~4每孔检测细胞/0.1ml/与等量样品共同培养24h.作者认为,小鼠脾细胞经10ug ConA/ml 剌激48h 后.大部分转化为淋巴母细胞,适用于IL-2活性的检测,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选用东明7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MA),分别掺入沥青质量22%的普通胶粉或深度脱硫胶粉,制备了脱硫橡胶沥青(DRA)和普通橡胶沥青(RA),并拌制了这3种沥青的沥青胶浆;对比分析了橡胶沥青RA和DRA的红外光谱、黏温曲线、有害气体排放量,以及黏附性、存储稳定性、耐老化性及高温性能等。结果表明:DRA相较于RA无新化学键产生,说明DRA与RA所含化学官能团相似;沥青的拌和温度及压实温度,DRA分别为166.20~175.40℃、151.30~157.98℃,RA分别为195.62~205.26℃、179.53~187.19℃,说明RA的高温性能更好; DRA的有害气体排放量约为RA的1/2,说明DRA相对较环保; DRA的低温黏结性、机械搅拌存储稳定性及短期老化后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均优于RA,但抗老化性能及高温抗车辙性能不及RA。建议:DRA可用于对高温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地区,而RA由于其环保性较差则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0 90 0 ,而pH仍在 1 0左右 ;浓度为 60 %时pH始上升达 4以上。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0 % ,吸光值为 0 .348±0 .1 31 ,无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1 % ,吸光值为 0 .0 0 8± 0 .0 0 3,pH和吸光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1 2例有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8例同步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8例无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4例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结论 在一定浓度下 ,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T2细胞系胶质瘤趋向性的影响。方法将NT2细胞分为4组:NT2组(未经ATRA干预)、NT2RA1周组(ATRA干预1周)、NT2RA2周组(ATRA干预2周)、NT2RA3周组(ATRA干预3周),采用细胞迁移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其对U87胶质瘤细胞、无血清DMEM培养基以及含100mL/L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的趋向性。结果经ATRA干预的NT2细胞,其胶质瘤趋向性较未经干预组(NT2组)显著提高(P<0.05),对非特异性迁移趋化物如血清等的迁移则较未经干预组显著减少(P<0.05),其中NT2RA2周组胶质瘤趋向性最强,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ATRA干预2周的NT2细胞其胶质瘤特异趋向性显著提高,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胶质瘤的新型靶向基因传递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3单克隆抗体 (CD3McAb)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rhIL 2 )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激活骨髓的细胞毒作用 ;半固体集落培养法观察激活骨髓CFU GM水平和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采用间接荧光法测定激活骨髓的免疫标记。结果 CD3McAb与rhIL 2联合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株K5 6 2、HL 6 0均有明显的杀伤净化作用 ,且优于rhIL 2或CD3McAb单用组 (P <0 .0 5或P <0 .0 1)。rhIL 2和 (或 )CD3McAb对激活骨髓的CFU GM水平无明显影响。CD3McAb +rhIL 2激活的骨髓 ,与活化前及rhIL 2或CD3McAb组相比 ,CD3+ 、CD8+ 、CD1 9+ 、CD2 5+ 、CD38+ 、CD56+ 细胞显著升高。结论 CD3McAb能增强rhIL 2激活的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及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微电解处理合成橡胶废水工艺的混凝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混凝沉淀—铁炭微电解—中和沉淀法预处理合成橡胶冲洗废水工艺过程中,混凝沉淀和中和沉淀部分以及反应器中铁炭比、pH、气水比、停留时间对拉开粉去除效率产生了影响,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及分析。结果表明,微电解参数范围为Fe:C=1:1,2:1.4:1;pH=3,4,5;气水比为11,19,24;停留时间为30,40,60min,混凝沉淀、微电解、中和沉淀三个单元各去除拉开粉5%~10%,60%~70%,10%~20%;去除CODCr30%~40%,10%~20%,10%~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LADA)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方法 对 90例LADA( 2 3~ 74岁 )、10 4例 1型糖尿病患者 ( 7~ 70岁 )、10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 2 9~ 74岁 )和 10 0例健康对照 ( 5~ 79岁 )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 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Ab)的检测。LADA及 1型糖尿病患者还分别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的检测。TPO Ab、TG Ab采用放免法检测 ,GAD Ab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结果 ①LADA患者TPO Ab的检出率为 16 .7% ( 15 /90 )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 7.0 % ,7/10 0 ;P <0 .0 5 )。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 18.9% ( 17/90 ) ,与 1型糖尿病 2 5 .0 %( 2 6 /10 4 )、2型糖尿病 11.0 % ( 11/10 0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该抗体阳性率在前二者均高于正常对照 8.0 % ( 8/10 0 ;P<0 .0 5 ) ,而 2型糖尿病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②携高滴度GAD Ab(GAD Ab指数≥ 0 .5 )的LADA患者中任一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为 5 0 .0 % ( 9/18) ,高于 1型糖尿病患者 ( 2 5 .0 % ,2 6 /10 4 ;P <0 .0 5 )和携低滴度GAD Ab的LADA患者 ( 12 .5 % ,8/6 4 ;P <0 .0 5 )。③LADA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率为 2 7.4 % ( 14 /5 1) ,高于 2型糖尿病患者 ( 9.1% ,3/33;P <0 .  相似文献   

15.
对乳化液经过充氧、二级垂直磁化、吸附过滤净化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原来的4倍以上,节省大量乳化液,减少排污量;废乳化液电凝聚处理最佳条件:极板间距10 mm、电流密度5 mA/cm2、凝聚时间30 min等,处理后出水:COD760 mg/L、NO-2 180 mg/L、pH9.2,可以用来循环配制乳化液,性能符合GB6144~85标准要求;优化出化学混凝处理废乳化液的最佳混凝剂为PAC+PAM及酸性AlCl3废液,操作条件为pH=6.0~7.5,投量PAC:2 g/L、PAM:20 mg/L;酸性AlCl3废液:18 ml/L,出水不能用来配制乳化液;混凝絮渣经浓盐酸处理:每升乳化废液混凝产生的絮渣需12 mL浓盐酸,油被溶出约16 mL/L,余下的混合液可用来循环处理废乳化液;实现以废治废、出水循环使用、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A(10ng/mL)、IL-21(10ng/mL)及IL-22(10ng/mL)联合刺激HaCaT细胞模拟类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再用10μg/mL及100μg/mL的Mat干预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变化。结果 IL-17RA、IL-21R及IL-22R1的mRNA及蛋白在HaCaT细胞上有表达。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HaCaT细胞IL-17RA、IL-21RmRNA及蛋白表达,IL-22R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Mat单独干预或与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的HaCaT细胞组相比,IL-17RA、IL-21R及IL-22R1表达无显著下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后所升高的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 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增强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Mat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多种Th17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是否与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及迷走神经功能有关。方法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胆红素同步监测法 ,比较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胆汁反流的关系 ;另外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采用胃内 pH和心电Holter同步监测 ,进行心率变异性 (HRV)时域分析 ,以SDNN、rMSSD、PNN5 0为指标 ,观察夜间自发性碱化与迷走神经功能的关系。结果  2 0例FD患者中出现夜间自发性碱化者 1 2例 ,其中 8例 (占66.7% )同时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2 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FD患者中 1 3例有夜间自发性碱化 ,7例无自发性碱化 ,二者比较SDNN、rMSSD均在正常范围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4h胃 pH与PNN5 0对照观察表明 ,夜间时段与白天相比PNN5 0明显升高 ,有自发性碱波组与无自发性碱化组二者相比 ,PNN5 0无显著差别。结论 自发性夜间胃碱化的形成与DGR有关 ,并不是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8.
以二硫代羧基化壳聚糖(DTCTS)为重金属絮凝剂,研究了该絮凝剂对废水中铅锌的去除性能,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考查.研究结果表明:DTCTS对Pb~(2+)、Zn~(2+)的捕集效率较高,去除率均可达95%以上;pH值对DTCTS去除Pb~(2+)、Zn~(2+)有一定的影响,当pH=6时,DTCTS对Pb~(2+)、Zn~(2+)去除效果最好;EDTA对Pb~(2+)、Zn~(2+)的去除有抑制作用;柠檬酸和氨基乙酸对Pb~(2+)的去除有一定的抑制,而对Zn~(2+)的去除影响甚微;焦磷酸钠及致浊物质的存在均能促进Pb~(2+)、Zn~(2+)的去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埃索美拉唑抑酸效应的关系。方法 开放、对照研究。 36名健康志愿者参加本研究。根据PCR -RFLP方法确定的CYP2C19基因型 ,将志愿者分为两组 :CYP2C19强代谢型组 (n =2 4 )及弱代谢型组 (n =12 ) ,男女比例分别为 18∶6及 8∶4 ;年龄平均 (2 4± 1.0 )岁及 (2 0± 1.87)岁 ;体质量平均 (6 1± 6 .75 )kg及(5 9± 4 .0 6 )kg ;身高分别为 (172± 5 .32 )cm及 (16 9± 5 .19)cm。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片 2 0mg单剂量口服 ,动态监测2 4h胃内pH。结果 强代谢型组与弱代谢型组间抑酸起效时间、胃内pH >4的总时间及时间百分比 (% )、胃内 pH中位数、pH均值以及夜间酸突破的胃内 pH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未观察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埃索美拉唑的抑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层间界面特性对钢桥面铺装的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对EBCL和组合结构界面强度、变形特性研究,得到EBCL具有粘结可靠、抗剪强度高,变形能力强,EBCL与桥面钢板有足够的粘结能力,EBCL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在桥面受力或温度变化时追随钢板伸长、缩短和弯曲变形,EBCL与RA05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拉拔和抗剪强度,SMA10与RA05之间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