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绞吸式挖泥船水下泥泵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了原泥泵的不足,并从材料、按照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造,改善了泥泵泵壳产生裂纹的现状,提高了船舶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泥泵工作时各参数间的变化情况可用泥泵特性曲线表示,通过该曲线可测算绞吸船吹填施工的生产效率、最大吹距,对吹填施工船舶、管线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该推算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新海马”轮实际施工中存在效率偏低、适应性较差等问题,比选同类型船舶泥泵性能参数,优化泥泵叶轮设计。采用叶轮直径更小、转速更高的泥泵方案,其具有叶墙宽度大、球形通道截面为宽口等特点,并对泥泵的工程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效泥泵可拓展船舶的适用性,在提高挖泥及艏吹效率的同时降低船舶能耗,为耙吸式挖泥船泥泵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饶广龙  王波 《船舶》2021,32(3):47-53
该文通过某10000 m3、4500 m3和13800 m3等多型耙吸挖泥船,对比分析不同泥泵驱动模式及不同舱室布置的耙吸挖泥船典型淡水冷却设备分布、流量分布及其冷却系统配置情况,总结出影响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设计的多个要素,包括泥舱型式、泥泵驱动方式,泥泵舱布置等,并针对性地给出耙吸挖泥船冷却系统的设计思路流程,对今后该类型船舶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指导,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装备900泥泵的绞吸船功率储备设置不合理、船舶不适应长排距工程的现状,采用CFD仿真分析方法确定合适的泥泵转速增加量,使舱内泥泵扬程增加16.5%,水下泥泵扬程增加17%,进而提升船舶长排距施工性能;并对增加转速后的泥泵本体、轴系、泵盖连接螺栓及附属封水泵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确保泥泵在水力、结构与附属设备3方面均能满足船舶长排距的要求,为其他同类绞吸船舶提升排距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灌河口5万t级航道整治工程(H2-H3先导工程)施工项目中吹填管线排距长且敷设复杂,绞吸船吹填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对吹填管线布置水力特性分析,推算出施工船舶新海豚轮采用不同泥泵组合方式时的施工能力,同时分析比较浮管、沉管和岸管单位长度阻力系数大小.结果表明:新海豚采用3泵施工能满足工程需求;本工程中管线单位长度阻力...  相似文献   

7.
舱内泥泵汽蚀性能是决定超大型耙吸船施工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国内建造的泥泵往往缺乏汽蚀性能数据。以国内首艘超大型1.8万m3耙吸挖泥船为对象,研究其舱内泥泵汽蚀性能,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首先获得流量-扬程、流量-效率、流量-功率等泥泵特性,并与已掌握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应用完整汽蚀模型研究汽蚀性能,并采用较国外更为严格的效率下降值作为临界汽蚀发生点;据此获得某挖泥转速下不同流量的必需汽蚀余量数据。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供工程界及具体船舶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内陆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河道疏浚需要,研制开发200 m~3/h(电动)分体绞吸式挖泥船,需采用车运船舶至现场进行拼装。针对该船泵舱空间狭小及船舶的运输、现场拼装等实际问题,对泥泵、泥泵驱动系统、绞刀驱动系统进行比较选型,实船使用情况表明,该船挖泥系统满足实际使用工况。  相似文献   

9.
绞吸式挖泥船泥泵运行参数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算例分析了泥泵额定功率对其额定转速确定的影响,分析了泥泵运行在其驱动设备的恒扭矩区间比较合适的原因,指出按降低柴油机功率来配置泥泵额定转速并不能达到保护柴油机的作用,而是使水下泥泵负荷降低,应该按照泥泵的负荷特性来设计和配置其驱动设备。通过分析指出在额定功率确定的前提下,泥泵选取较高转速适应较长的排距。文中的分析与结论可供选配泥泵驱动装置和确定泥泵额定运行参数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于相同的输送工况,泥泵的数量及各泵之间不同转速组合可能对泥泵效率、燃油成本产生影响,这种情况对于转速调节范围更大的变频电机驱动泥泵尤为明显。针对此问题,分析泥泵的相关特性以及泥泵组合和转速匹配原理,并以燃油消耗率为参考基准,对特定工况条件下泥泵组合和转速匹配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某特定工况条件下,必然存在一种最佳的泥泵数量和泥泵转速组合方案,可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确认泥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均为二次方程曲线,介绍部分管路清水摩阻系数和将实测的泥泵特性曲线化算为很接近的二次方程式,提出对绞吸式挖泥船不同管径输送不同土质不同浓度可采用的施工流速,介绍利用计算机设算绞吸挖泥船施工工况的计算程序功能模块和工况设计模块的程序框图,并举例设算绘制一挖泥船施工工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李金峰  秦亮 《水运工程》2020,(S1):57-61
柴油机和变频电机工作特性不同,造成实际泥泵特性曲线存在差别。分析柴油机和变频电机的设备特性,并研究变频电机驱动、柴油机单速比齿轮箱及多速比齿轮箱驱动、柴油机功率受限驱动等对泥泵性能的影响,从传动效率、调速范围、经济性及对各输送工况的适应性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驱动的传动效率比变频电机驱动更高,变频电机驱动的调速范围比柴油机驱动更宽,中等排距工况时柴油机能提供更大的功率,变频电机驱动系统的复杂程度、初始投资、能量利用率、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泥泵由柴油机直接驱动,是现代吸扬式挖泥船上使用较广的一种挖泥驱动装置,为提高挖泥装置的经济效益与工作可靠性,本文试从泥泵与柴油机的特性分析着手,进而探讨泵-机、泵-管配合工况的合理选择及泥泵功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李晓磊  刘荣振  金剑 《船舶工程》2023,(S1):365-367+384
通过对耙吸式挖泥船“一拖三”复合驱动型式的功率分配分析,研究泥泵齿轮箱在泥泵不同转速下功率传递过程,论证该驱动型式下泥泵传动系统的设计条件,为后续“一拖三”复合驱动型式耙吸式挖泥船泥泵传动系统的设计、泥泵齿轮箱的制造提供一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韩海强  王潮 《水运工程》2020,(S1):47-50
针对“浚江”小型绞吸挖泥船施工中,输泥管路较短、泥泵柴油机在额定转速工作时转速高和负荷高的问题,分析泥泵与标准管路输送清水时的匹配特性、泥泵与短排泥管路输送泥浆时的匹配特性。采用改进泥泵、管路工况条件的措施,达到泥泵与管路匹配的工况点,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泥泵转速、使用小直径叶轮可充分发挥柴油机和泥泵的性能,保证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倪永亮 《机电设备》2020,37(4):16-20,28
泥泵系统是挖泥船的重要系统,吸排泥作业都由泥泵完成,其性能好坏对挖泥船能否正常工作起到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18 000 m3耙吸式挖泥船对泥泵水下泵系统设计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泥泵变频器系统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希望对以后建造类似船舶可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斌  温泉 《船舶工程》2020,42(6):61-67
针对绞吸式挖泥船吸扬系统匹配选型不佳和产量预测不准等问题,利用数字仿真建模技术重构绞吸挖泥船吸扬系统的镜像数字模型。针对不同的绞吸挖泥船,通过调整模型参数可求解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各子系统数字模型。在绞刀及其驱动系统中定量分析了绞刀转速、横移速度和吸口流速与泥浆比重的关系;在泥泵与管路系统中根据相似定律构建了泥泵-管路模型,研究了不同土质和泥浆浓度对泥泵扬程的影响,并求解预测出不同管道流速下的施工最佳工况点。将仿真系统应用到实验室小型疏浚平台上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数字系统能准确预测施工动态参数和产量,并能提前为施工策略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南通港小庙洪上延航道工程一阶段施工项目的超长排距工况条件,通过对船舶和管线的泥浆扬程、输送阻力损失等水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新海鲛"与"航绞接1号"采用"2泵+2泵"串联施工工艺能保证此次超长排距施工需求,并推导"航绞接1号"的最佳施工位置,解决绞吸船多级泥泵串联后局部排出压力过高的问题,并将工艺测算结果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9.
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控疏浚船舶的日报信息对于监控船舶施工进度,了解船舶施工状况有着重要作用,由于绞吸船在施工过程中疏浚土质和开挖位置相对稳定,日报统计资料易于结合影响绞吸船绞刀破土能力的土质条件因素以及影响泥泵输送能力的管线长度等因素,运用统计学的原理,提炼、分析船舶当天的施工效率,较为准确的评估该船舶在其他项目中类似的土质,工况条件下的施工效率,评估疏浚单方成本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艘万立方米疏浚船远海疏浚工程中挖取泥砂效率低的问题,对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进行全方位论证,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现场3种泥泵的尺寸并分析不同类型泥泵对施工的影响,将施工中所测得的参数与流体力学原理相结合,并分析泥泵叶轮叶墙厚度和耙头格栅大小对挖取石块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设备中泥泵叶轮最小通流面积为施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该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