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比BV与CCS的汽车船指南,分析指南中工况、设计载荷、边界条件的异同点以及选取方式;针对某汽车滚装船(Pure Car and Truck Carrier,PCTC),使用CCS和BV的汽车船指南分别进行规范结构强度计算,得到PCTC结构的特殊点并针对其进行改善。分析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对汽车船局部进行优化加强,使汽车船船体结构满足规范指南要求。  相似文献   

2.
郦羽  夏灏超  石雯  王伟 《船舶工程》2018,40(9):10-13
论文介绍了船舶结构疲劳强度评估基本原理,并对一条2200t级小水线面双体船进行规范法疲劳强度评估。针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特点,采用规范进行疲劳载荷计算;结合全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疲劳部位筛选;采用有限元法提取疲劳部位的热点应力,并计算疲劳部位的累积损伤度。分析计算结果,提出疲劳部位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漂浮式潮流电站载体在波浪交变载荷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破坏,进而带来整体结构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初期需进行节点疲劳分析,预测结构工作寿命,并对易疲劳部位结构采取措施以延长使用周期。本文基于谱分析法,应用短期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S-N曲线,通过计算两个节点在不同工况与波浪频率组合下的热点应力范围,结合功率谱密度函数,分析了某200k W漂浮式潮流电站在特定海域下的疲劳特性,结果表明疲劳寿命满足使用年限要求。  相似文献   

4.
叶旭  吴定凡  陆利平 《江苏船舶》2021,38(2):7-9,34
以114000 t原油船为研究对象,对其底边舱下折角点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强度分析.首先,对比了双壳油船规范(CSR-OT)和散货船油船结构共同规范(HCSR)这2种不同规范体系下该点疲劳强度的差异,分析了影响内底板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然后,就HCSR对油船新增的疲劳热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满足新规范下提高疲劳年限的具...  相似文献   

5.
针对PLUS船级符号在穿梭油船上的应用问题,采用热点应力法对某穿梭油船进行疲劳强度规范校核。通过建立目标范围内的纵骨-强框连接结构的半名义应力模型,选取应力集中系数计算其疲劳热点应力,结合相应的S-N曲线分别评估其高周和低周疲劳损伤,校核其联合疲劳损伤。结果发现,高低周疲劳对目标结构的疲劳损伤都有贡献,满足HCSR疲劳要求的结构仍有节点不满足PLUS要求。PLUS计算必须考虑高低周疲劳损伤,满足该符号的要求能有效提高穿梭油船结构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6.
赵武浩  颜世文 《船舶》2011,22(4):29-32
根据《散货船结构共同规范》(CSR)中疲劳强度评估的要求,使用MSC.Patran/Nastran和中国船级社开发的CSR自动加载程序,对176 000 dwt散货船货舱口角隅处进行疲劳强度分析。建立货舱口角隅处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并细化网格,进行热点应力分析,根据线性疲劳累计损伤原理,进行了疲劳累计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货舱口角隅处的疲劳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PCTC船货舱通风系统的设计是整个PCTC船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总体、结构、舾装、轮机和电气等多个专业的设计。近几年来,PCTC船的货舱通风系统的设计也在不断的变化、改进和优化中,本人基于本所目前设计开发的6600UNITS PCTC船型,对这些年来PCTC船货舱通风系统的设计做了一个总结和分析,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FPSB是一种新型深远海大型浮式结构物,长期承受交变波浪载荷作用,易发生疲劳而使得结构失效。本文以一艘FPSB为研究对象,使用谱分析法对其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首先建立水动力模型计算波浪载荷响应算子RAO,建立整船结构模型计算船体结构响应,随后选取典型节点建立子模型以得到精确的热点应力传递函数,采用北大西洋海况和P-M海浪谱,基于S-N曲线和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典型节点的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分析。根据疲劳评估结果,对易损节点进行基于疲劳性能的结构优化,以提高节点形式的合理性及结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王艳春  万正田  郑祖中  张卓 《船舶工程》2021,43(3):40-43,129
与传统的大型汽车滚装船(PCTC)结构设计相比,7 500车双燃料PCTC结构设计的难点在于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储存罐的合理布置,以及在不影响车辆甲板面积的情况下,防横向挠曲变形结构的合理设置.针对这些难点,对多种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提出7 500车双燃料PCTC结构布置优化方案,阐述此类船型的屈曲强度校核、大型LNG储存罐局部强度问题和特殊节点疲劳强度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宋亚玲  吴剑国  林勇 《船舶》2012,23(3):34-39
船体结构的热点应力疲劳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按照CCS《船体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指南》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采用MSC.Patran二次开发语言PCL进行编程,开发船体结构热点应力疲劳分析系统,实现了扣除腐蚀余量、荷载计算、施加疲劳荷载、提取结果及分析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船体结构热点应力疲劳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深水化和海洋工程船舶的大型化,船体结构的疲劳强度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月池角隅区域结构的疲劳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热点。论述了谱分析方法的基础理论,并以基于谱分析方法的疲劳强度评估流程为主线,对疲劳强度计算的完整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以某深水多功能水下工程船为例,基于谱分析方法对目标船月池角隅区域船体结构进行了细化节点的疲劳强度分析,计算获得其疲劳累计损伤度和疲劳寿命值,并对于疲劳危险节点进行了结构优化。该研究为类似月池角隅区域船体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FSRU)的安全,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FSRU加装的动力模块与船体支撑构件连接处的节点进行疲劳热点筛选,并使用Palmgren-Miner方法对疲劳热点进行疲劳累计损伤计算。结果表明:连接节点的疲劳寿命满足要求。研究成果可为FSRU结构疲劳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船体结构的热点应力疲劳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按照CCS《船体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指南》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采用MSC.Patran二次开发语言PCL进行缩程,开发船体结构热点应力疲劳分析系统,实现了扣除腐蚀余量、荷载计算、施加疲劳荷载、提取结果及分析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船体结构热点应力疲劳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潘希颖 《上海造船》2015,(1):20-24,58
自从散货船共同规范(2006)颁布后,极大地提高了船舶设计的安全度,对于船舶结构的疲劳计算如何在满足CSR疲劳寿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可行的优化是讨论热点。通过对几种不同的散货船底部纵骨节点进行疲劳分析比较,证明了一些可行的优化方案,并提出了对于这些节点在简化计算法中可参照使用的系数。经节点优化及采用有限元直接计算证明,散货船底部纵骨取消背部肘板,仍能保证疲劳寿命,对船厂节约成本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S-N曲线法和Miner疲劳累积损伤度原理,根据国际船级社协会制订的油轮结构共同规范(JTP),采用热点应力法对某一巴拿马型成品油轮疲劳热点位置处(内底与底边舱斜板的焊接折角)的疲劳应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JTP规范对该热点位置的疲劳寿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美国船级社规范的要求,本文介绍了FPSO软管绞车支撑结构疲劳强度计算方法。以某FPSO为例,考虑其自身受到的惯性加速度,采用热点应力分析法,通过细化热点区域网格计算热点应力,再根据S-N曲线对不同热点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并根据疲劳计算结果对应力集中区域的结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热点疲劳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艘71 000 t的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基于IACS的《散货船共同规范》和CCS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采用热点应力法来进行疲劳强度的评估。对热点疲劳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用热点应力法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时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LNG船疲劳强度评估及低温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LNG船为研究对象,建立三舱段有限元模型,并根据美国船级社薄膜型LNG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基于SN曲线法的疲劳积累损伤原理,分别采用名义应力和热点应力法,对船体典型节点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低温下材料性能改变对节点疲劳寿命评估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常温下SN曲线进行LNG船疲劳强度评估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FPSO延期服役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FPSO进行报废,将给船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FPSO进行评估,并制订相应的改造方案,使其满足继续服役的要求,成为了船东的最佳选择。决定FPSO使用年限的主要就是船体结构,FPSO延期服役评估主要针对FPSO船体结构进行现场勘验、无损检测、数据采集、计算、分析、改造设计等工作,使其满足船级社相关规范要求,达到延长服役期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深水钻井船进行研究,采用疲劳评估方法中的谱分析法对深水钻井船的结构疲劳强度进行评估计算分析。对全船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应力响应传递函数,从而得到应力范围的短期和长期分布,通过选择适当的S—N曲线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原理,计算得到热点的疲劳累积损伤度,从而得到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