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通过对独立悬架车辆向轮侧滑检测与调整方法分析,解释了独立悬架车辆的经侧滑一次检测合格率低;车辆前轮定位值符合说明书规定值,前轮侧一却较大;以及某些车辆轮侧滑量符合要求,却仍出现前前轮方向飘,轮胎异常磨损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侧向力的角度分析了转向桥为独立悬架的车辆转向轮侧滑的产生机理,对目前常用的两种独立悬架车辆转向轮侧滑试验台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汽车转向轮具有的保持自动返回直线行驶的能力称为转向轮的稳定效应。它是通过转向轮的定位角来实现的。研究表明,转向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与外倾角对车轮侧滑的影响比较大。当车轮前束值与外倾角匹配不当时,车轮就可能在直线行驶过程中不做纯滚动,产生侧向滑移现象。当这种滑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四轮独立转向、独立驱动的电动轿车独立悬架,该悬架采用双横臂、扭杆弹簧结构.将导向机构简化为几何模型,根据该几何模型在ADAMS软件中建立参数化模型,以车轮定位参数及汽车侧倾中心为评价目标,对悬架导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制造出的样机符合设计要求.提出了悬架扭杆弹簧的设计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7.
四连杆式独立悬架性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四连杆式悬架是技术比较先进的悬架形式,可以从设计上保证车辆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并最大程度减轻载荷的影响。通过对一般结构悬架的力学分析,总结了车辆在纵向与侧向运动特性要求下的悬架设计规则,同时建立了四连杆式悬架多刚体系统模型并对杆件位置姿态和车轮定位参数等特性进行了仿真,经过数值处理获得了四连杆悬架的各项性能。最后还通过对比麦弗逊式悬架,说明了前者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8.
9.
转向轮侧滑产生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车轮具有外倾角和前束角时轮胎侧偏过程的分析,找出了产生外倾侧向力、前束侧向力并导致前轮侧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分析了轻型越野车采用悬架系统相应的车轮定位特性,通过对侧倾中心和车身侧倾角的分析,得出了车轮定位与悬架相互影响的工程理论研究方法,并通过ADAMS仿真分析和道路试验给予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车轮侧滑量检测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侧滑产生机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目前侧滑检测中存在的检测结果离散性大、判定失准等问题。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车速、载荷、胎压等因素外,还包括侧滑台的技术状况、检测站的设计形式等因素。针对问题提出了稳定检测条件、合理制定标准、提高检测技术等实现侧滑量准确检测与正确评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统刚度测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剑  管迪华 《汽车工程》2001,23(5):337-339
汽车转向系统刚度是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测量独立悬架汽车转向系统刚度的试验方法,分析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受力状况,推导了转向系统中各环节刚度的计算公式,对一辆实车进行的试验测量得到了可靠的数据结果,对进一步探讨转向系统刚度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整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车轮偏心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车轮偏心引起的激振力和车轮动不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的贡献;以某B级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个因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车轮动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稍有影响,调整下摆臂后衬套也有一定影响,但都不能明显减小振动加速度幅值;调整车轮偏心对转向盘摆振有显著影响,调整车轮偏心后,振动加速度幅值减小了近2倍;车轮偏心比动不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更大,通过调整车轮安装定位方式消除安装偏心,对转向盘摆振现象的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摆振补偿的功能,通过对影响方向盘摆振因素的分解,当整车基本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进行摆振补偿.通过摆振补偿功能开发到某车型实车测试验证,有效解决高速制动等工况下方向盘摆振问题.该研究为车辆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采用EPS补偿万式提供方法及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款车转向盘骨架的设计,首先采用建立基于梁单元的转向盘骨架简化模型的方法,进行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简化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梁单元截面参数化,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构建了RBF近似模型用于代替仿真模型,快速设计出最优的转向盘骨架截面结构,在满足转向盘的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条件下,达到质量最轻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转向盘的正向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能够实现转向盘碰撞安全性能和NVH性能两学科的并行优化设计,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随动式悬架转向原理及操纵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孔辉  殷承良 《汽车工程》1997,19(6):322-324,341
本文简要介绍了随动式悬架结构。通过对其中的橡胶悬置块结构与功能分析,揭示了其中随动转向特性原理,并初步揭示这种特性对改善汽车操纵稳定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种悬架结构也有县于汽车平顺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主动底盘系统的发展趋向(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主动底盘系统”范畴内两个最现实的问题:悬架减振及四轮转向。关于悬架减振,首先探讨传统悬架的规律,然后阐述主动和半主动悬架系统对悬架可能作出的改进。对所谓“悬空阻尼”系统,着重作了介绍。四轮转向方面首先论述了比例四轮转向、质心侧偏角补偿和可调节的四轮转向等几种基本型式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了现有的四轮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