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正1978年,上海自行车厂建造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车圈电镀生产线(简称11号电镀机),该机被称为自行车电镀界的"航空母舰"。在这条生产线诞生的近20年前,上海自行车厂于1959年建成了全国第一台自行车电镀联合自动生产线。在我国自行车电镀生产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上海自行车厂的这台生产线创造了自行车行业之先。  相似文献   

2.
正1992年夏天遇上海史上罕见高温天,挥汗之下,我听到上海自行车厂准备车间保养组的师傅们战高温斗酷暑,改造"多刀割管机"的故事。犹如大热天喝下了"雪碧"——透心凉这老天,就像是孙猴子踢翻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祝融氏喷出了胸中的三昧真火,直烤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步一喘气,一动一身汗唉。然而,正是在这个"要命"的日子里,忽传来了上海自行车厂准备车间保养组改造"多  相似文献   

3.
正1977年3月19日,上海轻工系统在上海自行车三厂召开工业学大庆现场会,上海自行车厂党委作了题为"鼓干劲,争上游,学大庆,赶先进"的发言,提出了"学三厂,赶三厂,超三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口号。时光回转,1958年,上海自行车三厂第一次职工代表会上,曾喊出"学一厂,赶一厂"的口号,还曾经把上海自行车厂无私提供的各项经济指标、加工工序、工时定额、成  相似文献   

4.
董子成先生(高级工程师)在上海自行车厂长期从事技术工作,主要负责电镀专业工艺的维护、改进和提升,在他的研发和直接参与下,上海自行车厂曾率先在全国实行电镀液无毒化转变,为行业乃至国家做出了贡献。据1990年上海轻工业志记载:"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由于氰化钠供应紧张,三废污染严重,上海轻工系统改用无氰、低氰化物电镀液","自行车、缝纫机行业以焦磷酸为盐的铬合剂镀铜,同时攻克全光亮镀镍工艺,实现低氰化物的铜锡合金镀液"。为了了解董子成当年工作的亲身经历,《永久故事》编写组来到了董老的家,听他讲述了那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5.
1990年,两幢20多层高的永久公寓在上海杨浦区拔地而起,震惊四邻!这是以企业名义建造的两幢职工居住楼,主要解决永久职工住房问题。当时如果用企业自身的实力来建房,那是不可能的。那么,房子又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时任上海自行车厂(下简称为上自厂)厂长章和轼先生在事情过去近30年后写了这篇回忆文章,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当时的那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骑达素描     
近几年,骑达牌自行车在上海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年销量一直稳定在七八万辆的高水平上。作为一家小型民营企业,上海骑达自行车厂于2003年5月获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国家质量体系管理认证中心颁发的“中国质量无投诉、产品无缺陷企业”证书,成为行业的一颗明星。在市场竞争十分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部分会员单位致中国自行车协会的一封信“倪捷是电动自行车创始人吗?”,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针对金华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捷在媒体广告、展览会上自称是“电动自行车的创始人”、“为浙江开辟了年60亿产值的新产业”、“能够不断产生新思维影响一个行业”等做法,提出了立即停止相似行为,在行业内向同行道歉,收回不良影响等要求。众所周知,早在1982年,上海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二厂就陆续生产了永久牌、乐达牌电动自行车; 江苏无锡自行车厂、浙江自行车总厂也相继于1984年开发了电动自行车并投放市场;在1986年天津公安部门批准天津国营一0五厂研制的电动自行车上路试验。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从本期起,通过业内人士的亲身经历,真实的记录并介绍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历程,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8.
正今天,我记述一段在原上海自行车厂大场分部工作时的难忘回忆。服从命令去上任事情还得从1993年2月说起,记得当时时任厂长徐全禄突然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聊起了大场分部的情况,说经厂党政班子研究决定,调我去大场分部担任主任。徐厂长还下了一道死命令,要求我在3个月内改变大场分部面貌,为今后车间整体搬迁,成立大场分厂,  相似文献   

9.
正在"上海科技技术人物1949-1984"选出的283位知名专家学者中,有这么一位高级专家,他是中国自行车行业公认的杰出人物,在抗战胜利的那年他来到了上海机器厂(上海自行车厂的前身)开始造车生涯,在原始落后的生产环境中潜心磨练,成为永久诞生后的第4任厂长;他在"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等中国历史上曲折发展的岁月里,率先创造了"产量最高,质  相似文献   

10.
正序:改革开放初期,邬城钧同志曾在上海自行车厂技术科、供销科工作,亲历厂里很多重大技术革新项目,"以纸代木"是他负责和参加的重大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为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木材资源,也为行业节能增效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项工艺一直沿用至今。以下是邬城钧为我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正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后的第一个国庆节,《天津日报》刊发广告,称"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天津自行车厂出品飞鸽牌轻便自行车"。经上级批准,天津自行车厂出品的自行车定名为"飞鸽牌"。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16日上午,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接管处派人来接管原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机器公司天津机器厂第二分厂,并改名为天津机器厂第二分厂,直属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著名的ENIK自行车厂在“2004欧洲国际自行车展”上推出了取名为“BAF—BIKE”和“FUNI,两款色彩艳丽、“衣着”相当讲究的儿童自行车。据该厂工程技术人员介绍,“BAF—BIKE”和“FLiN”(款式分男女两种)的市场目标群主要是针对10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ENIK自行车厂负责产品设计的一位“代言人”在会同有关方面人士交谈时表示,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行车》2006,(10):42-42
上海东忻工贸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新品开发能力日趋增强,自行车脚蹬品种目前多达50多款,产品(以“东忻”牌冠名)不仅大量供应“凤凰”、“永久”等国内二十多家知名企业及部分合资自行车厂、童车厂,而且还出口到海外二十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上海自行车厂(简称为永久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李惠塘小组"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工业交通基本建设战线先进集体之后,还诞生了个闻名上海的青年班,并在永久厂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重要一页。讲永久故事,青年班必定是永久人引以为傲的精彩记忆。作者胡文勲曾是这个光荣集体中的一员,她在这个熔炉里锻炼成长,对青年班抱有深厚的感情。近日,胡文勲召集了青年班的老人们回忆往事,回望青春,不胜感慨!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青年班首任班长徐顺昌对胡文勲讲的青年班故事。  相似文献   

15.
邬城钧先生在上海自行车厂工作期间,曾用一年半时间编著了一本名为《自行车常用金属材料手册》的书,为自行车行业按照统一的标准采购钢材做出了贡献,也为钢铁企业按标准生产提供了便利。在编写这本册子的同时,邬城钧和他的同事们还做过一个被命名为"轻便车圈材料9改10"的技改项目。该项目成功以后,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外汇,真可谓一举多得。以下这段文字记录了当时的情况。这也是邬城钧给我讲的第二个永久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自行车诞生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19世纪中后期中国首现自行车于沪上,新中国诞生后自行车逐渐开始成为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并一步步迈向"自行车王国"的地位。"自行车王国"当之无愧的"王牌"便是上海自行车厂的"永久"牌自行车,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笔者作为其设计者和亲历者之一,见证了她标牌和产品设计的发展、演变、转型,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文中将做首次公开,以飨一线设计人员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海外信息     
◎朝鲜和中国共同投资建造大型自行车厂据海外有关新闻媒体报道,中国和朝鲜共同投资建设的一家颇具一定生产规模的自行车整车厂(坐落在朝鲜PJOENGJIAN地区),已于2005年10月初正式开始投产。就新工厂的投资而言,中国投资方为中国  相似文献   

18.
顺流而上     
谁是行业“巨无霸”?如果单就产量而言,目前广东顺流自行车厂年生产自行车500万辆,超过中国内地任何一家企业。由于产品全部外销,顺流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第一次参加上海国际自行车展的顺流公司,终于于8月14日以其不同凡响的风格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闪亮登场。顺流的出现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她未来的运行轨迹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在中国逐步确立世界自行车大国地位的今天,“顺流”迎合滚滚潮流,顺流而上,将给中国自行车业界以巨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2006年2月,记者来到位于江苏无锡港下镇的红豆工业园区,采访红豆集团属下的几家电动自行车企业。红豆集团目前拥有4家电动自行车厂: 欧豹、赤兔马、千里马、哈雷,在规划得十分整齐的园区内,这几家企业首尾相接,门对门地排列着。依  相似文献   

20.
荷兰GAZELLE自行车厂在2006科隆国际自行车展上所推出的一款取名为“CHAMONIX GOLD LINE”的运动自行车,因外观设计漂亮、色彩艳丽,加之车架结构独特,故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和自行车采购商的眼球。据介绍,这家荷兰自行车生产厂商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