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上匝道合流区通行能力经验模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合流区外测车道不同位置车头时距、交通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高速公路上匝道合流区的通行能力,运用回归技术和统计方法,建立了主路外侧车道交通量的实测经验模型,总结出车头时距的实测经验分布为变阶数的Erlang分布。运用间隙接受理论分析了匝道车辆在高速公路合流区汇入主路的运行状态,最终建立高速公路上匝道合流区的通行能力模型,它是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匝道车辆临界间隙、随车时距及加速车道长度的函数。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灰色理论在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理论,借助于EXCEL及MATLAB,对成渝等几条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进行预测并结合实例建立相应的模型予以验证,通过与实际情况对比,说明该预测模型用于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精度较高,且使用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常规交通量预测方法及其优势缺陷。通过太原东山过境改扩建高速公路交通量实际值与预测值间的误差分析,总结了改扩建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误差的客观规律,构建了造成误差的原因体系,从全系统的层面分层次、分类别分析研究导致误差的原因。以运城至风陵渡改扩建高速公路为例,验证了上述原因体系。最后,提出了减少交通量失准现象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间隙接受理论分析了匝道车辆在高速公路合流区汇入主路的运行状态。基于主路车流车头时距服从移位负指数分布,建立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合流区的通行能力模型。模型表明它是主路交通量、匝道交通量、匝道车辆临界间隙、随车时距及加速车道长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高速公路增设互通实例, 分析互通增设后对高速公路主线及相邻互通的交通量影响, 通过时间价值计算吸引交通量, 通过相邻互通间距计算分流交通量, 并根据不同交通量提出新增互通的收益分析公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量化城市间基于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交通联系强度,提出将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供给与实际产生的交通量协同考虑的计算方法.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所有进出口的年平均日交通量OD数据,结合城市间高速公路里程及长途客车双向发车班次数据,分别计算江苏省13个地级行政区之间基于高速公路的交通联系强度,并基于此分析江苏省各城市的首位联系城市及次...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预测精度, 综合考虑高速公路交通量的高度非线性和受多因素影响的特征, 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和GA-RBF神经网络(NPCA-GA-RBF) 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确定了高速公路交通量的主要影响指标, 运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降低高速公路交通量影响指标的维数及其相关性, 用少数主成分代替原有的多指标, 以简化神经网络结构; 利用GA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参数, 进一步提高交通量的预测精度; 以普洱市某高速公路为例, 对交通量预测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2组试验GA-RBF和NPCA-GA-RBF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比RBF方法降低1.62%、3.53%和2.27%、3.32%, 说明GA优化RBF神经网络能提高RBF方法的交通量预测精度; 与GA-RBF方法相比, 2组试验NPCA-GA-RBF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91%、1.05%, 其交通量预测值更接近实际交通量, 预测结果更为可靠, 表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指标的相关性, 进一步提高了交通量预测精度, 减少了交通量预测复杂度。可见, NPCA-GA-RBF方法具有更高的交通量预测精度, 能为高速公路的良好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满足高速公路合理运营管理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改善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提出选择高速公路改扩建最佳时机的决策方法。分析了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交通量统计数据,利用趋势外推法、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增长系数法预测出高速公路未来年的交通量,根据预测交通量计算的服务水平构建出改扩建时机决策的触发点机制。当某年高速公路实际发生交通量与道路设计交通量相等时,该年为高速公路改扩建的最佳时机。计算结果表明:2011年西宝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为1.0,此年应进行改扩建,这与西宝高速公路实际改扩建时机吻合,因此,改扩建时机决策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交通量迅速发展,各出入口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尤其主线收费站,逐渐成为高速公路的瓶颈路段。以G5512晋新高速豫晋省界收费站为研究对象,总结及分析了收费站改扩建过程中关于交通量预测、ETC交通量比例、收费站规模预测思路及卡门数计算等关键问题,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冷雪 《北方交通》2020,(3):78-81
为准确分析辽宁省高速公路交通量及交通荷载,收集了高速公路路网收费数据,对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变化情况、组成特点、月变系数、小时分布系数、方向系数和车道系数进行分析,并通过计重收费数据,分析了典型路段的车型分布系数和轴数系数,从而更加客观和精确地反映了交通量及荷载特性,为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交通特性分析和路面结构精确化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铁路、高速公路、低等级公路三者并行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上述运输通道系统中,预测未来特征年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方法。重点论述了运输通道趋势交通量、高速公路的转移与诱增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并结合实例对上述方法的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铁路、高速公路、低等级公路三者并行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了在上述运输通道系统中,预测未来特征年高速公路交通量的方法。重点论述了运输通道趋势交通量、高速公路的转移与诱增交通量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并结合实例对上述方法的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 RIM A模型对湖北省某高速公路2020年交通量本底趋势值(不考虑疫情影响)进行预测,并通过分析疫情危机的生命周期,将此次新冠疫情危机分为征兆期、爆发期、高峰期、后疫情期4个阶段,对各阶段中收费车流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交通量损失率,判断此次疫情对高速公路交通量的影响程度.选取经济指标、感染人数等相关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及曲线估计等方法,建立疫情影响下高速公路交通量短时预测模型,模型误差在±5% 以内为可接受范围.该模型能够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对交通量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判断,有利于相关应急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繁峙至大营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繁峙至大营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的实例,阐述了交通量预测的过程及方法,并对模型和参数的选定、评价指标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四阶段法"为基础,通过加入经济-交通组合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更为合理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并应用该方法预测了杭州绕城高速公路2015年—2029年年平均日交通量(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AADT),并对交通量构成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提高了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了预测结果的误差,具有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纽带之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和超载超限车辆日益增多,对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桥梁作为道路的咽喉,在高速公路运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许多正在使用的桥梁陈旧老化、缺失保养、长期疲劳作业,病害大量出现并发展迅速,难以适应日趋增长的交通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现有的路网交通量分配模式出发,通过分析费用和时间因素对客货车流所产生的发流效果,高速公路对长短途车流所具有吸收特性,探讨了在高速公路与既有线路之间分配交通量的规律,提出一种相应的分配原则,综合考虑费用和时间因素对客货车流影响的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公路短时交通量的实时性、波动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将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应用于高速公路短时交通量预测,并采用Gaussian损失函数来代替ε-不敏感损失函数,对原始序列进行降噪处理,为了更好的优选SVR模型参数,采用遗传算法(GA)进行参数优选,建立了基于GA优化的GA-Gaussian-SVR高速公路短时交通量预测模型,将本路段前几个时段交通量、天气因素和出行日期作为影响因素输入,结合实例进行了仿真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高速公路短时交通量预测.  相似文献   

19.
泸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是我省路线最长,交通量大,投资效益好的一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愿望及管理与一般公路不同,有其特殊性和自身规律。泸宁高速公路江苏段自1996年9月15日正式通过车以来,经过三年的养护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速公路养护及管理模式,本文重点阐述了其具体做法,养护经验,技术和标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求。因此,现有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必定是今后的建设热点,本文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路基路面拼接、桥梁拼接、交通组织等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特点和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