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东亚地区,韩国海军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20世纪90年代以前,韩国海军基本上还是一支规模有限、装备落伍。只能在近岸打转转的海上力量;但从90年代中期至今短短10多年时间里,韩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一支颇具规模、舰种搭配均衡的海上力量,其脚步也越来越快地向远洋迈进。在韩国海军现役装备和正在建造的作战舰艇中,KDX系列(KDX为“韩国驱逐舰试验型”之意)驱逐舰则是当之无愧的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4日,韩国海军第3艘“孙元一”级AIP潜艇“安重根”(Ahn Jung-geun,舷号SS-075)号在蔚山现代重工造船厂正式下水。至此,韩国海军订购的首批三艘214型常规潜艇已全部下水。其实,半年前的2007年12月28日,“孙元一”级首艇“孙元一”号就已正式服役,摘得了亚洲第一艘实战型AIP潜艇的桂冠。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后,台湾海军驱逐舰老化已经非常明显,当年引进的美国二战旧舰“阳”字号已经不能承担90年代的任务。为此,台湾海军除了进行“武进”计划改造旧舰外,另执行“光华”计划建造“阳”字号替代舰。和其它国家一样,台湾选择了性能较全面的美国“佩里”级。由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80年代中美政治关系的限制,台湾没有直接从美国订货,而是由美国提供技术自行建造。原型舰设计方案选定为FFG61“英格拉姆”号(台湾订购之时“英格拉姆”号还未加入美军现役)。  相似文献   

4.
“工试”的立项背景及其成果。国际件杂货运输已进入集装化时代,我国海上集装箱运输自70年代起步,当时发展很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80年代我国集装箱运输才有较大的发展,1992年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77万多标准箱,比1991年增加27.6%,占外贸适箱货的40%,但由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飞豹”的设计和发展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一代专用战斗轰炸机,通过装备部队近10年时间的使用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空军作战部队的主力机型之一。“飞豹”项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初衷主要是当时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轰-5轻型轰炸机存在飞行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小等缺陷,性能已无法满足80年代作战环境的要求;更严重的缺陷足,轰-5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极为缺乏有效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强-5攻击机虽然飞行性能较好,但因为其作战半径小,有效载荷低,无法携带大型精确制导武器,根本无法担负攻势防御作战中攻击机群打击纵深地区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韩国海军的新舰下水和服役速度如同发飚一般:5月25日,KDX-3型驱逐舰首舰“世宗大王”号下水;6月13日,第2艘214型潜艇“郑地”号下水6月28日,第1艘PKX导弹艇“尹永夏”号下水;7月3日,“独岛”号两栖攻击舰(韩国海军称为直升机登陆舰,舷号6111)服役。至此,仅剩计划中的3000吨级潜艇KSSX和正规航母KCVX还未露面。在上述这些新舰中,“独岛”号两栖攻击舰最具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造船厂为韩国海军建造的第二艘“海鳝”气垫登陆艇已于日前下水。  相似文献   

8.
美国防务新闻网2008年1月20日报道,韩国海军目前正在考虑为其“宙斯盾”驱逐舰装备最新型的“标准-6”(SM-6)增程主动制导舰空导弹,以拦截来自北朝鲜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SM-6导弹目前正由雷声公司和美国海军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9.
多国血统的“德里”级导弹驱逐舰 进入80年代后,考虑到未来海上作战范围的扩大和作战任务的多样化、复杂化,印度海军对新一代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当时装备的国产“尼尔吉尔”级护卫舰、英制“利安德”型护卫舰在性能上已无法再胜任80年代中、后期的海上作战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80年代是前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最为激烈的时期,双方在各个领域展开近乎疯狂的竞争,这一点在争夺海洋霸权时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扩充自身海军的实力,双方研制和建造了大批新型舰艇。在前苏联海军当时建造与装备的众多舰艇中最能代表当时战术思想的当属“基洛夫”级(Kirov)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了。当二次大战刚刚结束,人们还未完全从战争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时,冷战又随即开始了。美苏两国海军为了能够控制海洋,各自用成千上万吨的钢铁,力图在海洋上筑起一道保卫自己安全与利益的屏障。在争霸初期,财力雄厚的美国海军由于…  相似文献   

11.
近日,韩国海军的武备库中又增添了一名“得力干将”。韩国海军近日成功完成了第一种国产反舰导弹的最后一次试射。此次发射是由国防部和海军联合在东海实施的,导弹射程为150千米。最后一次试射取得成功意味着该导弹即将装备在韩国海军的作战舰艇上。  相似文献   

12.
海装动态     
《船电技术》2010,30(5):10-10
2009年12月17日,韩国海军在西部水域展开实兵演习,引起朝鲜方面的强烈抗议。该国军事记者郑成基在“亚洲防务国际”网站上撰文称,今天的韩国海军已不满足于留在沿海防范朝鲜,而是积极推进蓝水海军计划,试图形成一支能应对区域威胁的“境外决战力量”。换句话说,韩国对争夺东亚制海权充满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1日,韩国海军新型驱逐舰“文武大王”号在东部港口蔚山建成下水,总统卢武铉率国防部长及三军将领出席了下水仪式。这是继2002年5月22日首制舰“忠武公舜臣”号下水之后又一艘完工的KDX—Ⅱ级导弹驱逐舰。KDX—Ⅱ级驱逐舰是韩国海军提高远洋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KDX—Ⅰ型“广开土大王”级驱逐舰之后,由韩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并且承前启后,韩国海军将在此基础上建造排水量超过7000吨的KDX—Ⅲ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月24日,以昔日雄踞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王国国君“广开土大王”命名的第一艘韩国“准国产”KDX-1导弹驱逐舰正式加入韩国海军。与这型排水量近4000吨的新锐战舰相比,韩国海军此前赖以支撑门面的9艘建造于二战期间的“忠北”和“大邱”级美制老式驱逐舰在各方面均是判若云泥。然而,在建造了区区3艘之后,  相似文献   

15.
韩国海军的第一艘LPX级军舰即将下水,这是一种象轻型航母一样装备有飞行甲板的军舰。据称,这艘军舰以韩日之间有争议的“独岛”的名字命名,将用于包括联合国维和和灾难救援等多种任务。目前,美国正在削减在韩驻军,韩国需要发展独立自主的防务能力,“独岛”号登陆舰的下水为韩国海军打开了新的行动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7日~19日,韩国海军KD-2型(计划阶段称KDX-2,建成后改称为KD-2,即“韩国驱逐舰第二型”之意)“姜邯赞”号驱逐舰(舷号979)在指挥宫柳波铉准将的率领下,对上海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活动。笔者有幸参观了这艘韩国海军的新锐军舰,尽管只是走马观花。但也留下了很多感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承运人在船舶开航前和开航当时,应当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妥善配备船员,装备船舶和配备供应品,并使货舱、冷藏舱、冷气舱和其他载货处所适于并能安全收受、载运和保管货物”。由此可见,承运人在“开航道和开航当时”是法律规定保证船舶适航的时间范围,承运人对开航以后发生的船舶不适航不承担责任,所以如何准确,合理地界定“开航当时”,对于确保运输双方的责任与权利有重要的意义。对如何认定“开航当时”的时间标准,在学术界历来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文试图从船舶操纵技术与海运实务出发,从分析船舶“在航”与“非在航”状态的角度出发,对“开航当时”时间界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山猫”和“海豚”是法国上世纪70年代发展的中型通用直升机(“山猫”为英国和法国合作研制),总体技术上代表着西欧国家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其中,“海豚”良好的气动设计使其有较出色的高速性能,而发动机功率较大的“山猫”则在机舱空间和有效载荷方面优于“海豚”。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对于韩国海军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随着KDX-III型“世宗大王”级驱逐舰首舰和第二艘214型常规潜艇的下水,以及最后一艘KDX—II型“忠武公李舜臣”级驱逐舰和东亚地区第一艘具备直通式甲板的两栖攻击舰“独岛”号的服役,韩国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步伐越来越快,舰艇的吨位越来越大,性能也越来越高。这一系列计划都让人们看到了韩国要打造一支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现代化海军的实力和决心。然而,在快速推进大型海军装备建设的同时,韩国海军对中、轻型舰艇的发展同样没有停止,6月28日下水的新一代PKX型导弹艇(也有将其称为轻型护卫舰或轻型巡逻艇,由于其上装备有导弹武器以及国内对类似轻型舰艇的习惯叫法,本文将其定义为导弹艇)标志着韩国轻型舰艇同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它也将作为未来韩国海军近海防御及维护近海海洋权益的主要力量。 作为与韩国一水之隔的日本,虽然与韩国一样是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但两国却在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方面存在着极大争议,虽然双方爆发大规模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近年海上小规模冲突和对峙时常不断。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韩国PKX导弹艇最有可能遇见的对手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隼”级导弹艇,它们相遇后哪一方会体现出更为强大的实力呢?本文拟从技术性能方面对双方进行一下较为客观的比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马晨 《航海》2006,(2):38-40
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遭遇的第一场最残酷、最艰苦的战争。美国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并发动了“绞杀战”,妄图从物资上扼杀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海之子”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为新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期间霍英东船队的主力之一“黑猫”号数百次出海,运输“禁运”物资数万吨,不料却在1952年11月20日遭遇港英水警和工商署缉私船精心组织的武力追捕……结果船被撞毁并有一名员工罹难,当时成为轰动香港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