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限速值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公路限速管理决策中缺乏相关的科学、合理的依据,对公路限速值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总结欧美等发达国家公路所使用法定限速、最优限速法、工程研究法与专家系统法等限速值设计方法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公路状况,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公路限速的因素,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运行速度、公路线形、设计速度和交通安全等因素提出了基于运行速度、线形、安全多因素的适合我国交通特性的公路限速值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我国公路限速值设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浙江省从2004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来逐步对现有通车公路限速值进行重新设定和调整的情况,并对调整后限速设定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以为今后全国统一制定公路限速技术规范或标准挺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二级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特性,该文从限速值和限速过渡段两方面来研究养护作业区的限速控制.首先对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延误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到养护作业区的限速值与延误、交通量和限速区长度的公式,建立了基于延误的限速值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限速过渡段的设置,采用Vissim软件对养护作业区5种限速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采用运行速度标准差稳定系数Devs作为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得到限速过渡段的设置条件为限速差临界值20 km/h,最后结合实例提出具体的限速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限速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行车连续性的角度出发,分析公路线形连续与运行速度连续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行车连续性的影响因素,由此提出公路线形连续性评价标准,并结合某2级公路线形连续性分析与评价结果验证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而根据该标准对新建和已建公路分别提出相应的限速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高高速公路限速对安全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美国全国公路协作研究项目(NCHRP)Project 17-23.该项目通过分析限速、驾驶员速度选择、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提高限速对安全产生的影响,并对其在非安全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速度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了公路速度管理技术方案流程,采用实地观测试验和速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并提出了限速区划分和取值方法;根据几何设计参数、隧道分布、安全水平将路段规律划分为大限速区和局部限速区;提出结合运行速度、行程车速、路侧环境、历史事故等技术参数设定基本限速值的方法和修正基本限速值的方法,并采用实证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提出的速度管理方案制定流程、限速区的划分、限速值的取值方法、限速方法的选择等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能有效地解决速度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三福高速公路限速设置不合理而引发限速与运行速度间的矛盾,在全国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存在的问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三福高速公路的技术指标及运行速度特征等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及论证,提出该项目的限速方案及相关设计建议,以望能为我国高速公路限速管理提供依据或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交通管理中缺乏科学、合理地确定高速公路限速值方法,现有的限速状况给交通运行带来了一些如限速值过低、限速不合理等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急需提出适合我国高速公路现状,能解决问题的高速公路限速值设计方法,以满足交通管理需求。本文总结了欧美等发达国家高速公路所使用的限速值设计方法,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限速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交通特性的高速公路分段限速值设计方法及具体实施流程。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运行速度、高速公路线形、设计速度和交通安全等因素,可合理、科学的确定高速公路限速值。  相似文献   

9.
2021年,美国国家合作公路研究计划(NCHRP)17-76项目研究团队以“限速值设置程序与工具”为主题发布了两项研究报告:NCHRP研究报告第966号和NCHRP网络版文件第291号。通过这两份研究报告,可以发现美国在道路限速值设置专家系统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的来说,“限速值设置程序与工具”的开发,既传承了美国限速值设置专家系统2.0版的主要脉络,又在限速值设置决策规则中关键变量的选择方面做出了较大调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外现有的设计速度限速和运行速度限速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安全行车速度的限速理论.结合安全行车速度包含的内容和道路工程应用特点,具体考虑车速与平竖曲线、停车视距、非线性因素和实际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安全行车速度限速理论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湖南通车山区高速公路典型路段进行限速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限速标志设置的合理性,选择新疆赛博段一级公路为调研路段,在限速标志的上下游设置3个断面,检测公路限速区上下游车速,得到分布规律。通过比较实际车速与限速值之间的关系,限速区内与限速区外的速度,以及驾驶员对限速标志的接受程度,判断限速设置的合理性,为决策者了解速度的分布现状,确定合理限速打下基础。最终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道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中美公路运行速度与交通安全相关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中国对运行速度概念存在的一些误解,通过现场采集的车辆运行速度分布数据,解析和讨论了运行速度的明确定义。对中美公路车辆运行速度分布、运行速度统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中美驾驶员对限速值的遵守情况与限速值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寻了中国大、小车运行速度差大于美国的根源,并进一步探讨速度差与事故率,以及速度差与事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限速值需要综合考虑运行速度、设计速度与其他因素;为了增进中国公路的行车安全,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分车道对大、小车分别限速。  相似文献   

13.
对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大量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路段运行车速特征、道路使用者的交通需求、道路几何设计特点、道路安全状况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探求运输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合理平衡点,给出了以工程研究限速方法为基础,以全线限速和局部限速为具体实施策略的分路段运行速度管理与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确定高速公路夜间最高车速限制值,保障高速公路夜间行车安全,进行了驾驶人夜间距离识别与车速感知试验研究.分析了行驶速度、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对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感知速度的量化影响,并建立了高速公路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模型与感知速度模型.基于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反应制动距离间的安全行驶判别条件及驾驶人夜间感知速度模型,给出了高速公路夜间最高理论限速值与修正限速值的确定方法,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夜间识别距离与行驶速度呈负线性相关,与平曲线半径呈正对数相关,与公路纵坡坡度呈负指数相关;驾驶人夜间感知速度与纵坡坡度无关,与实际行驶速度呈正线性相关,与平曲线半径呈负对数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限速及限速标志设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高等级公路限速措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设计车速和道路平纵线形等条件之间关系的研究,阐述了高等级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原则,对高等级公路分车型限速标志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过村镇公路交通安全为出发点,借助于出入口管理技术,分别对交叉口功能区上游长度、下游长度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调查我国过村镇公路出入口间距的基础上,得到过村镇公路机动车的合理限速值为不应超过40 km/h.  相似文献   

17.
基于驾驶员短期记忆的限速标志合理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婷  孙小端  贺玉龙  王军雷 《公路》2011,(1):177-180
从驾驶安全性和驾驶员短期记忆特性两个方面综合考虑高速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间距.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对驾驶员的短期记忆衰减规律进行研究,建立驾驶员短期记忆衰减规律指数模型,并将此结果应用于高速公路限速标志的设置过程中.根据高速公路的不同限速值,定量给出高速公路限速标志的合理设置间距.  相似文献   

18.
为使限速值的确定更为客观,避免以往仅以85%位速度作为限速主要依据所存在的缺陷,在剖析合理限速与运行速度、道路特征等约束条件之间所存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百分位速度与其他限速影响因素所构成变量的数据结构与Panel Data结构的相似性,引入Panel Data相关建模方法来构建限速与百分位速度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理论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与最小二乘虚拟变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最优时点固定效应模型表达式,应用F检验或Hausman检验结果确定Panel Data模型类型及具体表达式,最终确定一级干线公路小型车限速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行人干扰、地形、纵坡、百分位速度,大型车限速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地形、纵坡、行人干扰、出入口密度.最后,应用统计软件分别对一级干线公路大、小型车Panel Data限速模型残差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误差均在±10 km/h之内,说明所提出的限速确定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占辉  曾盛  易巍 《公路》2009,(12)
从国内限速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广东省兴畲高速公路路线施工图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项目的道路限速方案,同时针对安全冗余不足路段改造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高速公路作业区限速标志下的车速选择模型,文中利用VISSIM仿真数据、实测数据分别对模型进行标定和验证,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5.0%。结果显示,驾驶人经过限速标志后车速降低,但限速效果与限速值的大小有关,限速值差别较小时限速效果好。因此,可以在作业区内每隔一段距离依次设置数值递减的限速标志,以提升限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