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有复合结构的多层隔振系统振动传递及声辐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将船体结构与安装在其上的设备和其周围水介质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数学物理邓研究肯有机器一上层隔振器一带有粘弹性材料(阻尼处理)的筏架结构一下层隔振器-基座艇体-外流场艇体振动及声辐射。首先,从复合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总理2的有关混这值问题出发,针的波辐射特点,推导了一种广义的Hamilton原理及有限元形式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带有粘弹性材料的筏架结构和艇体与声学介质耦合的动力学运动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比例导引下的机动目标跟踪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假设目标做比例导引运动,噪声为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的条件下,探讨了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把比例导引规律引入系统方程,建立了线性时变模型,用滤波-识别两步走的方法对状态进行了估计,对参数进行了识别,模拟结果表明,此方法原理是正确的,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B—Spline高阶元方法在三维水弹性力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叙述了B-Spline样条函数的基本性质;将二元高阶B-Spline函数与Galerkin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任意光滑空间曲面的二元高阶B-Spline函数簇解析表达方法;讨论了B-Spline函数在三维水弹性力学边界积分方程中应用的一些数值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螺旋桨水动力特性,以某船舶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极坐标系建立水流时变力学模型,并将经典流动控制方程与水流时变力学模型相耦合对船舶螺旋桨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研究,获得螺旋桨不同位置处的水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离转轴越远,其叶片表面压力系数越大。这是由于距离转轴位置越远,叶片速度越大,其表面水流动力粘度也越大,从而使得压力系数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5.
粘弹性线性复合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Voiget-Kelvin粘弹性材料力学模型和等参元法,推导了约束阻尼层单元的刚度阵,并应用逐次逼近求解粘弹性线性复合结构特征值,讨论和分析了结构边界条件,结构刚度以及阻尼处理面积和位置对复合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获得了一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带有复合结构的多层隔振系统振动传递及声辐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将船体结构与安装在其上的设备和周围水介质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数学物理模型,即研究具有机器──上层隔振器──带有粘弹性材料(阻尼处理)的筏架结构──下层隔振器──基座艇体──外流场的艇体振动及声辐射。首先,从复合结构与流体相互作用问题的有关混合边值问题出发,针对声波辐射特点,推导了一种广义形式的Hamilton原理及有限元形式的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带有粘弹性材料的筏架结构和艇体与声学介质耦合的动力学运动方程式。进一步在阻尼处理面积及位置、上下层隔振器刚体变化、基座面板厚度变化等四个方面对浮筏隔振系统声场特性的影响作了详细计算及分析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起重机金属结构动力响应具有随时间变化的变质量、变刚度、变阻尼的时变系统特征。时变系统振动分析是普通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无法解决的。本文应用时变系统分析理论,建立起重机计算模型的运用方程,编制了相应的动力计算软件,计算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在小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时变响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现有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存在跟踪效果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研究。以雷达获取的海面图像为前提,采用可变部件模型检测舰船多目标,利用光流法生成舰船多目标轨迹片段,将得到的舰船多目标轨迹片段映射到成本流量网络中,形成网络流图,得到最小网络流的舰船多目标方程,通过最短路径算法求解最小网络流网络,实现了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的优化跟踪。通过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相比较,构建的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极大的提升了跟踪效果,充分说明构建的时变海面舰船多目标优化跟踪数学模型具备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敷设粘弹性阻尼的加筋板振动和阻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敷设粘弹性阻尼的加筋板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损耗因子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加筋板结构上加自由阻尼层和加粘弹性筋梁的两种情况,分析了粘弹性阻尼材料模量、损耗因子、阻尼层厚度以及粘弹性梁剖面尺寸的影响。对粘弹性筋梁的讨论,拓宽了加筋板的粘弹性阻尼的敷设形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二自由度陀螺的技术方程出发,推导了陀螺稳定平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用李亚普诺夫直接法分析系统中约束回路的稳定性问题,并用变量梯度法找到了李亚普诺夫函数,得出了回路的稳定性条件。由于陀螺的启动时间化约束回路的时间常数大得多,因而仿真结果和实验室结果都说明,只要根据时变参数不断修改稳定条件,就可以使系统稳定,从而解决了一种特殊时变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地震,使人们对桥梁结构抗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科技人员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突破。消能减震技术作为目前为止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桥梁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对粘弹性消能器的力学方面的理论进行详细阐述,并详细研究粘弹性消能器在减震过程中的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洋工程结构物在工程上的应用逐年增多的趋势,采用连续介质力学一般理论,由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出发,将运动方程与静态屈曲问题的本征方程相结合,推导了承压结构的压力载荷与结构固有圆频率相关联的运动方程.得到了屈曲问题的临界荷载与固有频率之间的关系表达式,最后给出了耐压结构稳定性的无损检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态叠加法研究了以粘弹性梁为阻尼处理的加筋板的稳态简谐响应。在分析中,板和梁均采用每个结点三个自由度的有限元,考虑了梁的偏心作用。以结构幅频特性曲线的方式来研究粘弹性梁阻尼处理对结构响应的控制作用,分析了阻尼材料杨氏模量实部、损耗因子和粘弹性梁剖面尺寸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弹性材料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共振响应。粘弹性梁阻尼处理仅对某些结点和模态起的作用较大,将其与其他阻尼敷设形式合理配置,相信会起到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建康  陈波 《中国造船》2003,44(1):17-23
采用波动方程/有限元法求解Green-Naghdi(G-N)方程计算船舶在有限水深区域的兴波和波浪阻力。把行驶船舶对水面的扰动作为移动压力直接加在Green-Naghdi方程里,以描述运动船体和水面的相互作用,并经此来计算不面波动、船底水动压力和波浪阻力。G-N方程比浅水方程增加一个非线性的频散项,以补充有限水深对浅水船波的影响。采用随船运动网格的有限方法,以Series 60 CB=0.6船作为算例给出浅水船波的计算结果,并与浅水方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当船速小于临界速度时,由于频散的影响,G-N方程级出的船后尾波波高比浅水方程的结果大,同时波浪阻力也比浅水方程的结果有所提高。当船速大于临界速度时,G-N方程的计算结果与浅水方程基本相同,频率散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船舶结构时变可靠性分析的一种非线性腐蚀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疲劳和腐蚀是削弱船舶结构强度的两大重要因素。由于这两个因素都是随时间渐变的,因此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可靠性分析称为时变可靠性分析。在时变可靠性分析中,腐蚀模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现有腐蚀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船体结构时变可靠性分析的一种非线性腐蚀模型。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钢结构在腐蚀环境下的腐蚀损伤过程,并且作为它的特例,能包容文献中提到的几种主要腐蚀模型。在此基础上,把腐蚀增长处理成随时间变化的随机变量,应用时变方程预报了一个平板单元的可靠性,并与用现有腐蚀模型预报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新型SA-3高阻尼粘弹性材料的高阻尼性能、良好的耐水、耐油、耐盐雾和耐水压性能以及突出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船用粘弹性材料的特点,对其吸声和隔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混响室法和驻波管法测得了粘弹性材料的吸声系数,并根据“建筑隔声测量规范”在空气声隔绝实验室测得了隔声量频率特性曲线,为船用粘弹性材料用于隔声降噪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粘弹性材料在舰船和飞行器上的应用以及粘弹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的应用现状,叙述了导弹发射装置粘弹性环柱型减震器的动、静刚度及阻尼特性项目的研究情况。另外,对粘弹性材料的发展趋势也稍有提及。  相似文献   

19.
板材滚弯成形的理论计算与自动控制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板材的滚弯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力学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弹塑性理论进行了力学计算,求解出了板材滚弯时的挠曲线方程。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自动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辊弯板机在滚弯时上辊的下降位和板材的成形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辊弯机上对不同的板材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李范春  杜玲  金蓉 《船舶力学》2008,12(1):63-66
把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物理量和基本方程全部改写为复数形式,从平衡方程出发引入了复应力函数.利用弹性关系和几何关系,简捷地导出了复位移的表达式.最后由复应力的坐标变换规律给出了应力边界条件的复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