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考虑轮胎与路面间的实际触地压强,利用GTM具有将压实实验机、剪切实验机和车辆模拟机合为一体的优点,设计出抗变形能力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2.
以丹拉高速公路张家口段为例说明GTM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3.
GTM设计方法简介GTM的发展过程简介GTM(Gyratory Testing Machine)旋转试验机是美国工程兵团60年代首先以推理的方法发明的路面材料试验机.并于1978年列入美国ASTM规范.80年代初期首先使用于美国军用机场,后应用在重型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GTM)的设计原理、原则及其设计方法与要求,通过GTM试验与马歇尔试验的对比,揭示出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的优越性。在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及碾压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GTM)的设计原理、原则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要求,通过GTM试验法与马歇尔试验法的对比,显示出沥青混凝土用GTM法设计的优越性。GTM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在施工中对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GTM沥青混合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GTM的施工特点和施工中原材料、拌和、摊铺、碾压中的控制要点进行系统的阐述,有助于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GTM法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TM方法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性能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由于荷载和车流量剧增而出现的车辙、泛油、破坏变形等质量问题,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养护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可总结为沥青用量过大、混合料密度偏低、压实度低、现场空隙率大及级配不良等。但施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全国不同施工管理水平下铺筑的沥青路面频繁出现诸如水损坏及车辙等早期破坏现象,面对此情况不得不从根源上重新审视通用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是否与这些破坏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9.
GTM设计方法简介GTM的发展过程简介GTM(Gyratory Testing Machine)旋转试验机是美国工程兵团60年代首先以推理的方法发明的路面材料试验机,并于1978年列入美国ASTM规范,80年代初期首先使用于美国军用机场,后应用在重型车道沥青混凝土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GTM方法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适合于GTM旋转成型方式的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特点及路用性能,基于GTM物理力学设计方法进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对连续级配和4.75 mm通过率不同的3种间断级配分别进行系统研究,主要依据力学性能参数确定其最佳沥青用量。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不同成型方式下橡胶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线膨胀情况,认为橡胶沥青混合料基于GTM设计方法可以采用连续级配,而且,通过综合对比路用性能,认为GTM方法更加适合于连续级配混合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击实成型方式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过程中存在数据不稳定、与实际符合性差以及材料性能差异大等问题,采用Superpave旋转压实仪(SGC)成型进行排水沥青混合料设计。通过分析旋转压实过程中混合料的体积参数曲线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压实状态,随后对旋转压实成型与常规击实成型方式成型的混合料分别在成型原理、成型过程、体积与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旋转压实成型的混合料更接近路面材料实际的成型过程且可以达到更大的压实度,此外材料性能方面全面优于采用击实成型的排水沥青混合料;因此混合料设计时使用旋转压实成型混合料试件可以设计出性能更优良合理的排水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交通标准化》2006,(9):205-205
2006年7月28日,由河北省公路学会主办、北京科力国昌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GTM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及实验方法技术交流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工会大厦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3.
用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密度高、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少.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能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因重载交通过多而出现的车辙问题。通过GTM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设计出了抗变形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合料,可为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GTM法沥青稳定碎石ATB-30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GTM法配合比设计与马歇尔方法的比较分析,阐释GTM的优越性,并总结出一些相关的施工经验,可为今后更好地推广应用该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GTM法设计的沥青混凝土密度高、空隙率小、沥青用量少,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能有效地解决高速公路因重载交通过多而出现的车辙问题。通过GTM试验的过程和结果,设计出了抗变形能力较强的沥青混合料,可为相关工程项目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吕凤 《交通标准化》2014,(10):31-33
公路沥青面层由于具有耐久、坚实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结合工程施工实例,提出了可行的沥青面层施工方案,同时详细地阐述了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路面的早期病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车辙问题在早期病害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重载车的大量增加是路面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标准设计轴载为101,标准设计压强为0.7MPa。但是,根据我省多条高速公路的汽车轮胎接地压强的调查显示,有很大部分车辆的轮胎对路面压强在1.1~1.3Mpa之间。  相似文献   

18.
应用GTM法与马歇尔法两种方法,对广东省几种常见类型沥青面层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找出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异同,在综合两种设计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完善了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经路用性能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不但高温稳定性能相对马歇尔法提高了近1倍,而且抗水稳定性也因空隙率的减小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对沥青混合料成型方法的疑义,通过对马歇尔试件击实成型、车辙轮碾成型次数的对比试验结果,明确现行规范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对于间断级配SMA混合料车辙轮碾成型次数增加至28次(往返14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沥青面层施工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沥青路面施工的工程实践,简要阐述沥青面层施工及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提出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