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实现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进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推动了时代的全面发展.以汽车领域为例,人工智能已经逐步踏足汽车驾驶技术领域,并且通过人们对智能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研究,在汽车驾驶技术中实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未来我国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也会逐步朝着人工智能化发展,并不断优化和提...  相似文献   

2.
王海燕 《时代汽车》2023,(20):186-188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的系统分析。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规律。从发展历程、瓶颈技术、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汽车驾驶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方进坡 《时代汽车》2022,(6):179-180
随着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它已然成为了大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旨在深度提升人们的驾驶感受,可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汽车驾驶过程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交通行车效率,亦可保证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人工智能在汽车驾驶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汽车与人工智能愈加契合,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方面体现出的便利性更加显著。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对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自动驾驶汽车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技术发展,自动驾驶必将迎来蓬勃发展,但是完全实现自动驾驶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本文通过介绍自动驾驶汽车在人员、车辆、道路、网络、云平台五个方面所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存在的问题,建议行业向重点难点领域聚集,推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22,(15):46-47
<正>人工智能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它如同一股充满力量的巨浪,令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汽车得以更迅速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份力量,虽爱恨交织、利弊同行,但已势不可挡。人工智能,大势所趋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比重逐年递增。此前,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驾驶自动化系统相关术语的分类和定义》,把车辆划分为多个自动驾驶级别。在过去几年,自动驾驶汽车通过感知来做出决策并执行,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中自动驾驶技术则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重要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主要目标是让汽车可以自主行驶,减少驾驶人的驾驶疲劳,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需要依赖于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其中,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承担着让自动驾驶汽车“看得清”的任务,其研究和发展将影响自动驾驶汽车落地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在汽车领域,最顶尖的技术、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自动驾驶"。随着汽车技术与人工智能越来越紧密的配合,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走出实验室,少数车型开始进行路测。这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变革,也将为我们的出行方式、交通现状带来改变。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车辆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大众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及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2022年底大语言模型实现技术突破,并开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拓展应用,同时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政策公开征求意见,这些事件给原本降温的智能网联汽车以及自动驾驶产业带来了新的热度,产业领域纷纷传来利好分析,甚至很多分析认为自动驾驶的“奇点”已经临近,就等下一个突破性技术的到来。这种预测和目前经济大环境、汽车产业产销压力以及监管问题不无关系,我们应该客观分析目前的技术能力、产品性能、消费者反馈等问题,建立合理的产业推进及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通信、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自动驾驶汽车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与传统汽车相比,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和运行方面具有迥然不同的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其在运行安全方面也具有有别于传统汽车的特征。本文在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驾驶汽车有别于传统汽车运行安全的15项特征,阐述了其内涵和制度构建建议,希望对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李通 《时代汽车》2021,(8):12-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子控制技术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越发显著。本文从容错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系统通信技术、人工智能、ABS汽车刹车技术几个方面着手,对汽车电器的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现状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针对汽车电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蓝俊  罗颖洹 《时代汽车》2021,(8):143-144
目前,机器人在我国应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广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人工的操作。工业机器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集机械以及电子计算技术等为于一体的人工智能的产品。本文研究分析了机器人的车身焊接技术研究。希望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车路协同是汽车与交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车路协同环境建设和推广也成为先导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车路协同系统利用无线通信、传感器检测、高精度地图定位、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众多技术来获取车辆和道路信息,在实现人、车、路充分协同的同时,从而达到主动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最优化利用系统资源、缓解交通拥挤的目标,形成安全、效率、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先导区一般选址在车流量大、道路环境复杂、附近居住人口密集的区域。先导区内汽车智能与网联化测试、V2X场景实现均需要借助于车路协同系统环境。本文介绍了先导区道路交叉口车路协同系统涵盖的技术,以及实现的功能和信息服务场景,并从车端、路端给出了相应场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传贺 《时代汽车》2022,(4):193-195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社会各界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越来越高.所以,加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驾驶技术分析研究的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驾驶技术控制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是就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15.
智能联网汽车是指汽车智能化水平比较高,能够和网络进行连接,达成自动驾驶目标的汽车。主要可以划分为智能驾驶以及智能互联两个关键,能够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高效。本篇文章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和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安全是公务车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道路上行驶车辆的不断增加,公务活动节奏的加快,公务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思想、心理、身体和外部的车、路等因素影响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借鉴美国自动公路系统(Automated Highway Systems,AHS)技术框架,系统回顾了初级应用、通信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不同因素驱动下智能公路的概念演化、技术发展和未来变革。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AHS的研究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了智能公路的概念和技术框架,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系统的演化方向以及包含信息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感应控制层的智能公路体系架构。同时,瞄准当前主流技术和未来科技发展方向,总结了泛在无线通信、高精度定位与导航、车辆队列控制、无线充电、道路智能材料、道路主动安全控制、面向出行即服务的车路信息交互、基于基础设施的智能决策规划等驱动智能公路快速发展的新兴技术研究现状,并基于这8项关键技术的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未来智能公路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建议措施;分析了车路协同一体化、智能平行系统、人工智能、交通信息安全、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将对未来智能公路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系统性地预测了智能公路技术的商业化推广路线以及未来智能公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自动驾驶的技术设备成本,为自动驾驶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稳定和高效的交通环境。研究成果将对当前和未来智能公路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情景下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的影响特征,面向驾驶人、自动驾驶车辆、交通环境等内容提出自动驾驶测试研究框架。基于驾驶模拟技术开发自动驾驶测试平台,通过案例验证其有效性,为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测试评估提供有力支撑。研究以接管场景、接管请求时间、驾驶次任务、交通流为要素设计18个高速公路接管情景,邀请被试开展驾驶模拟试验测试。从主观维度探究驾驶人对自动驾驶的适应性差异,从客观维度构建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驾驶人属性因素(性别、年龄、驾龄)和接管情景因素(接管场景、接管请求时间、驾驶次任务)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对接管行为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性别因素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度和状态感知度有统计学差异,男性对自动驾驶的适应性高于女性;②驾驶人的年龄和驾龄因素对试验前和试验后的技术接受度具有显著影响,对技术信任度和状态感知度具有统计学差异,中年人和老年人、中驾龄和高驾龄人群的适应性相对较高;③不同因素水平对应的接管成功率、正确率和第一操纵行为不同。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①接管情景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接管行为指标具有显著影响;②模型中引入驾驶人属性因素,发现与接管情景因素存在交互效用。研究基于驾驶模拟技术开发自动驾驶测试平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性,研究结果可为深度挖掘自动驾驶接管行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交通方面的问题也变得越发严重,传统的交通管理模式和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实际要求。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交通必须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变,积极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这样才能有效解决一系列交通问题。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注重可持续发展,并且致力于从多方面和多角度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人工智能技术充分运用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符合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能够推动城市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缓解严重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