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必要手段,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ICV)在网络架构、信息安全、智能决策以及标准融合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汽车行业目前正向着智能网联化方向的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产生。通过汽车与网络的有机结合,在汽车中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相关设备,不仅可实现汽车信息的网络共享,也可以在符合行驶需求的同时实现自动驾驶。与此同时,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生态驾驶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通过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中生态驾驶的应用策略,可促进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加速汽车行业的发展,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行驶。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汽车功能需求,汽车电子电气架构趋于集成化集中式架构。集中式架构对软件可移植性、规范化程度和高速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需求,本文以AUTOSAR架构为基础,基于SOME/IP协议和XCP协议设计实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车载以太网通信系统软件,部署于英飞凌TC397硬件平台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域控制器以太网通信系统满足智能驾驶功能的通信与调试需要,其通信性能相比传统CAN通信协议大大提升,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域控制器高速通信系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离式向集中式演进 现阶段的辅助驾驶功能均采用的是分离式E/E(Electrical/Electronic)架构,每项辅助驾驶功能均需要独立的传感器、计算单元与应用软件.分离式E/E架构的硬件互相独立、资源分散,算力低下且无法共享,不能升级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高级别的智能驾驶,需配备多个激光雷达、毫...  相似文献   

5.
《车主之友》2021,(1):144-144
12月30日,长城汽车召开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的咖啡智驾“331战略”,并将在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多位长城汽车领导及各领域专家、合作伙伴出席发布会。会上,行业内外的资深专家深度探讨智能驾驶的当下与未来,并深入解读长城汽车智能驾驶在安全、场景、用户体验方面的三重优势。同时,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载智能芯片、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助力长城汽车进一步拓展智能驾驶生态圈。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实现了生态驾驶这一先进的驾驶手段。生态驾驶的出现,使得汽车能够减少能耗与排放。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驾驶技术的出现使得汽车驾驶有了更新一步的改变,使驾驶用户在驾驶途中获得更舒适的体验,将生态驾驶应用在智能网联汽车中,使得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生态驾驶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驾驶在智能网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数字化转型时代,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对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以及智能共享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于已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分析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现状.其次指出数字化转型时代下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21,(4):102-105
近十年来,"智能汽车"这一概念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智慧座舱"、"辅助驾驶"甚至"车路协同"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产品带来新架构,为公众带来新体验,为行业带来新模式。然而,新事物的诞生往往伴随着产品力的不成熟与市场的质疑,当前的智能汽车无论在智能交互或是行驶安全方面,多数还无法满足用户场景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驾驶汽车的司机朋友,可能都会有如下的幻想:如果能有一种高性能的汽车,可以自动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并能自动避让;在陌生的地区可以自动导航;甚至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自动驾驶,那该是多么方便和美妙啊!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应运而生,这一幻想离实现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智能车辆避撞模型.搭载虚拟测试驾驶(VTD)仿真软件的模拟驾驶器;针对跟车行驶、前车紧急制动这一危险工况,开展模拟驾驶实验;以相对距离、相对速度、前车减速度、碰撞时间、横向距离作为输入参数;通过未经训练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迁移性进行验证,并与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线控系统包含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几部分构成.线控底盘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也是推进智能驾驶不断更新发展的有效支撑,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研究,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线控系统结构及其线控底盘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全矢量控制线控底盘技...  相似文献   

12.
姚朝华  张伟 《北京汽车》2022,(1):9-11,36,46
随着智能驾驶汽车研发的快速发展与迭代,需要不断研究更高效的测试评价方法.按照驾驶汽车闭环控制系统中人、车、路三者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智能驾驶测试评价方法总体上分为仿真测试、驾驶模拟器测试、受控场地测试、实车测试4类.阐述现有的测评方法,并基于现状,提出测试与评价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侯海云 《时代汽车》2022,(2):160-161
长期以来,常见的汽车内部座舱设计都是以机械触控按钮为主,触控板面整体信息显示简单、集中且功能比较分散,对于驾驶者和乘坐者来说功能够用但较为不便捷。近几年,伴随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开始融入汽车行业,并应运产生了汽车智能驾驶座舱,对于这类型电子智能座舱,行业内定义较少且不太明确。大范围内对智能座舱的定义是通过借用各种智能化信息方式和手段,来满足驾驶人和驾驶者在车中的各种需求。汽车中智能座舱相比较普通座舱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能够根据自身的便捷特点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大部分汽车驾驶座舱依旧延续机械化设计。本文基于智能驾驶需求,浅谈智能座舱升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涛 《上海汽车》2023,(9):43-47
随着汽车L2&L4智能驾驶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保证智能性、安全性的前提下,舒适性评价逐步成为智能驾驶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文章初步探索智能驾驶舒适性的拟人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关键评价要素和经验值,通过实车的调校并结合算法实现了对智能驾驶车辆的拟人度舒适性评价,促进智能驾驶汽车有越来越趋向于“老司机”的驾驶熟练度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智能网联卡车编队在减少人力成本、节省燃料消耗、提高运输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未来货物运输发展的新趋势。领航车驾驶人作为在智能化和网联化背景下出现的新兴角色,对于保障智能网联卡车编队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大量文献、标准规范以及企业调研结果的系统梳理,综述了智能网联卡车编队领航车驾驶人驾驶能力需求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卡车编队系统架构、自动化分级标准和驾驶模式等智能网联卡车编队概况。然后,归纳了卡车编队行驶场景的组成要素种类,总结了超出车辆设计运行范围的边界场景,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各边界场景下领航车驾驶人的能力需求。其次,论述了卡车编队不同功能对应领航车驾驶人的作用和职责。最后,以传统卡车驾驶人和自动驾驶卡车安全员的基本驾驶能力需求为基准,结合边界场景和编队功能对应的特殊驾驶能力需求,汇总获得卡车编队领航车驾驶人在理论知识、实操技能和生心理状态方面的需求,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驾驶阶段下驾驶人能力需求差异。综述结果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智能网联卡车编队领航车驾驶人的遴选、培训和考核。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研究焦点,生态驾驶旨在提高驾驶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改善驾驶行为,有效缓解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智能网联车辆技术的迅速发展,网联环境为生态驾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了分析智能网联车辆生态驾驶的研究进展,通过与传统生态驾驶进行对比,从车辆自身特性、驾驶人个性、道路交通状况与社会条件4个方面分析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生态驾驶的影响因素;从生态驾驶控制策略和生态驾驶应用现状2个方面对现有智能网联生态驾驶研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从影响因素、控制策略和决策优化3个方面讨论了生态驾驶的意义、应用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致力于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借鉴。分析结果表明:智能网联环境下的生态驾驶和传统生态驾驶的影响因素较为相似,不过网联传感器和通信条件对智能网联环境生态驾驶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生态驾驶,智能网联环境下生态驾驶的控制策略与决策优化多考虑复杂驾驶工况、多车级别的全局生态驾驶;且由于各种新型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先进的技术、适应行业发展需要也将成为未来智能网联生态驾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孟健  王馨  李函遥 《时代汽车》2023,(11):132-134
自从互联网技术加入到汽车的核心技术中之后,不仅开始引领汽车行业的变革,更让汽车从一个单纯的代步工具进化成了人们的人生伴侣,汽车从工具到伴侣的身份转变,不仅意味着汽车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变化,更意味着汽车有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就是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达到了更高的级别,尤其是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的不断亮相,让人物对智能汽车充满了憧憬和期待,其实相比难度极高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不仅简单好实现,还能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伴侣级服务。目前就用户对汽车智能化的体验来说,智能座舱无疑是现阶段用户可以直接体验的智能服务,智能座舱也因其强大的商业落地能力、更强的可自定性,以及更直观的用户感受能力,成为了各大车企竞争的一大重点领域,因此智能座舱便成了各个车企的创新点和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乘员乘坐舒适性成为了评判智能驾驶品质的标准之一。文章对智能驾驶汽车乘员舒适性改善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调研,分别从智能驾驶汽车人机交互、控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为高乘员舒适性的智能驾驶系统开发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
资讯     
《车主之友》2020,(1):112-117
一汽-大众新迈腾家族领创上市12月18日,一汽-大众新迈腾家族在北京正式上市,包括新迈腾GTE、新迈腾在内的两款新车共提供10种配置选择,售价区间为18.69万-30.99万元。作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年度压轴之作,新迈腾家族在新能源技术、智能互联、智能驾驶等方面进行创新,携GTE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众行家”汽车智能互联服务、IQ.DRIVE智能驾驶技术、IQ.LIGHT智能安全灯光技术四大首发科技变革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