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职业教育在我国进一步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也在迅速提高,因而对"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培养模式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和发展创新.高职学院培养"双师型"专业教育人才则必须要求教师能够以德成人,以自身的技能知识来教育学生,建设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如何培养符合我们当下国家发...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领域,"课程"是核心,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是职教改革的关键。其中,模块化课程体系类似于搭积木的构建方式,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很灵活,其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根据各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建构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不仅可让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也可以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适应新时代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劳动市场需求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应该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攻方向,也就成为能否适应新时代节奏的"命门",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一种对于事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并出台对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的国家助学金、高等职业院校奖学金等政策,对提高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改革对高职师资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高职师资团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和保证。以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一名合格的教  相似文献   

5.
正职业教育必须保持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汽修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每个汽修职业学校当前应当正视的问题。1正确理解"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学术界没有明确的界  相似文献   

6.
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7]16号)等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探索实施汽车专业"校企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改革。1合作背景1.1合作双方概况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92年开设中职汽车专业,2009年开设高职汽车专业,经过25年的  相似文献   

7.
职教动态     
<正>人社部和教育部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长沙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实施中职教育"三高"计划,推进五年制贯通教育,探索集团化办学和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等进行了部署。《通知》明确,结合长沙产业发展需求,支持骨干专业特色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启动实施长沙市职业教育"三高"计划,即: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教师建设计划。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新时代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育人目标,德技并修则是中职学校未来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本文基于中职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安全问题、教学效率低及德育元素渗透不足等现象,围绕工作过程教育理念和德艺专融合育人理念,优化设计了中职汽车专业实训项目《模拟结构件的气体保护焊》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周贤 《时代汽车》2023,(8):50-52
职业教育培养出服务现代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多渠道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汽修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水平的提升,学校应开展多途径助力职业汽修教师的成长。通过社会和学校的助力,教师自身的成长,才能共同推动中职汽修专业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机电专业作为中职教育体系重要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技能、实现就业和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人才也提出新的要求,并朝着复合型、专业型方向发展。这也对中职机电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对机电专业群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在满足新时期人才需求基础上,提高中职机电专业教学质量,并推动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部门对中职思政教育改革要求的提出,中职教育又在教育体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角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中职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将德育教育贯彻于学生在中职院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品德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将学生的品德放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高职机电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构建涵盖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堂、专业技能提升、课程开发能力提升、赛教融合、“1+X”证书制度等要素的高职机电类专业“五位一体”“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体系,并开展实证研究,使高职机电类“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生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所以,中高职类院校对机械产品设计类专业学生培养时,应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对专业技能培训产生高度重视,进而向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机械产品设计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的简单介绍,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为提升学生的专业节能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龚天 《时代汽车》2022,(2):84-85
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的课堂上,学生的实训教学效果如何评价,专业技能如何量化考核,1+X证书考核内容和方式的变化,都对中职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笔者提出以数据为驱动,形成精准闭环实训教学评价方案,打造品质汽车实训课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社会经济建设对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更好地推进产教融合,创新中职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化新型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首先对产教融合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阐述,之后对中职学校目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产教融合的改革路径,以提高中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探讨了优化改进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倡导中职教学朝着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加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作为高职院校热门专业之一的汽车专业,近几年也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趋势.随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高职汽车专业教学理念和模式都应该积极创新.但对于教师而言,如何通过高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仍然是一大难题.本篇文章主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导向下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模...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在汽车行业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下,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尤为关键。高职院校在开展汽车类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时,应对学生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进行有效培养。然而,目前在开展实训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效果与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工作重点。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制定教学规则以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入手,对于提高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及效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实施企业化实训教学,有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文章简要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开展企业化实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企业式”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培养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四个方面,提出“四位一体”企业化实训构建模式,并阐述具体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