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GPS是近年来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尤其是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文章简述了GPS和GPSRTK测量技术的原理,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对公路勘测的推动必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测量技术和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GPS静态测量、RTK测量、工程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地形测量和桥梁施工放样、工程变形观测和工程测量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现状,揭示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桥梁工程测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车辆气体污染物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现阶段对车辆气体污染物测量的方法和设备,指出实验室测量的局限性。新的测量技术的应用弥补了现行实验室测量成本高,不能反映环境变化对测量结果影响的缺陷。论述了车辆气体污染物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该文首先从RTK测量系统设备的构成入手介绍了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原理、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工作特点进行了总结。接着结合工程测量实例,举例说明采用RTK测量设备在控制测量、地形图测量、放样测量上的具体应用。进而说明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管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声强测量技术在声功率测量、噪声源识别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声学测量技术。但在实际测量中由于传声器间的相位失配会引起声强测量的误差。通过分析残余声强的产生原因,阐述了其对于声强测量精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际测量声压残余声强指数来对声强测量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沪通长江大桥不同施工阶段结构物测量放样的精度要求,对该桥的施工控制网跨江测量技术进行研究。基础施工阶段采用首级施工控制网,墩台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加密。平面控制网采用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结合常规测量技术进行测量:按照一等平面控制网观测技术要求进行外业观测,对外业数据进行数据检核和基线向量解算,进行基线质量检验,选择合格的基线参与平差计算;跨江水准采用EDM对向三角高程方法进行测量,从垂直角、边长、仪高和镜高、地球曲率半径和大气折光等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分别进行精度控制。实践证明,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测量技术可行,测量精度满足要求,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8)
近年来激光LiDAR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国土资源、电力、城市规划、交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发挥激光LiDAR系统的技术优势,提高高速公路建设测量工作的效率,满足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测量工作中对地表超高精度三维信息(尤其是改扩建项目平面位置中误差优于5cm、高程中误差优于2cm)的需求,文章对车载LiDAR测量技术、固定翼机载LiDAR测量技术以及直升机载LiDAR测量技术,在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测量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得出了实用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可供同类项目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辆外观三维轮廓测量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用光栅投影测量的方法来研究车辆三维轮廓尺寸的测量,以开发相应的测量系统。对该系统的组成及测量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大型光栅的投影测量方法及三维投影轮廓的重建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此来实现车辆三维投影轮廓及特征尺寸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光栅投影测量技术可以应用于车辆外观三维轮廓的测量当中,从而实现车辆外廓尺寸的快速、准确及非接触式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车距测量技术是车辆协同驾驶技术的安全保证。对国内车距测量技术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了车距测量技术的专利申请特点和趋势,对车距测量技术现状进行梳理,并通过建立技术功效矩阵图,总结了车距测量技术专利的各分支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给出了专利布局的建议,为汽车企业选择合适的研发策略和专利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Ⅲ控制网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平顺性,施工中需采用高精度三维控制测量技术.结合温福铁路飞鸾隧道、甬台温铁路九牛山隧道及凤凰山隧道的测量实践,介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CPIII控制网测量技术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测量方法,并对部分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桥梁施工或运营管理过程中,桥墩垂直度均是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在阐述墩柱传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基于向量法的墩柱垂直度快速测量方法,并结合实际墩柱测量结果,得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测量结果一致,且测量精确度较高,对于桥梁墩柱或类似高耸建筑的垂直度测量,均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5):162-164,176
基于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一种非开挖管道工作井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沉井法、逆作法施工相比,该工艺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速度快且支护结构可重复利用,能较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工程造价。采用无铰拱理论计算及工程实测分析证明该技术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汽车零部件尺寸质量采用传统检具检测方法效率低、数据一致性差等问题,有效提高汽车零部件尺寸可控制性,开发了一套基于视觉测量技术的零部件柔性测量系统,并对柔性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试验分析.采用该测量系统对标准球进行测量,测量值误差最大为0.015 mm;对实际零部件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三坐标测量值相比,孔径...  相似文献   

14.
张鸿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80-180-183
传统意义上的测绘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智能化测绘时代的需求,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给测绘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实际测绘生产项目中的应用流程,通过对航测相机进行检校、航测参数调整、像控点布设方案优化、数据严格检核处理等,最终获取满足规范和项目要求的测绘成果。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并对实地标志点、地面标高、雨污水井位、高速路面桥缝等特征点数据进行了残差统计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成果精度可靠,解决了传统测量方式无法直接进行高速测量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BIM技术在道路基础设施全生命管理中的应用技术,依托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工程,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优化和运营维护4个阶段,应用BIM技术对水下隧道、枢纽互通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综合管控。研究表明,BIM平台有效促进了信息交流,提升了工程要素可视化,保障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为实现基于BIM技术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信息高效协同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认识在隧道洞内施工环境下无尺量测技术的误差,通过实际应用,从精确性、安全、功效方面对无尺量测进行分析,并将无尺和有尺量测进行对比,得出无尺量测误差小,测试结果正确可靠,测量过程安全、高效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采用无尺量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在汽车外形设计中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由应用驱动的涉及众多学科的新的实用技术,是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集成技术。本文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系统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以及典型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法,开发了一个实时汽车设计与漫游的虚拟现实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常程 《交通科技》2021,(1):116-118,124
公路隧道结构封闭狭长、救援空间有限,因此公路隧道的火灾探测对系统的反应时间和准确率具有更高的要求.文中将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和火焰探测器技术进行结合应用,更有利于高速公路隧道火灾的实时监测.使用光纤光栅作为温度传感器,能够快速探测到隧道环境温度的变化,且传感器结构稳定;而对于火灾初期范围较小的火焰,暂时未能引起环境温度的明...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霆  李善祯 《汽车技术》1999,(2):17-19,25
在分析内燃机曲轴扭转振动的几种测量方法原理及其系统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开发研究了采用PC机对曲轴扭振进行测量的新的数字化方法,并介绍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测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角标器利用微机技术对曲轴进行数字化测量的系统,克服了以往扭振测量方法的缺点,可直接对扭转角进行测量,精度高,线路简单,由于采用并行数据接口,可提高测量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0.
张涛  刘俊  高媛  罗仕刚 《交通科技》2020,(2):101-105
公路隧道具有结构封闭且狭长的特殊性,隧道内的环境温度监测系统,需要在保证连续实时测量的同时,不引入额外风险。光纤测温技术具有测量连续实时、现场无需供电等优点,适合用于公路隧道的环境温度监测。所以对测温信号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提升监测的有效性,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文中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光纤测温系统的滤波降噪,并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由实验结果可得,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测温系统,其工作效果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灵敏度,可对高速公路隧道中的温度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