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氢能产业链中,储氢技术是氢能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各种储氢技术已应用于车载储氢系统。综述了氢燃料电池车储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和金属氢化物储氢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物理储氢技术具有储氢质量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化学储氢技术在具有高储氢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储氢技术的安全性。为满足氢燃料电池汽车对储氢技术的要求,在达到更清洁、更安全、低成本标准的同时,保持高能量密度储存是储氢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汽车产业应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包括车用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整体战略环节和技术路线上仍存在不少的挑战和限制,特别是在氢的制备、储运和利用方面,产业瓶颈较多。氨在制备、储运和应用方面具有成熟的产业链,作为无碳燃料应成为汽车产业重要的技术路线选项之一。回顾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讨论了氨燃料性质和使用性能,展望了氨能未来,提出了科学规划和深入研究氨能科技的建议,为汽车产业实施新能源战略规划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特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载体,开发和利用氢能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加快发展氢能产业是我国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常青 《商用汽车》2023,(4):19-20
2023年8月8日,国家标准委与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南》指出,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指南》系统构建了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基础与安全、氢制备、氢储存和输运、氢加注、氢能应用5个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郎朗 《汽车之友》2023,(12):94-96
碳排放碳中和这些关于环保有关的话题,大家已经听的耳朵都快起了茧子,所有的车企都在向新能源车型转型,宝马致力于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宝马将多路径并进。宝马认为,目前没有单一解决方案能满足全球客户的全方位出行需求,未来出行将并存不同驱动系统,而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电力驱动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燃料电池技术与纯电驱动技术完美互补,氢能源正是实现未来零排放出行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宝马集团同步推动纯电驱动技术及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以应对未来消费者对可持续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光伏产业是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在光伏产业发展进程中要思考产业发展与碳中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其更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文章以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为例,分析了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光伏产业助力碳中和经济绿色发展的现实路径,实现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把新能源放在十一五规划中重要的位置,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生产消费可再生能源,使其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例由2006年末的7%,提高到2010年的10%,进而到2020年的16%,14年内提高9个百分点。从各类新能源的发展规划来看,未来10-15年内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的铅蓄电池十二五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陈立泉院士、陈洪渊院士等专家指出,只要依靠科技创新,铅蓄电池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的确,有着150多年历史的铅蓄电池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汽车、摩托车、电动助力车、国防、通信、信息、电力等行业发展都离不开铅蓄电池。随着可再生能源储能需求的高速增长,铅蓄电池也进入高速增长期,应在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和循环利用上下功夫,使其成为高品质的绿色新能源,从而促进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配件》2012,(33):6-6
第六,在"保障措施"的第一部分,"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八管理制度"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改动,原为"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提升在汽车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而现版本中"提升话语权"的说法不见了。这也说明了在国际标准制定的问题上,新版本显得更有自知之明、更现实,和更从容。另外,原版本还有一个20 1 2年前基本建立与产业发展和能源规划相适应的节能与新能源车标准体系。这种提法显然与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