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将BP神经网络作为识别路面不平度的工具,确定了用于识别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前后轮路面不平度滤波白噪声模型和汽车平顺性4 自由度平面模型,通过仿真获得车辆响应和前后轮路面不平度,作为BP 神经网络的输入和输出。采用3 层BP 神经网络识别路面不平度,先后构造了44 种车辆响应输入方案进行训练和测试,通过评价指标选出最优输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辆行驶的常用路面和车速条件下,识别前后轮路面不平度的最优输入方案由车轮垂直加速度、车轮垂直位移和悬架动挠度组成。  相似文献   

2.
基于汽车车身垂直加速度的典型道路路面谱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4汽车振动模型为研究对象,推导出以汽车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作为输入信号、路面不平度作为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及其模拟图,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模型求解路面不平度,对路面不平度进行谱估计完成路谱的识别。通过实际测试和数据处理分析,说明该方法理论依据正确可行,可以为虚拟样机仿真路面的生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车辆的垂直运动和俯仰运动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垂向振动的激励除了发动机的激励,还取决于路面轮廓的不平度.应用谐波叠加法对路面不平度的特征能较好的拟合,并对生成的路面与国际标准的分级路面进行对比,分析谐波的数目对路面不平度均方根值有很大影响,证明生成时域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与标准规定的路面等级一致,可以作为研究车辆垂向...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平整度指数模拟路面不平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将实测得到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值引入到路面不平度模拟中,从而在车一路或车一桥相互作用的耦舍体系中更准确地模拟由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辆动荷栽,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测IRI值得到该段路路面不平度的方法.由IRI的计算方法入手,通过建立1/4车模型来分析路面不平度的输入和车辆、地面的振动响应,并通过路面不平度标准差与IRI的关系等式作为中介,将IRI引入到路面不平度的模拟中,采用周期图表法,利用功率谱密度函数和傅立叶逆变换,进一步模拟出路面不平度.最后进行了实例模拟,通过程序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RBF神经网络识别路面谱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路面不平度是车辆行驶中振动的重要激励。为了识别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路面谱),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识别路面谱的新方法。该方法以7自由度汽车振动模型为基础,以MATLAB软件仿真得到的汽车车身质心垂直加速度谱为神经网络理想输入样本,以GB7031-86建议的路面谱为神经网络理想输出样本,应用RBF神经网络建立汽车车身质心垂直加速度谱和路面谱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另取一组仿真得到的车身质心垂直加速度谱代入已训练好的网络进行路面谱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和较理想的识别精度,识别的路面谱与拟合的路面谱吻合一致。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不平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PSD计算国际不平度指数IRI(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的方法。通过建立1/4车辆模型来分析路面不平度的输入和汽车振动的响应,由动态响应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到路面不平度的自功率谱密度函数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再应用随机理论等方法,推得基于路面不平度自功率谱密度函数PSD的IRI值。用PSD计算IRI,能够使车辆和道路部门比较他们对路面不平度的各自评价标准,从而作为其设计、改进产品的依据,IRI的求得,为公路运输部门对道路的养护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路面不平度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2  
提出了一种一维路面不平度数学模型,即ARMA模型,统一地描述了复杂而且不规则的路面起伏形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对国标GB7031-86《车辆振动输入路面平度表示方法》中规定的路面不平度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模拟精度好,运算效率高,同时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为该模型提供了严密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理解和应用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研究了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域和时间频率域描述。基于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标准车辆模型,建立了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域描述和车辆模型的运动微分方程。在空间频率域,建立了路面不平度功率谱密度表示;在时间频率域,建立了路面激励功率谱密度表示。通过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标准车辆模型推导出悬架动挠度速度的频率响应表示,建立了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的时间频率域表示,分析证明了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和路面激励功率密度等效。利用美国LTPP项目实测路面不平度数据,求取了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时间域和时间频率域的结果,通过两者对比说明了国际不平度指数时间频率域描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实测路面不平度数据引入中值滤波可更好确定时间频率域路面国际不平度指数。  相似文献   

9.
路面平整度及车辆振动模型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在车-路或车-桥相互作用的耦合体系中更准确地模拟由路面不平整度引起的车辆动荷载,以及分析由动荷载引起的路面动响应,论述了路面平整度的各种定义,回顾了路面平整度的各项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各种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分类阐述了针对各种评价指标的现场检测方法及仪器,分析了路面平整度的各种数值模拟方法,并推荐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平整度数值模型,介绍了用于分析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车辆动荷载的各种车辆振动模型。最后总结了研究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不平度的数值模拟方法及车辆振动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用于分析车辆与路面作用的耦合振动体系的各项参数的采用建议,为研究车辆随机动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或桥面动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应用RBF神经网络识别路面不平度的输入选择、输入方案确定和识别效果评价3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对RBF神经网络和训练过程进行了分析,选择车辆可以测试的车辆响应作为RBF神经网络输入,引入正交试验设计确定RBF 神经网络输入方案,采用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作为RBF神经网络识别效果的评价指标。通过采用车辆和路面不平度系统4自由度平面模型仿真获得车辆响应和前轮路面不平度,应用RBF神经网络对常用路面等级和常用车速行驶下某汽车的前轮路面不平度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基于RBF神经网络识别路面不平度的3个问题,可以用于其它神经网络识别路面不平度。  相似文献   

11.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以下简称"西区")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开发区建设中国北方现代制造中心,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的部分职能,西区将成为高效利用资源的生态工业园区和发挥滨海新区龙头作用的重要标志区。该文介绍了西区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规划及西区道路规划,并针对西区的定位和特点等,探讨了道路系统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保定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区域的中心,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保定市在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发展都较快,现在《保定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基本告一段落,在此背景下,保定市对近期建设进行了规划,以期能指导近期建设。该文在对城市交通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原则,并对保定市近期的道路建设规划设计进行一系列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部省区公路网规划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双杰  周文锦 《公路》2002,(8):96-100
结合东部公路网规划经验,分析讨论西部区域网规划的主要问题,提出西部区域网规划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镇区中心道路改建工程的共性分析及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分析了镇区中心道路改建工程的四个共性:道路拓宽困难、地下管线密布、重视景观、对工程投资敏感等,就这些特性对此类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根据城市道路的特点,从道路空间的划分、道路本体及附属物、路侧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要点以及设计经验,对一些例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论城市快速环道中快速路与辅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快速路因其“快速”的要求 ,主要用于解决道路“通达”中“通”的 (即相对于某一较长的路段 ,要求快速畅通 )的功能 ;而“达”(即到达临近街区 )的功能 ,则一般通过设于快速路两侧 (或附近 )的辅道来解决。本文主要探讨怎样合理地组合快速路及其辅道 ,分析几种组合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软件ADAMS的三维虚拟道路模型的重构方法,应用MATLAB语言编制了道路模型生成程序。根据采集的实际道路不平度的高程数据,考虑道路的弯曲、坡度和横断面倾角等特性,并结合ADAMS软件中路面文件的特点,建立了非平直道路的三维等效容积路面模型,真实再现了三维虚拟道路。虚拟道路断面数据的统计特性与实际道路谱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道路模型的正确性和虚拟道路模型重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道路线形设计中的视错觉及纠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路设计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但在实践中发现,根据汽车行驶特性设计出来的道路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常常会因视线问题引发交通事故。本文以视知觉原理为基础,探讨道路错视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建筑渣土作为城市道路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清峰  王东权  姜晨光  邵鹏  王伟 《公路》2006,(11):157-160
通过建筑渣土作为城市道路填料的室内试验研究,提出建筑渣土作为道路填料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渣土经过简单技术处理后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的特性,可以直接或改性后作为城市道路填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道路交通气象埋入式检测器检测和服务需求,提出了埋入式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方法,搭建了路面状况传感器的测试环境,对vaisala、lufft及凯迈3个厂家的路面状况检测器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可操作性和重现性,进一步完善了国内路面状况检测器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提高了公路养护和公路管理的效率,为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公路气象信息,避免公路交通延误,减少因恶劣天气诱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