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护岸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在河道设计中如何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河道治理建设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生态护岸源于传统护岸,但又不同于传统护岸,它打破了以前河道治理中为了满足河道功能要求而把护岸硬质化,完全隔离了水体和土体的传统,生态护岸是当今河道护岸发展的趋势,常用的形式主要为:生态石笼护岸、木桩护岸、绿化混凝土护岸、连锁块护岸、固化土护岸等。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长宁区河道节制闸泵站、市政雨水泵站、城郊排灌泵闸现状为例,分析了中心城区泵闸存在的问题及对河道水环境影响,从河道水环境改善的角度探讨了泵闸工程建设和管理方面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根据由上海市水务局组织的生态护岸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在上海市生态护岸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生态袋和水土保护毯在生态护岸应用中的技术要点、适用条件、限制条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对策分析,可为今后上海市生态护岸建设中土工合成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建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2):125-126,153,M0014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对修复和改善河岸的自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时,应当因地制宜充分遵循生态安全的原则,满足生态环境平衡的设计需求。因此探讨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形式设计,并对此进行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护岸的价值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使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景观更为和谐、自然,使之能真正与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市政交通设施包括隧道或管道穿越及沿河的情况成为了河道护岸加固改造的一个重要因素。隧道及管道施工时将引起土体扰动变形,对周边河道护岸结构产生影响。在周边环境复杂的地区这种影响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土体加固措施后减少对护岸的影响。通过实例的数值模拟的方式预测了盾构施工期对河道护岸的影响,并分析土体加固后的效果,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上海市海塘建设历史、现状 ,着重突出了近几年海塘达标建设 ,包括护岸工程和保滩工程。分析了海塘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海塘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执法、海塘基础工作、生态海塘建设、海塘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展望了今后的海塘工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内河堤防主要型式为低桩承台及护坡式结构,由于堤防底板基本位于常水位以下,因此,对堤防进行达标改造的同时需要设置围堰,但围堰对河道过流能力存在一定影响,因此,要求围堰宽度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窄,以减少对河道过流能力的影响.单排钢板桩围堰以其对河道过流影响小、钢度大,适用性强、美观性好且无需外购土方等特点,优先作为内河围堰的新型型式.基于单排钢板桩围堰的抗倾覆分析及变形分析,并引入可靠度的概念,得出具有在98%地质保证率的条件下,不同围堰出土高度对应的单排钢板桩围堰所需的最小截面惯性矩,分析单排钢板桩围堰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马如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1):73+85+27-28
通过对工程位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分析,针对区域血防实际情况,且满足滨水景观设计要求,河道护岸结构采用砌石墙身+格宾基础方案。该护岸结构方案配合生态石笼护坡后,既达到了河道行洪期间护坡防冲刷的目标,又实现了景观亲水,同时将结构对河道水生态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相似文献   

9.
随着上海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需跨越市管河道,为保证区域的防汛除涝安全,需对跨河的建设项目进行涉河影响论证分析。结合沪通铁路(二期)跨越大治河的惠南特大桥工程实例,从运行期及施工期两个阶段分析涉河影响论证要点。其中,运行期从规划符合性方面复核桥梁桩基的选址及结构,并利用规范中的经验公式复核保留护岸及新建护岸的稳定性;建设期通过MIDAS Civil及Plaxis等有限元软件复核施工过程中对保留护岸的影响,并通过实用水力学公式复核壅高水位。通过对涉河影响分析中的主要过程及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可为其他跨河建设项目在涉河影响分析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道的生态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河道护岸正在由传统型向生态型转型。作为生态型护岸的一种型式,生态袋在上海松江、浦东、嘉定等多条河道中都有所应用。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剖析生态袋护岸的应用技术要点,阐述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河道所出现的问题;接着,阐述了河道设计的若干原则,并对平面和竖向设计理念及护岸新材料、新方法予以探讨;最后,提出了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几点意见,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昆阳路越江工程采用独塔斜拉桥形式跨越黄浦江,江中心设塔。涉水施工的不确定性以及与河道通航的相互影响增加了索塔建造的难度,施工控制尤为重要。现依托昆阳路大桥水中索塔建造,结合黄浦江的航道特点和建设环境,分析大型斜拉桥位于内河航道中心的索塔建造关键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GABION柔性护岸材料特性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ABION(格宾)柔性护岸是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意大利、荷兰等欧美国家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护岸结构形式,它具有整体性强、透水性好、经久耐用、易于维护、经济环保且利于植被生长等特点,非常适合于河道、航道的护岸护坡工程,也可以用于河流生态修复。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格宾柔性材料的结构组成、分类,并对其护岸结构进行了特性分析和归纳总结,并介绍了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生态土工模袋技术是材料工程与结构工程两学科结合的产物,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内河航道护岸应急工程是上海地区常见的水利工程,相比以往的钢筋混凝土或砌体结构,以生态土工模袋为主体的护岸结构有生态性、稳定性和便捷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该文结合宝山区潘泾护岸应急工程实例,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地表径流造成城市内河污染的问题,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以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状况是当前的难点。本研究试图通过降雨量找到突破口,根据气象部门的降雨量来提前做出控制,减少径流污染对河道水质造成的污染。利用MIKE 11构建河网模型,通过分析全年天气条件,得出了不同水质参数COD、NH3-N、TP在河道空间的降解状况,以及对超V类水情况下的降雨量进行了量化。城市两条内河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雨污分流整治,城市内河在晴天时均可达到V类水;雨天时,COD与NH3-N超V类的降雨量在气象部门降雨等级里在中到大雨区间;TP在中雨、中到大雨两个区间。下一步为决策者在雨季河道控污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海船由海上交通水域(海域、海口)进入长江河道水域(内河)其安全受多种因素制约,文中从船舶特性、驾引人员特性、内河交通环境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鸭绿江防洪护岸工程是辽宁省重点水利工程,工程总投资6.27亿。工程内容包括混凝土防洪墙、土堤、机制模袋混凝土护岸等。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根据鸭绿江工程的特殊性,通过多种方案比较,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概节省了大量资金,又满足了工程建设的要求,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文根据施工实际,具体分析了鸭绿江防洪护岸工程各种施工方案的单位造价,进行投资对比,为今后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缺乏水利插板桩护岸内力计算方法的问题,探讨和分析了插板桩计算原理,推导了插板桩挡土板和锚固桩的内力及位移计算公式,并以江苏省南通市某河道护岸为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所推导的公式力学意义明确,公式相对简单,便于设计人员计算,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成都市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对城市内河河道治理方法进行了探讨。针对城市内河亲水性河堤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工程总体布置方案、河道行洪断面设计及生态断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态护岸在河道整治、堤防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河流运动的复杂性和护岸材料自身的特点,生态护岸在设计选型、材料选择等方面由于考虑不周则也会给工程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在调查、总结大量工程设计实践和应用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护岸工程设计中,必须针对生态护岸的特点对行洪能力、抗冲性能、整体稳定、排水反滤、防渗能力、材料选择、细部构造、工程管理等八个方面关键问题进行复核,确保生态护岸在工程应用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