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善美  徐胜  吴丽琴  姚东伟  曹健 《时代汽车》2022,(10):64-65,107
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管理》课程为例,通过调研行业需求,以培养地铁站务员岗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并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施.同时,建立相匹配的多元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电子商务运营综合实训"的过程中,在探索了如何将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项目化基础上,就项目化教学中从项目内容的选取、项目安排的顺序、项目的组织实施等方面对接典型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是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应在岗位职业能力视角下,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的需求,使学生除掌握理论知识外,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基本掌握现代汽车的检修技能。依据学校教师团队多年的教学实践,小结对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1开展教学改革的缘由我校汽修专业在实施教学改革之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低,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对口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低。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后,能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学习,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也提升了就业稳定率和企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实践动手能力,是高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教育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6.
教师根据“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内容,借助“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探究。在探究该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先介绍了“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再从加工典型项目和创设教学情境两方面探究了“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可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正确应用学科知识的效率。同时,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CBE教学模式是当前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其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中职物理实施CBE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操作、合作、实践创新等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综合训练体系,参照职业岗位群,加强工学结合,拓宽实践教学渠道,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以高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在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集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是目前职教界公认的高职院校专业课堂教学最佳模式之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培养企业质量工程师所需的尺寸测量与检验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在“质检岗位”情境下积极探索“尺寸测量与检验”项目教学模式,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企业质量工程师进行角色扮演,在企业“质检岗位”项目任务引领下实施教学。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实验项目操作示范及测量技能练习,解决具体“质检岗位”项目任务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尺寸测量与检测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匹配质量工程师的岗位需求,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以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为基础,通过工学交替等方式,把学习与生产融合在一起,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汽修专业以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岗位为基础,提升学生在这些岗位中的职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汽修企业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重点表现在办学合作、教学合作,实习管理合作等方面,但在实际中,企业由于成本考虑,往往缺乏合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反思和改革。文章首先对现代汽车以及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目前汽车维修技术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性教学优化改进举措。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家更是将职业教育放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更加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学徒制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标准“双导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又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文章是在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进行的分析和思考,并概述了“双导师”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在新冠疫情全球持续蔓延的背景下,面对汽车销量近年的持续下滑,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积极地在互联网与新媒体上进行各种汽车营销活动。为了使职业院校汽车营销专业的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更为贴合,文章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中的汽车营销模式为例,探索汽车营销的课程改革,为职业院校汽车营销专业的师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对高职类院校的学生需求量逐年增加。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专业设置灵活,市场衔接密切,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相关研究较少,教师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不清晰。文章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具体原因,最后结合汽车专业教师提出解决的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X证书制度是由国务院牵头,联合多部委与地方政府贯彻"职教20条"提出的新制度。其主要核心内容为1个学历证书与若干个技能证书相融合,通过模块教学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在1+X证书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不仅有企业行业参与,更多的是老师与学生的融入。由于企业行业提出了不同的新标准,指定了不同的实施方案,这就要求老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实现模块化教学。因此,从整个1+X证书制度的顶层设计到最后的实施落地,教师都需参与其中,实现角色转变。重新修订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环节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结合个人教学实际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学模式的经验,对其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思考,认为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及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是可以借鉴的。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即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标准合理化,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等。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生源多样化的现状,不同类型生源由于校企合作而进入同一个订单班,如何教学?这是对订单班的教学提出的新挑战。文章通过对各类生源学生家庭背景、心理健康状况等特点分析,并对多生源订单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针对多生源订单班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智能网联汽车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状,提出将"问题引导法"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课程教学,充分的课前准备、合理的创设问题、科学的课堂引导、及时的课后总结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表明,问题引导法在高职智能网联汽车课...  相似文献   

19.
20.
An existing driver–vehicle model with neuromuscular dynamics is improved in the areas of cognitive delay, intrinsic muscle dynamics and alpha–gamma co-activation. The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and neuromuscular dynamics on the vehicle response to lateral force disturbances. When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is present, it is found that the longitudinal position of the lateral disturbance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whether the driver’s reflex response reinforces or attenuates the effect of the disturbance. The response to angle and torque overlay inputs to the steering system is also investigated. The presence of the steering torque feedback reduced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torque overlay and angle overlay inputs. Reflex action reduced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a torque overlay input, but increased the disturbing effect of an angle overlay input. Experiments on a driving simulator showed that measured handwheel angle response to an angle overlay inpu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ponse predicted by the model with reflex action. Howev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tra- and inter-subject variability.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driver’s neuromuscular dynamics in determining the vehicle response to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