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鸿贤 《集装箱化》2007,18(9):12-13
在集装箱码头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集装箱箱体损坏,如司机操作不当或者在场箱由于外部原因(如门到门车辆碰刮)造成箱体损坏,但是由于监护不到位未能找到相关责任人。为了便于表述,本文将以上情况的损坏箱体统称为工残箱。随着码头生产量的逐年增长,工残箱的发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码头的生产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就工残箱发生后如何处理给出一般性的原则和程序。  相似文献   

2.
周兴奎 《集装箱化》2015,26(7):25-26
<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龙门吊)作为堆场集装箱起重设备,在集装箱码头得到广泛应用。在龙门吊作业过程中,有时会因吊具起升高度不够而发生"打保龄"事故,这不仅会造成集装箱箱体和箱内货物、拖车、拖架损坏,而且会造成人员伤亡,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龙门吊作业效率的提高。出于安全考虑,集装箱码头传统的做法是要求龙门吊司机在作业时必须走"门字形"轨迹。然而,  相似文献   

3.
在码头出口重箱海关查验业务中,针对一票多箱的情况,海关通常仅查验其中部分集装箱。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信息交换偏差,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在查验箱未结束查验或未放行的情况下,该票提单号下非查验箱被误放行而装船出口,从而造成闯关;(2)查验箱结束查验返回码头堆场后,因该票提单号下非查验箱未解锁而延误装船并被迫退关,从而造成甩箱。本文以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为例,分析码头出口重箱一票多箱海关查验业务中出现闯关或甩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改革开放和水上航运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集装箱物流产业越来越成为港口生产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集装箱码头、堆场逐年增加,各种箱体吞吐量大幅提高,而用于集装箱作业的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也随之增多。就天津港而言,现有专用集装箱码头泊位29个,10 000 m2以上集装箱堆场百余处,用于集装箱装卸作业的轮胎式大型机械上千台,集装箱年吞吐量达1300万TEU。  相似文献   

5.
集装箱码头堆场又称前方堆场,分为进口箱区、出口箱区、中转箱区、查验箱区和空箱箱区等。绝大部分集装箱在装船前和卸船后,都需要在集装箱码头堆场内堆存一段时间。由于客户提箱时间的未知性,在集装箱卸船时不能确定其出场顺序,而码头既要提高堆场利用率,又要保证一定的效率,往往需大量翻箱。  相似文献   

6.
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集装箱装卸作业,是以占箱量80%的内贸集装箱(简称内贸箱)为主,而内贸箱中有50%以上是超出了机械负荷的超重箱。机械经常超负荷作业,各金属部件极易疲劳,不但使用寿命降低,而且机械的安全系数也大大减低,对安全生产造成巨大隐患和危害。就新港码头的四台岸桥而言,全都是20世纪80 年代的产品,其技术性能、安全系数、金属结构已不能和以往同日而语。每起吊一次超重箱,就会对岸桥造成一次冲击。按公司的操作要求和装卸工艺,一个超重箱  相似文献   

7.
受堆场区域空间、设施设备能力、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海关、商检等单位业务因素的影响,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率居高不下。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分为装船翻箱、提箱翻箱和移箱翻箱[1],其中,移箱翻箱是由于客户提箱顺序与堆场集装箱堆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堆场倒箱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经营出现倒箱现象,分析集装箱堆场倒箱的原因,特别提出了预防倒箱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童建忠 《集装箱化》2007,18(3):27-29
1统计翻箱率的意义和目的 一般认为,吞吐量和装卸效率是集装箱码头的两类重要统计指标,目前已形成完整的统计体系。而翻箱率由于受数据采集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形成有效统计,目前只有个别管理精细的集装箱码头为提高船舶准班率对其进行初步统计。由于降低翻箱率可以直接降低码头的装卸成本,并能在稳定效率、提高计划精度的基础上同步提高船舶的准班率,进而提高码头的竞争能力,因而一直是集装箱码头公司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0.
集装箱运输的出现给海上保险带来了新的课题。首先,因集装箱本身具备很高的价值,其丢失或损坏必然会给其所有人带来巨大损失。为分散风险、弥补损失,就必然有一个集装箱本身的保险即箱体保险的问题。而且由于集装箱主要是为运输使用,不同于一般的贸易货物,所  相似文献   

11.
洪德志 《集装箱化》2017,28(2):9-10
正随着我国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快速发展,集装箱码头对堆场装卸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堆场的翻箱作业直接影响堆场的发箱速度和码头作业的整体流畅性;因此,降低集装箱码头堆场翻箱率是提高堆场作业效率、降低码头运营成本的关键,对提高港口竞争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泉州港石湖港区(以下简称石湖港区)为例,分析产生堆场翻箱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内贸进口重箱堆场翻箱率的对策,以期为提升集装箱码头堆场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作为集装箱码头堆场上最主要的设备之一,越来越受到港口集装箱码头的重视。新型吊具智能防摇装置摆脱了传统机械防摇方式的防摇效果不理想,容易损坏,维修困难等缺点,值得推广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繁荣,而港口码头集装箱运输由于安全性、便利性及运输成本相对低廉等优点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简称场桥)作为集装箱码头堆场上最主要的设备之一,越来越受到港口集装箱码头的重视。为了提高场桥的使用效率(装箱效率),场桥各机构的速度郁大大的提升。速度的提升,尤其是小车运行速度的提升,造成吊具在工作中摆动幅度较大,给司机对箱造成了困难,由此需要在小车上加装吊具防摇装置。通常采用的机械防摇的方式防摇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容易损坏,而且维修困难。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码头堆场交通条件和船舶作业效率(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装箱码头船舶作业效率是指船舶作业期间,装卸集装箱数量与装卸作业时间的比值.这一比值与船舶尺度以及装卸箱量有关,也是集装箱码头综合能力的集中反映,不但受码头设施和设备的数量与能力以及码头布局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码头管理水平的影响.近年来,由于集装箱码头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提高港口航道和泊位适应大型船舶的能力外,各港口纷纷致力于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在这方面国内集装箱码头与国外先进码头的差距较大.除了由于近年集装箱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码头设备和设施超负荷运转的原因外,港区内的交通不畅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国外集装箱码头缓解堆场交通拥挤状况的措施以及研究码头内有关交通问题的计算机模拟手段.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道口是集装箱车辆进出码头、场站、保税物流园区等区域的必经之处。传统的集装箱道口有赖于人工识别车号和箱号、人工处理单证并录入数据、现场检查箱体等,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数据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金健 《集装箱化》2002,(1):42-43,45
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追求用最低的成本支出取得最高的效率,而集装箱箱区的机械翻箱率一直是影响效率和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翻箱,众所周知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减少两次翻箱已成为各集装箱码头和堆场日益关心的问题.所谓两次翻箱即堆场机械由于各种作业的需要,为取堆存在下面的集装箱而把上方的箱子移开(此时产生第一次翻箱),但上方的集装箱移开后放置的位置可能将会导致另一次翻箱.如果翻箱率高,则不仅影响作业的效率,还直接涉及到成本费用等因素.本文所述的就是第一次翻箱时最佳放置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码头龙门吊碰箱事故分为两类:一类是同贝位碰箱,主要因小车在吊具起升高度不够的情况下移动而造成,类似于打保龄球,故此类事故俗称"打保龄";另一类是非同贝位碰箱,主要因大车跑偏而导致。上述事故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箱损、货损、车损甚至人身伤害。本文以宁波港吉(意宁)码头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吉码头)为例,介绍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2007,18(10):28-28
全球集装箱运输业内最大的互保公司TT Club最近发出通告提醒集装箱码头经营者,为了防止起重机与船舶上层建筑发生碰撞事故,最好在集装箱起重机上安装电子传感器。由于来自船方赶时间的要求的压力,近期各地起重机司机在操作中触碰船舶的事件屡有发生。事故造成船舶结构损坏或码头工作人员受伤,  相似文献   

18.
赵丽平 《集装箱化》2010,21(3):19-20
由于种种原因,海运途中集装箱损坏事故时有发生,给船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海运途中集装箱损坏事故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冷藏箱对温度控制有特殊要求,集装箱码头装卸冷藏箱时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进入箱区实施插拔电辅助操作。就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而言,为了确保冷藏箱区正常作业,工作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插拔电操作。本文以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洋山四期码头")为例,在考虑冷藏箱作业时间窗约束的条件下,结合  相似文献   

20.
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日益趋向一体化和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额和货运量亦将逐年大幅度增加,同时其适箱货和箱化率也将逐年提高,因而出现我国沿海各主要港口现有集装箱码头的通过能力同集装箱运输需求极不适应的状况,造成我国远洋干线上的集装箱不断到釜山、神户等境外港口中转的局面。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省都瞄向中国大陆丰富的集装箱货源,而制定和实施15米水深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规划。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