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自平衡桩基测试技术,根据西宁海晏路高架桥的2根桩基(SZ1、SZ2)的静载荷试验报告,对泥质岩地区大直径深长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包括桩顶荷载和位移的关系、桩侧阻力、桩端阻力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地区嵌岩桩的桩顶荷载—位移曲线开始较为平缓,后来出现明显的陡变阶段。在相同岩层中不同嵌岩桩实际发挥的侧摩阻力相差比较大。微风化泥岩发挥侧摩阻力所需的位移比中风化泥岩以及强风化泥岩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港口、公路、铁路事业以及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水平受荷嵌岩桩在港口、桥梁、码头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嵌岩桩的水平承载性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现场试验是研究嵌岩桩承载机理最可靠的手段,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条件和工程条件的限制,高质量、完整的嵌岩桩现场原位水平承载力试验还比较缺乏。以浑河大桥工程为依托,对其中的两根试验桩基进行现场原位水平加载试验,研究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顶的荷载—位移曲线、桩身弯矩分布情况,最后对提高嵌岩桩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承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岩溶区桥梁桩基的承载特性, 依托平顶山市西斜立交桥实体工程, 进行了桩基静载试验, 通过在桩端和桩顶布设应变传感器和位移计, 测得了桩身内力, 分析了岩溶区桥梁桩顶荷载(Q)-沉降(s)规律; 考虑现有桩基设计的局限性, 结合静载试验结果, 采用不同函数模型预测了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基于岩-桩体系宽梁力学模型和溶洞顶板拉-弯破坏模式, 探讨了桩基嵌岩深度的计算方法, 提出了一种适于岩溶区桥梁桩基嵌岩深度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各级荷载作用下桩基Q-s曲线呈缓变型发展, 当桩顶荷载较小时, 曲线基本呈线性, 当桩顶荷载大于6 000 kN时, 曲线逐渐变为非线性, 虽然桩已嵌入灰岩较深, 但仍表现为典型的摩擦桩承载性状, 当加载到8 400 kN时, 桩顶沉降为3.69 mm, 远小于0.03D (D为桩径) 或40mm的破坏标准, 桩端阻力为122.9 kN, 仅占桩顶荷载的1.6%, 桩的承载力尚有富余; 在静载试验全过程中, 桩的受力状态处于Kulhawy理论的第1阶段,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同步发挥; 双曲线模型拟合精度在0.99以上且预测值偏安全, 建议在同类工程中优先考虑采用; 在同时满足溶洞顶板安全厚度和桩基承载力与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 采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使桩的嵌岩深度减小2.4 m。   相似文献   

4.
由于水下混凝土灌注型嵌岩桩施工过程环节较多,施工中出现疏忽就会造成难以补救的后果。本文总结灌注型嵌岩桩工程实践中的经验,阐述了水下混凝土灌注型嵌岩桩施工须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结合实际,以桩基嵌岩桩施工技术为研究背景,在分析桩基嵌岩桩的特点的同时,结合某项目实例,从施工机械选择、沉桩标准、嵌岩段长度测量施工等方面,详细解析桩基嵌岩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升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结合实际,以桩基嵌岩桩施工技术为研究背景,在阐述嵌岩桩成孔设备的类型的基础上,分别从嵌岩桩成孔设备选择、钢管桩的沉桩收锤标准要求、嵌岩段实际长度确定以及施工过程需要把握的控制要点等方面,详细解析该技术在桥梁工程建设中的实践要点,目的在于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直径嵌岩抗拔桩的承载性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试验法和反演分析的方法对其展开试验、研究,试验、反演结果表明:含砾砂岩中桩长8.0m、桩径1.2m的嵌岩挖孔桩,其竖向抗拔承载力标准值可达3 750kN,桩顶最大位移仅为8.53mm;抗拔桩的荷载传递函数为S=0.026f/(1-8.0f);倒圆锥体破坏模式下圆锥面切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仅与桩长L和桩径d有关。可见大直径抗拔短桩的抗拔性能较好,其荷载传递函数简单,破坏模式为倒圆锥体破坏。  相似文献   

8.
岩基强度对嵌岩抗拔桩承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岩基强度对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对桩的荷载传递特点、桩顶位移、桩岩侧阻以及破坏模式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嵌岩抗拔桩的应力影响范围及破坏面的夹角与岩基强度和岩层完整性有关.桩岩强度比越大,桩岩界面剪应力分布越均匀.当岩基强度远小于桩的强度时,应将位移作为桩的设计控制条件;当岩体强度等于或大于桩身强度时,破坏主要受岩基内不连续面的分布和特性控制,锚固点宜设在桩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对桩身承载力和地基土对桩的支承阻力两项的计算,确定嵌岩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试验荷载.通过对电厂嵌岩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为了能更合理充分利用地基的支承阻力,而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高试验荷载的几点建议,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岩溶区桥梁将嵌岩桩设置于下伏溶洞顶板上时,桩端顶板厚度和嵌岩深度是影响桩基受力安全的关键因素。嵌岩桩的桩基承载力由桩端承载力和桩侧阻力组成,主要为桩端承载力。为探明桩端顶板厚度和嵌岩深度对桩端承载力和溶洞顶板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实例建立溶洞-桩-土一体化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桩端顶板厚度、嵌岩深度和溶洞顶板厚度对岩溶区下伏溶洞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桩端顶板厚度与溶洞顶板安全系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桩端极限承载力随桩端顶板厚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桩端顶板较厚时,嵌岩深度对桩顶位移及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当溶洞顶板岩层较为完整时,嵌岩桩桩端顶板厚度可采用2.5倍桩径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