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前围板是汽车零部件中形状复杂及成型质量要求高的冲压零件,为提高其成型质量,对其拉延成型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从冲压材料的选取入手,对零件工艺、成型参数等进行设计和计算,运用AUTOFORM软件模拟其拉延成型过程,通过观察成型极限图、成型极限云图和减薄率云图等分析得到拉延成型模拟结果.基于模拟结果,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压边力、凹模圆角、拉延筋系数进行参数组合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佳组合参数,为汽车前围板前部的拉延成型提供了参考,极大缩短研发周期,对新型汽车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Levy-Mises流动法则,构建复杂三维曲面马鞍形板件的冲压成型和卷边成型数值直接计算法,并对2种成型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型过程中的马鞍形板件的褶皱、模具支反力、板件回弹和摩擦系数进行讨论,结果表明马鞍形板件冲压成形是一个准静态过程,而卷边成型是一个动态工程,2种工艺成型的马鞍形板件在褶皱位置、模具支反力、摩擦...  相似文献   

3.
为推广无焊接连接技术的应用,向着连接无渗漏、无污染,连接性能稳定可靠、可重复使用以及安装简单快捷等优点,相比于传统卡套连接密封阻止了泄漏通道唯一可能,开发无焊接(液压)管端成型装置,从而分析管端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结构及技术难点,通过此设备管端成型后的钢管进行精度对比试验的实践介绍,总结钢管成型技术在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方面的优势,结合冷挤压成型理论的研究,实现一次装夹加工钢管成型真正的突破,推进钢管冷挤压管端成型设备精密加工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船体曲板加工成型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热成型仍然是大型商用船舶船体曲板加工的主流工艺手段。对船体曲板热成型工艺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国内外学者在船体曲板热成型工艺的成型过程、热源方式、温度场变形场分析、火路布置决策和板材测量等方面作了详尽的研究。但在加热参数与温度场和变形场控制方面仍不够全面细致,在热成型装备自动化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可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FRP艇艇体现有的两种主流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手糊成型工艺;真空芯材导流工艺。提出了分段成型工艺的初步构思,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成型工艺的优点。最后,对游艇分段设计的接缝形式、接缝位置、连接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分段连接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的思路,以缩短玻璃钢游艇的建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林灿峰 《广船科技》2012,(3):29-30,5
本本文简要介绍一种在钣金生产线上,对钣金进行三级阶梯式冲切的工件成型设备,并对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解决工件成型难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峡升船机下闸首工作大门充压水封存在接头质量差、强度低等问题,为了减少充压水封对下闸首工作大门整体使用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充压水封运输及现场安装条件,对充压水封接头成型方法进行优化,提出了橡胶水封“分段填模、整体成型”的新接头成型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接头成型方法制作了充压水封接头试样,对充压水封接头部位试样进行了孔隙率测定,并开展拉伸特性与抗冲磨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段填模、整体成型”的橡胶水封接头成型方法可大幅提高充压水封接头质量和强度,延长充压水封服役寿命,且对充压水封硬度及其它机械物理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以球面板成型为例,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方法对板材进行动态显式分析计算成型,然后进行静态隐式分析计算回弹,通过在不同的板厚情况下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成型效果与板厚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9.
船体外板加工成型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水火弯板智能机器人测量加工后的钢板表面数据,采用Ferguson曲面模拟钢板曲面;借助参数样条曲线、空间坐标转换及误差分析理论,分别对加工后的钢板横向和纵向成型,及扭曲进行计算,以判别船体曲面外板成型状态,并提供未成型钢板二次加工所需的补火位置及补火量等信息.算例表明,该方法可对加工后的钢板成型情况作出符合工程要求的判别.  相似文献   

10.
成型卡盘是轮胎成型机中的关键零件,直接影响轮胎的成型。本文简要介绍了ANSYS优化设计的原理和过程,并对成型机的内卡盘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一种在钣金生产线上,对钣金进行切断一分为二,不产生废料并对切断后的工件翻边成型设备,并对其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解决工件成型难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述了LiOH吸收剂的成型工艺研究。根据原料的特殊性质,对比分析了各种成型方法,通过对压制工艺、成型压力、成型粒度、烘干工艺等项的实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成型设备、成型压力、成型粒度、升温速度、干燥温度等关键参数,制备出比表面积大、吸收能力强的LiOH吸收剂药粒。  相似文献   

13.
常规船舶外壳材料成型三维模拟过程,无视船舶外壳材料的导流性能,导致仿真图像密度矢量较低,因此,提出船舶外壳材料成型的三维仿真研究。计算PVC金属导流成型范围内的描述误差,确定弧形三维外壳构件参数,利用参数搭建仿真层级体系,建立三维实体CAD等效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结构进行多层化处理后,通过Visual-mesh软件对材料成型后的三维结构进行有限元网格化处理,结合多点匀时拟合成型技术,描述出船舶外壳材料成型图像,以此实现三维仿真过程。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与2种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仿真图像密度矢量均高于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船用环氧树脂垫片的浇注成型特点及垫片的弹性模量、位移阻抗(动刚度)等进行试验和理论研究。在环氧垫片成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环氧浇注工艺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气泡等缺陷。浇注成型后,应对样品试件进行相关的力学性能测试,以得到其准确的弹性模量等参数。3种环氧树脂垫片的位移阻抗值较接近,比钢制垫片的小,有利于提高减振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环氧树脂垫片的工程应用及减振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导轨架制作精度控制、导轨架安装精度控制、横舱壁分段总组精度控制和横舱壁总段合龙精度控制等关键环节进行集装箱船货舱成型精度控制。研发应用高精度检测工装,获取集装箱船货舱成型精度数据,实现高效精准完成吊箱试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传统快速成型技术在船舶零件制造中应用广泛,经过长期应用发现传统快速成型技术已无法适应船舶零件的高精度要求。因此,研究快速成型技术在船舶零件制造中的应用。针对传统快速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融合当下最新的3D打印技术,对船舶高精度零件制造技术流程中的应用进行描述,并通过对比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快速成型技术具有零件制造精度高、易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输送螺旋的设计计算与成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武汉造船》1999,(2):39-41
参考有关资料和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了一种简易,实用,科学的成型方法-拉制成型法,并与常用的冲压焊接成型进行了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以挤出成型耐燃低发泡聚氯乙烯钙塑围壁包脚板和顶线的研制工作,介绍了钙塑材料的成份、挤出成型工艺、低发泡钙塑包脚板和顶线的结构和性能。低发泡钙塑包脚板和顶线是通过一次挤塑成型的产品、它具有质轻、强度高、线胀系数小、热变形小、耐燃性好、耐腐蚀、结构新颖,色彩鲜艳的物理机械性能,还具有相似于木材的特性,安装施工方便,安装后不需要再进行括腻  相似文献   

19.
船体外形是有双向曲度的不规则整体,其外板骨架是由加工成型的外板板和型材组成。如果型材加工不到位,势必引起外板容易变形。对于一般曲度比较小、形状不复杂的型材,通过骨材冷弯都能很好成型,但是对于形状比较复杂、带有开孔和扭曲的型材,加工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偏差。通过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加以控制,达到减少误差的成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LiOH挤出成型,对LiOH原料、粘结剂的选择进行了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LiOH原料应选择不带结晶水的粉状物;挤出成型须添加粘结剂,如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挤出成型制备出的LiOH吸收剂强度能达到99%以上,且清除CO2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