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4Cr14Ni14W2Mo 气阀钢三种原始状态对不同温度固溶处理所得组织(晶粒度、碳化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1050℃)锻造后,固溶处理时不可能获得合理的组织(3—2级奥氏体晶粒,碳化物全溶于基体);高温(1240℃)锻造后,在1180℃固溶处理时,奥氏体晶粒为(3—2)级,碳化物基本全溶于基体。  相似文献   

2.
M-A岛状组织对12Ni3MoV低温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线能量对12Ni3 MoV钢近缝区组织变化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状贝氏体中的M—A组织是近缝区低温韧性急剧恶化的主要原因。粒状贝氏体中以M—A形式存在的残留奥氏体的两种转变——形变诱发转变和变温转变对韧性有不同影响。前者对韧性有利,是含有多量残留奥氏体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具有较高常温冲击值的原因。后者对韧性有害,是促使含有多量残留奥氏体的粒状贝氏体组织低温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测定焊接热循环、观察金相组织、模拟HAZ冲击韧性及断口分析,阐述了高锰钢HAZ碳化物析出及其对性能影响的规律;提出高锰钢HAZ750~550℃的宽度,可以作为评定焊接工艺措施优劣的一项指标;在分析线能量对其组织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对比了气体保护焊和手工泡水焊HAZ组织和性能,提出在无强迫冷却条件下,采用大电流、高焊速的焊接规范,对高锰钢进行长段连续气体保护焊,可以获得较好的HAZ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08Mn2Si钢不同工艺处理后双相组织的形态及冷拔中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得到:950℃预淬火后再经临界区加热淬火时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的纤维状双相组枳,这种组织在冷拔中转变为很细的平行于拔丝方向的纤维状组织,且具有最好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温拉伸、室温弯曲、冲击、维氏硬度等试验以及金相分析对1.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的1.4003接头,其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弯曲性能良好,HAZ处冲击功较低且随温度的降低急剧下降.焊缝区的硬度低于母材,熔合线附近硬度值有波动,过热区硬度没有明显下降.焊缝组织是以奥氏体为主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焊接热影响区过热区铁素体晶粒粗大,是导致该部位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温拉伸、室温弯曲、冲击、维氏硬度等试验以及金相分析对1.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的1.4003接头,其抗拉强度高于母材,弯曲性能良好,HAZ处冲击功较低且随温度的降低急剧下降.焊缝区的硬度低于母材,熔合线附近硬度值有波动,过热区硬度没有明显下降.焊缝组织是以奥氏体为主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焊接热影响区过热区铁素体晶粒粗大,是导致该部位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热轧态15 MnMoVNRe 钢经α+γ相区加热淬火,相变产生α+M 两相组织,最后在620℃左右回火可获得这种钢的最佳性能。为了控制该钢的强韧性配合,控制铁素体的体积百分数(V_F%)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指出:V_F%控制在15%左右是合适的,并在600~650℃温度区间内回火,最后运用复相钢混合定律对该钢回火后的硬度进行了叠加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插销试验、三支点弯曲试验和电解充氢裂纹试验法对1Cr-1/2Mo钢堆焊奥309、奥347不锈钢焊条焊接接头熔合区的韧性及氢致剥离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回火参数不同,其韧性不同.640℃,5h回火熔合区韧性最好.熔合区中的固溶氢含量,导致韧性下降.熔合区的剥离裂纹与焊后热处理制度有关.熔合区含氢量相同时,在焊后不进行热处理和热处理参数较小时不产生剥离裂纹;热处理参数增大,剥离裂纹率逐渐上升,在750℃时达到最大值,回火温度超过850℃时,无剥离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9.
对具有不同原始组织的三个炉号的LZ50车轴钢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处理,用金相方法分析了晶粒度的变化规律,比较了钢中微量元素Al、Ti含量与晶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混晶组织的LZ50车轴钢加热到Ac1~Ac3之间时晶粒细化,但超过Ac3温度后即出现混晶,且小同钢中混晶倾向与原始状态的相同;钢中微量元素Al、Ti含量越高,混品倾向越严重;高温固溶、低温析出预备热处理可以改变晶粒长大倾向,消除混晶组织.在此基础上对LZ50车轴钢的混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药芯焊丝用于屈服强度700MPa高强钢时焊缝的组织与韧性,我镜和扫描电分析了以药芯焊缝的组织,探讨了影响焊缝断裂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高强药芯焊缝的断裂基本为脆性,焊缝中过多的淬硬组织,较高的含氧量以及大的焊线能量均导致焊缝断韧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机车柴油机排气阀(基材为4Cr14Ni14W2Mo 钢)等离子堆焊修复次数,以及“堆焊+时效”次数对其热影响区的过热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排气阀的等离子焊修次数以不超过3次为宜.  相似文献   

12.
多层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焊缝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R400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厚板高强钢,对多层焊缝的组织、夹杂物及焊缝的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柱状区和粗晶加热区组织主要由先共析铁素体和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焊缝中较高的含铝量加速了奥氏体的高温分解.焊缝夹杂物多为球状复合氧化物,平均尺寸为046μm.夹杂物往往成为焊缝断裂的起源,对焊缝冲击韧性有不利影响.自保护药芯焊缝具有优良的冲击韧性,40J冲击功所对应的转变温度低于-50℃,满足工程结构对韧性的要求.焊接位置对焊缝断裂性能有影响,横焊优于立焊.  相似文献   

13.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和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手工电弧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hoenix SH Ni2 K130焊条、手工电弧焊焊接WELDOX960E高强钢时,可以获得拉伸、弯曲、冲击性能良好的接头;其焊缝组织为针状铁素体与粒状贝氏体的混合分布;熔合区及粗晶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少量白色M-A块区;正火区组织为块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珠光体;母材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WELDOX960E高强钢焊缝硬度为270 ~ 300 HV,且距离熔合线30 mm处出现软化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渗碳后的热处理规范(包括亚温淬火)对渗碳钢18Cr2Ni4WA 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表明与渗碳后一次常规淬火法相比,渗碳后采用亚温淬火时,心部由于获得了含有韧性相的细化的(α+γ)两相复合组织,使强韧性得以提高;表层由于加热温度较低,一方面碳化物溶解得少,另一方面奥氏体晶粒细,因此淬火后所得马氏体脆性小,残余奥氏体量少,从而工件变形亦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微观组织分析、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S355J2W钢焊接接头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焊后热处理,接头组织中的贝氏体、珠光体及焊缝面层侧板条铁素体间的M-A组元分解,550℃×3 h的焊后热处理组织分解较为完全;焊接接头各部位的硬度均有所下降,较长保温时间硬度值降低更为明显;焊接接头各部位冲击功均明显提高,550℃×0.5 h的焊后热处理对冲击韧性的改善更为明显.焊态和焊后热处理态,拉伸试验样本均断裂在邻近热影响区的母材处,弯曲试验样本焊缝均呈现了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16.
对具有不同原始组织的三个炉号的LZ50车轴钢进行了不同工艺的热处理,用金相方法分析了晶粒度的变化规律,比较了钢中微量元素Al、Ti含量与晶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具有混晶组织的LZ50车轴钢加热到Ac1~Ac3之间时晶粒细化,但超过Ac3温度后即出现混晶,且不同钢中混晶倾向与原始状态的相同;钢中微量元素Al、Ti含量越高,混晶倾向越严重;高温固溶、低温析出预备热处理可以改变晶粒长大倾向,消除混晶组织.在此基础上对LZ50车轴钢的混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修一、二次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拉、弯曲和冲击性能均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缝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δ铁素体;熔合区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晶粒粗大;母材的显微组织为块状铁素体,沿轧制方向成条状分布.焊接修复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粗晶区宽度、晶粒度与马氏体含量的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焊缝的显微硬度相近,母材显微硬度大致相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Gleeble焊接热模拟的方法,模拟了用于焊接控轧钢的多层焊焊缝各区的组织。单通焊缝具有明显的树枝状形态,其显微组织主要由针状铁素体和少量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模拟焊缝粗晶区原奥氏体晶粒粗大,显微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和少量先共析铁素体及铁素体加第二相所组成。系列夏比V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单道焊缝具有最高的冲击韧度值,而模拟焊缝粗晶区韧性较低,尤其在低温时,冲击韧度最低。多层焊缝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LD钢制作钢板弹簧中心孔冲头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用LD钢制作钢板弹簧中心孔冲头,经1120℃淬火、540℃高温回火处理后可以获得较好的机械性能;经1140℃淬火后深冷处理再在540℃高温回火,可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其使用寿命比Cr_(12)MoV钢作钢板弹簧中心孔冲头的寿命分别提高7倍和9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正火、回火对Q460E低合金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正火后的组织为细小的M-A岛弥散地分布在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条间,从而决定了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200℃到500℃范围内回火,力学性能相对较为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屈强比较低.600℃回火时力学性能相对较低,但也要比GB/T1591-1994规定的该钢的强韧性要高.分析认为强韧性降低幅度相对大的原因主要是粒状贝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长大球化,分布在条状铁素体边沿,犹如上贝氏体,以及碳化物在晶界分布.200℃回火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突出的韧性.回火过程就是粒状贝氏体分解变化,碳化物析出长大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