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定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高聚集人数是铁路客运站设计的重要指标,是研究铁路客运站站舍能力与规模要求的核心。现行《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最高聚集人数的定义存在着不符合最高聚集人数产生的背景、对应的计算方法有歧义、数据不易统计以及计算结果不适用等不足。在对现行定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相对于计算公式更为合理的定义,以此避免计算方法的歧义。  相似文献   

2.
大型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仿真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传统计算方法采用静态公式计算,忽略了车站功能布局、客流组织方案与最高聚集人数的互动影响。在研究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证明3个规律,揭示最高聚集人数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最高聚集人数的周期特性和出现时间;通过对15万条现场统计数据的拟合分析,提出旅客提前到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运用车站客流组织仿真系统,研究提出车站最高聚集人数的仿真计算方法,并采用北京南站数据进行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车站方案设计、运营管理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最高聚集人数定义及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聚集人数在铁路客运站设计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现在对最高聚集人数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也不强。本文根据最高聚集人数现有定义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并针对计算方法操作性不强的特点提出了更为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旅客最高聚集人数的构成,对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及其在铁路客运站的设计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可靠性对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交通可靠性是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定量衡量城市交通可靠性对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影响,在已有的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可靠性对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影响的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工具,用旅客实际的候车时间减去旅客由于道路交通状态的不确定性需要额外准备的时间(即缓冲时间),重新得到旅客的候车时间分布,根据重新得到的候车时间分布,确定城市交通不稳定情况下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并通过算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铁路规划和设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计期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是研究铁路客运站站房能力与规模的核心。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设计期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预测进行研究。认为将列车密集发车时段同一时刻到达车站候车人数与检票上车人数之差最大值的平均值视为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比较适宜。建立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预测模型,对模型中参数的取值进行讨论,通过算例说明本文模型的应用,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运站候车厅候车能力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客运站的服务能力是衡量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核心之一,在分析计算铁路客运站候车厅最高聚集人数的基础上,归纳出其与有效候车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给出了候车服务能力的计算方法,为我国客运站的现状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铁路客运站修建之前须对最高聚集人数进行计算,影响该指标的直接因素是旅客在车站的聚集规律.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对北京西站、郑州站、石家庄站的调查结果,分析旅客在候车室的到达规律、出发规律、聚集规律;前者进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给出参数取值;中者对检票速度进行利于理论计算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理,并对始发列车和过路列车的相关参数取值提出建议;而后得到聚集规律表达式.根据给出的客运站旅客聚集规律表达式形成最高聚集人数计算式,最后通过算例对算式的使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铁路车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是设计铁路客运站站房规模的主要依据之一。文章以成都东站为例,通过提取售/取票设备数据,统计旅客提前到站时间,采用对数正态、复合负指数、威布尔3种分布形式对旅客到站规律进行拟合分析,构建铁路车站最高聚集人数检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对铁路旅客提前到站规律拟合效果优于其他2种分布,基于最优拟合分布的计算结果更为精确,有利于精准掌握车站最高聚集人数。  相似文献   

10.
《铁道学报》2006,28(6):134-136
第1期集装箱公铁联运的费用加权最短路计算机算法………………………………………………………………………………贺国先(1铁路客运站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研究………………………………………………………何宇强,毛保华,陈绍宽,等(6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组织模式的制度绩  相似文献   

11.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双井站区间暗挖隧道施工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既有线地铁结构的安全度已达临界状态,施工不能中断行车运营。为有效控制新线施工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化对既有结构位移和变形的影响,对既有线采用袖阀管注浆、WSS工法加固的措施,详细介绍新建10号线初支顶部与既有1号线初支仰拱零距离密贴、刚性支护紧贴1号线底板进行下部隧道施工的作业要点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既有地铁的正常运营。实践证明,该工程首次采用密贴既有结构底板的形式穿越既有地铁隧道,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4号线宣武门站需要下穿既有2号线宣武门车站,形成十字交叉,需修建换乘结构,换乘通道垂直下穿既有站,然后顺着既有站底板开洞后接站台板,施工过程需保证既有线的正常运营.对既有线的保护标准、下穿结构的设计与施工的辅助措施和步序、拆除底板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施工效果和监控量测结果等进行研究,使4号线宣武门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并实现了最短距离换乘.  相似文献   

13.
建设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需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崇文门北京站区间隧道,为保证既有地下铁道正常运营和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车站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根据崇文门站的暗挖施工的监测资料和既有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计算和分析下穿情况下2号线区间结构的受力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是大型换乘站,采用单向换乘模式。根据西直门站的周边条件,从客流量、站内设施布局和标志设置入手,通过分析4号线建成后西直门站换乘流线及换乘客流的现状,指出了西直门站乘客换乘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换乘流线(方案1)及工程改造(方案2)两个优化方案,并对方案2的换乘客流进行了仿真及评价。方案2解决了西直门站3线换乘问题,提高了西直门站的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15.
徐俊峰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21--125
主要介绍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车站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量测技术,指出浅埋暗挖地铁施工要遵循新奥法原理,以量测信息指导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6.
以分析基坑开挖引起紧邻车站变形为切入点,对北京地铁宋家庄枢纽站的后期工程基坑开挖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施工方案下既有宋家庄车站结构的变形情况,分析了后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风险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修建地铁车站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传统暗挖工法的解析,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一种新的用于修建大型地下建筑工程的暗挖工法——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阐述新工法的技术核心和要点,在北京地铁黄庄站的实践,以及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京张高铁东起北京北站,途经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和延庆县,由延庆县入河北省境内,西迄张家口市,新建正线全长174 km。京张高铁沿既有京包铁路通道北行,与学院南路、北三环、知春路、北四环、成府路、双清路、地铁10号线、地铁12号线等多条道路和地铁交叉,且线路两侧分布有密集的建筑物。因此,线路敷设方式需结合拆迁、工程投资以及噪声等环境敏感因素综合确定。经综合对比分析,从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和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加快项目顺利推进的角度考虑,最终推荐采用地下方案。  相似文献   

19.
查阅近接隧道施工影响区及相应工程对策的研究成果,调研国内部分叠落矿山法隧道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经验。针对用矿山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9号线金融街站—平安里站区间与3号线阜成门站—平安里站区间上下叠落4孔隧道工程,分析后行下洞隧道开挖对既有上洞隧道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利用MIDAS-GTS进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得到各施工阶段对既有区间结构、地表沉降的影响及其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采用上下叠落4孔隧道进行设计施工是可行的,通过采取先行隧道超前注浆、加强隧道初期支护及二衬刚度、加固夹层岩体等措施,能满足隧道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铁路建设对城市局地热环境的影响 ,分别选择了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和北京北站为试验对象 ,通过在各车站周边布点测量温度 ,分析了各车站周围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既有铁路车站上空存在迷你热岛 ;绿地和水面对减弱局地热场作用明显 ;在对城市区域热环境影响中单一因子的影响作用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