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对集中式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简要分析了微软COM/DCOM技术的实现原理及COM/DCOM1组件的运行机制,论述了COM/DCOM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分析实现了一个基于COM/DCOM技术的分布式检测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COM技术的分布式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集中式控制系统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简要分析了微软COM/DCOM技术的实现原理及COM/DCOM^1组件的运行机制,论述了COM/DCOM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检测和控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分析实现了一个基于COM/DCOM技术的分布式检测和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3.
随着行车密度的提高,设备使用年限增长,COM工作站不稳定性明显增加,故障率呈上升趋势.为此,对广州地铁1号线信号系统通信服务器(COM工作站)的CPU(中央处理器)占用率进行分析,提出优化信号系统COM工作站有效措施,并验证了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COM组件计算铁路货物运价里程的设计方案,分析货物运价里程对象的数据结构,最短路径算法及其在运价里程计算中的具体实现,COM组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5.
使用COM技术开发的应用程序具有高扩展性等优点.以使用COM技术开发铁路站场图绘制辅助系统的过程为例,研究了在VC++6.0环境中使用ATL编写COM组件涉及的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在地铁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开发中的应用情况,详述了COM技术在基于组态软件平台Cimplicity HMI上进行二次开发时的应用。通过与传统开发模式的对比,展现了COM技术在Cimplicity HMI平台上开发的优势。COM技术可解决传统开发模式存在的代码碎片化、控制代码与画面视图严重耦合、代码编号不方便、调试困难、难以版本管理、代码无法保密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COM技术以及利用它来实现专家系统组件的方法,最后以实例演示了实现COM组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OM技术以及利用它来实现专家系统组件的方法,最后以实例演示了实现COM组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全面分析了基于COM/COM+的Web应用程序的结构、特点、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阐述了采用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受城市道路交叉口影响的问题,在分析交叉口多种交通方式混行的复杂性基础上,考虑有轨电车特性、道路环境以及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等因素,以减少有轨电车交叉口的停车延误为目标,构建有轨电车车速引导控制模型,并提出对应的实现方法。通过VISSIM及对COM口的二次开发,将提出的模型嵌入仿真系统,并对实际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减少有轨电车交叉口的停车比例和停车延误,对社会车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Oracle COM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阐述Oracle COM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开发流程,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最后分析了对数据库可用性的影响及其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半独立路权下有轨电车如何安全快捷的通过交叉口是运营管理的重点所在。为克服以往有轨电车优先控制策略建模仿真过程耗时且流程复杂的弊端,提出以交通仿真软件VISSIM提供的COM接口为基础,根据所分析的需求提取仿真中的重要输入参量,在NET的可视化界面并实现了与VISSIM平台的数据交互、仿真控制,提供了更直观的图表化仿真运行评价显示及汇总报表以辅助管理,提高有轨电车在交叉口区域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铁路勘察设计前期阶段线路方案所采用的小比例尺地图陈旧,新增地面建筑物缺失,对线路走向影响大;数字化程度低,人工获取地面高程数据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Google Earth平台实现快速下载地图、自动拼接成线路带状图和自动批量提取线路纵、横断面地面高程数据的方法,并采用VC++和Google Earth的COM API函数进行二次开发,介绍该方法的实现原理及算法,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该方法的可靠性及高效性,为铁路前期研究选线设计提供一种良好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设计中,为实现快速标准化的绘图,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设计一款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辅助绘图软件。软件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ObjectARX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归纳了刚性接触网锚段形式并建立标准锚段数据库,辅助绘图软件通过Excel COM组件调用数据库内预存的悬挂点坐标,实现刚性接触网参数化和标准化地绘制。研究成果及所开发的软件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了绘图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的几种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将COM/DCOM技术应用于分布式微机监测系统中,不仅提高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而且软件上易于重用和扩展。文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一种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三维可视化系统采用OpenGL作为三维图形库,VisualC 作为开发工具,同时融合了COM技术。文章介绍了建模系统及模拟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自动监控(ATS)仿真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COM技术的、组件可重用的ATS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并以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ATS仿真系统的开发为例,分析了系统中可视组件和功能组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提供了组件实现的MIDL代码.  相似文献   

18.
局域网管理模型通过C/S结构实现,其内容包括流量监测、进程管理、异常报警、轮询监测等功能.利用COM组件技术作为支撑,模型拥有了分布式结构、升级鲁棒性、位置透明性、易扩展性以及一个透明的网络环境.对此模型的建立、实现进行分析,着重阐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加密解密和异常报警模块.  相似文献   

19.
Geo Mos软件是徕卡公司研发的一款非常优秀、稳定的变形监测软件,但是该软件只支持徕卡公司的产品。研究使用单片机拦截、转发COM口数据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非徕卡全站仪与GeoMos间的兼容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客运站生产组织结构、数据流程和业务布局,将客运站行车调度系统划分为10个子系统。根据各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2种体系结构。对系统进行组件设计,选定的中小粒度重用组件包括数据库操作组件、统计组件、查询组件等,提取的大粒度重用组件包括计划编制组件、现车场管理组件和调车作业计划管理组件等。根据组件的变化频率,将系统从纵向划分为数据库访问层、业务逻辑层、流程控制层和应用系统层4个层次。系统开发运用COM组件技术,采用MFC实现COM组件。该系统已开发完成并在成都站完成现场运行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