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发展,对路况车辆行人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针对此类情况,应用车路协同技术为自动驾驶预先采集处理分析决策数据,可大大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领域已获得突破性发展;为提高通行效率和出行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有望较好解决高昂的人力成本和难以提高的效率等问题。然而,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车的应用大多采用跟乘用车同样的标准进行规范,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在FCW和AEB功能中货车在相同车速的制动距离要远大于乘用车,而其所采用标准规定的碰撞预警时间却并无多大不同,这在实际场景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2]。此外,货车质量和体积较大,且较多应用于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会经历包括高温、严寒、山区等多种复杂气候场景,这些都将对货车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辆制动效能、能耗以及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规范的要求。本文针对货车的应用场景特点,为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出行服务领域的重要应用,发展前景广阔。为了解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公众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为框架,结合感知风险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引入感知风险、技术焦虑、主观认知、社会影响和政策监管5个变量,建立自动驾驶出租车接受度模型。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各变量对接受度均呈现显著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会影响(0.543)、感知有用性(0.362)、感知风险(-0.302)、感知易用性(0.268)和技术焦虑(-0.134)。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及自动驾驶企业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深圳三号线信号CBTC系统运营的ATP驾驶模式情况下,列车车门与屏蔽门系统在站台开门联动时,会产生时间延迟,从而影响车门与屏蔽门联动效果。从开门信息传输的角度研究合理的开门传输路径的优化方案,提出由信号方和车辆方一起更改开门电路的设计方式,以实现屏蔽门和车门同步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行,结合某高速公路上一座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桥联间交界墩偏位纠偏的实施,对墩顶偏位原因进行定量分析,并提出通过步履式顶推千斤顶利用自反力纠偏的处治措施,为类似场景下的桥墩纠偏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地铁车站施工中洞桩法地下基坑不同于明挖基坑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对洞桩法地下基坑施工时空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洞内土方开挖与钢支撑施工的技术措施;并根据监测结果,进一步对洞桩法地下基坑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采用时空效应原理进行地下基坑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隧道台阶法施工因其适应性较强而受业界青睐,但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台阶法施工技术要素的合理选取有待深入分析论证。文章试图通过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综合分析多种围岩条件下不同台阶要素对洞室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台阶长度、高度及上断面扁平度等重要参数的选取提供理论支撑;并通过西南艰险山区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实践证实了其科学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