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交通进入多元化时代,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潍坊火车站位于潍坊市中心附近、联运客运站西侧,公路、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在此中转、集散、过境,属综合型客运交通枢纽。本文针对现状主要交通问题,依据规划设计的服务客运量对枢纽规模进行定量分析,并从火车站、客运联运总站、公交场站三个方面进行交通组织,体现自动化、信息化、人文化设计。以期为同类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0是规划之年,全国各地的交通规划部门都在忙着做新的五年规划。规划对于综合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今天的规划将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各种运输方式的线网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综合枢纽的衔接却是综合交通发展的软肋,因此我们一再强调衔接决定成败,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在一体化的综合枢纽。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确定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对公路站场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为选择公路站场布局方案提供依据。并通过某市站场规划布局的实例应用,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研究和总结,并参考相关工作的经验积累,以机场建设与运营业主的视角,梳理归纳了现代大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理念、思路及经验,对国内其他机场综合交通规划具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将综合交通枢纽的价值增值环节有效地联结在一起,从而实现综合交通枢纽整条产业链的盈利。通过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实际案例对盈利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将实证和理论很好地进行了契合。  相似文献   

6.
赵长相 《综合运输》2020,(11):16-19
综合客运枢纽的合理布局对便捷出行、引导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和互联网地图API抓取实时路况信息建立枢纽时空可达性模型优化客运枢纽布局的方法,以汕头市和高德地图API为例,结合GIS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分析汕头市客运枢纽可达性分异特征及原因,从交通可达性视角结合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提出汕头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方案和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融合实时交通信息,可为铁路枢纽地区交通治理提供合理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经济和综合交通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的综合交通枢纽亟需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传统的枢纽信息服务基本能满足枢纽的管理需求,但在大数据概念和方法的引导下,综合交通枢纽的信息服务能力将有质的飞跃。本文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的枢纽信息化发展方向,枢纽管理者可以从数据中挖掘交通需求规律与运行模式,建立更优的应急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并为区域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流线设计在铁路客站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铁路客站流线设计实践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明确流线设计是在设计中具有非独立性以及分阶段、分交通主体、分区域、分专业设计等特征的创造工作。对基于单一运输模式铁路客站背景下建立的传统流线设计理论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指出既有的流线设计理论体系中流线的概念及内涵、流线设计的对象范围及实现手段不明确,以及流线设计与运营管理、客站其它要素设计之间的关联研究不足。提出了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流线设计理论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明确流线的本质是交通流的通行空间,是具有一定交通流承载量和三维空间形态的交通流运行空间轨迹;明确流线设计工作的实质是新建铁路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设计阶段的交通规划工作;将流线设计工作抽象为一类具有典型特征的特殊形态交通网络的构造工作;将流线设计的对象与范围进行扩展;将流线设计方案的网络特征归纳为\"多交通主体复合立体虚拟网络\"。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精明增长及精明增长交通系统的理念,提出精明增长交通5个要素,对精明增长交通系统下我国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综合交通枢纽集高铁、城际、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大,以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从当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情况来看,其呈现出了多元复合的发展趋势,而这也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建立了快速路网运行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DEA方法建立快速路网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对城市快速路网的运行效率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城市客运换乘枢纽服务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找出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建立了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服务水平评价体系,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行了有效分析;选取西安市地铁2号线北大街、小寨、钟楼等三个典型枢纽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DEA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城市客运枢纽换乘服务水平评价中,并且为提升换乘枢纽服务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新湦  屈琮博 《综合运输》2021,(2):66-72,83
针对我国国际枢纽机场未按照设计之初功能定位发展的现状,运用AHP法构建国际枢纽机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国际航空运输规模指标、国际节点网络连通度指标、枢纽功能指标、综合交通指标纳入体系当中。首先对国内外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进行评价,其次对我国机场布局规划中的10个国际枢纽机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枢纽机场国际业务发展、航空枢纽建设与国外对标机场有一定差距,与自身战略规划有所偏差,针对薄弱指标项基于自身优势给出发展建议。最后基于一市两场与机场群的视角,分析了如何根据自身功能定位进行协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提出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现有研究尚未涉及综合交通系统社会贡献方面。在解析综合交通社会贡献机理基础上,根据我国2000—2017年社会系统和综合交通数据确定我国社会系统发展指数S和交通系统发展指数T的组成指标,在每种交通方式内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各指标数值得到S和T数值。应用格兰杰检验法证明T是S的原因,由S关于T的回归函数可得我国综合交通社会贡献评价函数,处理后得到最佳状态数值,发现实际数值与之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影响高铁枢纽换乘效率关键因素,科学合理高铁枢纽布局,提出一种基于AHPDEMATEL组合评价方法。以高铁枢纽为评价对象,通过构建具有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初始权重,决策与试验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求得各评价指标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从而确定各指标综合影响度。研究结果表明:其他交通衔接性、通道便捷性、设施供给度、枢纽组织有序度、停车场供需比、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距离、单位时间换乘量、绕行系数是影响高铁枢纽换乘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换乘枢纽的适应性、合理性及人性化三个层面出发,建立了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应用分析,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隧道施工岩溶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隧道施工岩溶预报的应用模型。基于模糊数学理论,以"地质法+TRT+GPR+超前风钻孔"的综合施工地质预报体系为基础,采用勘察及地质调查资料、TRT成果图色谱特征、电磁波综合特征、超前风钻孔钻进综合特征、掌子面溶蚀情况和地下水发育情况等六个评价因素,建立了隧道施工岩溶预报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模型,并在武神公路椿树垭隧道施工岩溶预报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基于HWD测试数据的机场道面结构性能评价实施方案,阐述了机场复合道面结构的参数反演原理、性能评价指标及流程,并结合华东某机场HWD检测数据,对机场复合道面结构参数反演、ACN-PCN强度评价、结构剩余寿命、结构适应性厚度等评价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公路景观评价是衡量公路工程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标准。文章使用熵权法来研究旅游公路景观综合评价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熵权模型,并针对公路景观构成要素设计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沿线生态环境类指标是旅游公路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其次是公路设计要素类指标,最后是路域文化景观类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