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州地铁特殊地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广州地区地质复合型特点,分析广州地铁3、5号线盾构掘进施工中遇到的特殊地质现象,说明重视盾构在特殊地质地段的施工是保证盾构顺利掘进的关键,重点阐述盾构在富水断裂带、石英含量高的硬岩、孤石、风化深槽、煤气层、岩溶空洞等特殊地质段采取的掘进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盾构中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北京地铁13号线在国内首先采用钢弹簧浮置板减振系统,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技术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特殊高端减振的最佳选择。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取得了理想的减振效果,人们对这项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上海地铁4号线是国内首次在盾构中采用钢弹簧浮置板的工程,目前在很多城市的地铁特殊盾构减振地段中都用上了这项技术,北京地铁5号线铺设的钢弹簧浮置板减振系统均位于盾构地段。由于5号线采用接触轨供电方式,道床设计和以往的不同,在这里就盾构中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设计进行抛砖引玉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铁5号线第10标段位于天津市繁华地段,交通繁忙,地质复杂,工程大部分地段是软土地层。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隧道盾构总体施工方案。论述隧道盾构施工主要工艺、联络通道及端头冻结加固、盾构法施工变形控制,提出对地面隆陷、建筑物下沉及倾斜、地下管线及隧道管片变形进行监测,提出采用盾构前方隆陷控制、盾构掘进沉降控制和固结沉降控制等措施控制地面变形量。采用盾构法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铁硬岩段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世鹤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3):64--66,70
广州地铁3号线某盾构区间地质条件复杂,既有极为松软的淤泥质土、砂层,又有坚硬的微风化混合岩、辉绿岩等.分析盾构机在硬岩段掘进中刀具磨损的原因,并主要通过对盾构掘进参数设定、姿态控制、泡沫使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在广州地区硬岩段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SG-1标段盾构区间穿越龙王港河道施工为例,介绍了一种应用抗拔桩、抗浮板及袖阀管注浆相结合的综合加固措施,采取适当的盾构参数和完善的防喷涌措施,以及施工监测手段,确保盾构顺利通过超浅埋河道地段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盾构机开挖范围为全断面硬岩地层时,施工效率低、机身震动大、刀具磨损快一直是盾构施工中的难题。以厦门市轨道交通3号线浦边站~后村站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左右线相似全断面硬岩段采用爆破预处理及不进行爆破处理两种不同处理方法时,盾构掘进过程中的掘进参数、刀具磨损情况、成型管片及隧道渗漏水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盾构区间全断面硬岩处理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相关技术指导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州地铁三号线大塘-沥窖区间盾构隧道工程穿越大量房屋地段的复杂施工情况,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通用程序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在通过该区段时与地面建筑物的相互影响,提出地面房屋基础处理方案并验证房屋处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FLAC3D三维非线性有限差分程序,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富水砂层地段工程,对在不同盾构掘进速度下,注浆加固基础时产生的地表沉降与孔压变化进行研究,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利用计算分析结果调整盾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9.
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平乐停车场出入场线盾构区间右线施工为背景,结合工程实际水文地质情况,总结了全断面灰岩地层、上软下硬地层、全断面黏土地层及复合地层条件下小半径曲线段盾构掘进施工关键技术,解决了刀具磨损严重、盾构机抬头、地层沉降、管片错台和破损、掘进效率低下等问题,可为类似地层的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深圳地铁3号线3102标段翠竹站-田贝站隧道左线所处地层以硬岩为主,区间以盾构法施工为主,矿山法施工为辅。在总结翠田左线施工经验的同时对盾构长距离穿越硬岩地层的施工方法和经验进行介绍,通过合理的配置刀盘刀具,以适宜的掘进模式选择合理的掘进参数及同步注浆参数,同时加强对刀具的管理,可以很好地解决盾构在长距离硬岩段遇到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出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复杂地层时设备配置不当导致渣土改良效果差的问题,以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东晋隧道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可变开口率完整直角型式复合刀盘,布设"立体分层"式刀具,土仓壁安装 3 个固定的主动搅拌装置,按照刀盘的旋转轨迹布置 16 路泡沫、膨润土喷嘴,设置 U 型转渣螺旋机,并在箱体上设计喷水口及改良口等措施,获得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冲洪积复合地层渣土改良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盾构工程中盾构机选型是重点工作之一,盾构机型选择的正确与否是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文章以北京地铁4号线四标段盾构工程为例,介绍了盾构机选型原则与依据,针对4号线四标段所处砂卵石地层特点,系统阐述了北京砂卵石地层盾构机选型的技术路线和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陆翔路站~潘广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切削穿越建筑物桩群施工技术,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同类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既有模型和改进模型,对粉质黏土、粉土、砂土及与砂卵石共4种地层进行端头加固统计计算,讨论纵向加固范围与盾构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端头加固的尺寸效应,给出大小盾构分界的建议:在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加固研究中,直径小于10 m和大于10 m的盾构隧道端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与直径的关系曲线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10 m直径可以作为大小盾构的有效分界线。对于直径大于10 m的盾构隧道,使用改进模型进行端头加固计算,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结论更可靠。以北京地铁14号线大盾构始发与到达工程为背景,从强度、稳定性及渗透性3个方面分析大盾构端头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富水含砂软土地层轨道交通盾构选型及施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隧道主要穿越黏土、粉细砂土层,地下水位较高,选择合适的盾构机形式是实现洞通的关键。通过参考国外选型经验及国内盾构选型状况,根据2号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其工程特点,按照"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环保性"的原则,对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这两类型盾构进行比选,确定2号线区间隧道使用土压平衡盾构,最终成功穿越运营城际铁路风险较大的工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并按计划顺利实现洞通节点目标,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健 《铁道工程学报》2006,(3):40-43,78
研究目的:自主开发设计盾构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掌握盾构国产化研究的关键技术。 研究方法:针对盾构的结构特点,进行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通过对土压平衡盾构的工况、工作流程及功能要求分析,从系统设计、硬件配置、程序编写等方面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进行详细阐述,体现了检修维护方便,扩充灵活,降低造价的设计优点;从土压平衡控制、姿态控制、推进缸速度与压力协调控制等方面,对盾构的主要动作的控制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盾构进行参数设置、故障诊断,远程监视、数据采集分析的基本功能。 研究结果:已基本完成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实现盾构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研究结论:对盾构可编程控制器(PLC)系统的设计研究,已列入国家“863”攻关计划,为国产盾构的开发提供了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RP1500—4型粗调机是针对武广客专研制开发的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装备。介绍了该粗调机的主要结构、系统构成、性能参数及其应用范围。该粗调机在武广客专试验段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穿越溶洞的施工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拟建的广州地铁5号线(草暖公园站———小北站)盾构区间工程为例,介绍盾构穿越岩溶段时的施工工序流程和常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鉴于目前各种地质预报手段的局限性,应在设计阶段加强地质调查和勘察工作,施工前还应有针对性的详细补充勘察,以求地质预报资料的准确性。探讨了穿越岩溶的施工预处理技术以及盾构在穿越溶洞段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武广客专无碴轨道施工用的纵向模板安装机,横向、纵向模板拆洗机,散枕装置,物流平车Ⅰ和Ⅱ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等,这些施工设备在武广客专无碴轨道试验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盾构机过江施工中洞穿河堤,江底地质条件复杂,易出现喷涌现象,地层软硬不均,刀具磨损大等难度大、技术新、风险系数高等重难点问题,提出了盾构机类型的经济比选,给出了江底施工掘进参数和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