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湖南某高速公路的加宽改造,介绍了高速公路路面常用加宽方案及加宽技术,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不同加宽方案下路基表面沉降、路基基底沉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单侧和双侧加宽方案对路基表面与底面沉降有着基本相似的影响,但采用双侧加宽方案时新旧路基的沉降差异较小,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减小,宜采用双侧加宽方案进行高速公路路面拓宽。  相似文献   

2.
路基加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会使路面结构受力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将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转换为结构层底脱空,进行多种不同脱空深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分析认为沈大高速公路路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差应在1.6cm以内,不均匀沉降坡比不大于0.4%时,沥青路面不产生结构性破坏。  相似文献   

3.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该文介绍广州番禺区 S362 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路基综合处治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地基上旧路加宽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的有效衔接,避免道路通车后路面出现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文中介绍了广州市番禺区S362线沙湾至紫坭段加宽工程的路基综合处治设计,着重论述了软弱地基处治、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的方法,为珠江三角洲其他旧路加宽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采用两侧加宽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路基路面施工期间保持双向4车道通行运营不分流的交通组织方案,提出了左右幅分区段并行施工、路基两侧建永久性路面、路基单侧建永久性路面3种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比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地基沉降现象,对差异沉降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加宽方式对路基差异沉降的影响,最后结合工程实践,采用双侧加宽方式对某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施工,并检测施工后路基沉降及路面平整度。检测结果表明:路基施工完成后沉降量较小,完全能够满足规范要求,而改扩建施工完成后,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标准差较小,明显满足规范要求,高速公路改扩建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对深汕西高速某抬高及加宽路基段典型施工工序进行分析,获取工序1~工序4新旧路面对应的横向差异值分别为7.50、17.21、4.60、2.50 mm,满足路基横向允许最大差异沉降的安全阈值,其最大沉降位于路基加宽新填土区域内。新路面工后沉降变形不同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抬高路基填筑密度与高度越大,工后新路面沉降变形就越大;新填土材料的密度对新路面沉降无明显影响,而对旧路面影响大;施工填筑速率越慢,则工后的新路面沉降变形就越小,也越能抑制新路面工后的大变形。  相似文献   

8.
路基拓宽中新旧路基结合部的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地基处治、新旧路基衔接和新路基填筑三个方面提出了旧路加宽改造处治技术措施和方案,以解决路基拓宽后新旧路基结合部容易产生的纵向开裂和由此导致的路基路面破坏。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基加宽工程日益增加。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高度重视质量薄弱的环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其中,如何控制新旧路基差异变形,提高加宽后路基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对于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中新旧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及路面产生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基于实际工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道路加宽的数值模型,对路基的沉降特性以及横向位移进行了研究,认为路基加宽可以起到反压护道的作用。所得结论对于公路加宽工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基加宽工程日益增加.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高度重视质量薄弱的环节,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其中,如何控制新旧路基差异变形、提高加宽后路基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中新旧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及路面产生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实际工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道路加宽的数值模型,对路基的沉降特性以及横向位移进行了研究,认为路基加宽可以起到反压护道的作用.所得结论对于公路加宽工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郑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加宽方案的路基比选,特殊路基设计,路面、桥梁拼接及涵洞接长技术,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由于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病害,文中以某高速公路典型路段新老路基处理为依托,分析新老路基差异沉降与路面应力的关系;引入沥青路面结构服役后的疲劳特性,分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宽路基与原旧路基之间容许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得出该高速公路改扩建新老路基容许差异沉降以半幅横坡改变量2‰为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中,由于新旧路基沉降和变形的不一致性,会造成路面结构底板的脱空,对路面结构受力状态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路面结构的面层主应力、表面变形、表面剪应力、底基层层底主应力等进行计算分析,可为旧路加宽改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各地城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道路进行了拓宽改建.新老路基衔接不良可能会导致新加宽路基失稳、路面损坏、路面整体性能下降等病害.通过对产生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旧路路基拓宽对策及处理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适应重交通、使用周期长、养护费用低的特点,将得到大的发展。根据目前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多采用国产小型常用机械,就其如何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结合国道106线濮阳至中召段的施工实践,谈一下体会。1 工程概况 国道106线濮阳至中召段改善工程长7.8km,是濮阳和中原油田通往郑州的主要道路。原为三级公路,1985年路基由原来的8.5m加宽到16m(加宽路基土方均未碾压),渣油路面宽7m,日交通量在4000辆/昼夜左右,其中大吨位车辆约占30%,破损严重。改善工程设计标准,按平原微丘区高于二级、低于一级,路面设计交通量为100kN标准车500次/日。路基宽16m,路面宽14m。  相似文献   

16.
连霍高速公路拓宽路基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论述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技术和新老路基的沉降控制方法。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面处治、拓宽路基填料及压实度控制、路基加筋及路面综合处治等技术的机理、效果和设计、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旧路加宽改造工程与新建公路相比具有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由于旧路路基沉降已基本趋于稳定,而新路路基沉降时间短,新旧路基结合处必将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导致水泥混凝土面板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断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反射裂缝,对行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不仅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还会增加汽车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耗,加大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甚至会危及行车安全,同时也加大了道路养护成本。本文针对公路加宽技术研究迫切性,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加宽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综述,形成合理的高速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理念,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津保公路(北线)在未改善前,路基低窄,且多弯曲,在反动统治期间,年久失修,破坏严重,东段为粉砂质土壤,每届干旱季节,风砂积聚,西段低洼,雨季积水,交通时常断阻,一年四季不能畅通。过去由天津开往埧县(运距74公里)的班车早晨发车,天黑才能到达,交通很不方便。为适应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958年开始对此路进行改建,调整了线形,加宽和提高了路基,铺筑了3.5米宽的路面,并在天津埧县段做了双层沥青表面处治,从而使公路面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针对交通发达地区,在进行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中,为避免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避免路基裂缝,能应用土工格栅加筋技术,以提升路基加宽施工质量。针对公路路基加宽工程施工中,基于某地区公路路基加宽工程进行分析,优化应用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一切以满足公路路基加宽施工为前提,以确保提升路基加宽工程的施工质量,发挥应用土工格栅加筋优化技术进行路基加宽施工的效益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四级公路平曲线上路面加宽常见的几何布置型式有如图1、图2所示两种。图1的加宽渐变段仅仅设在直线缓和段L_s范围内,呈三角形,故称之为三角型,即在圆曲线范围内路面加宽为不变的全加宽值W,圆曲线两端设置加宽缓和段,其加宽值由直线段加宽为零按直线比例逐渐增加到圆曲线起点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