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些人心里,安全带似乎是瞎子戴眼镜--多余的框框.一些汽车司机也觉得它是对自己技术的讽刺,还有些人怕黑色带子染脏衣服不想用它,觉得在城市开车系什么安全带……认识如此糊涂,但汽车肇事时司乘人员很难有遇难呈祥的.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03,(10):26-26
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近期在上海进行了一项针对汽车驾驶者的调查.其结果颇为耐人寻味在上海,48%的司机承认他们并不是每次开车都系好安全带.而且不愿意配戴安全带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认为“不舒服”;48%的司机并非所有时间都注意道路安全;63%的司机并非所  相似文献   

3.
安全带     
赵航 《汽车知识》2009,(5):108-109
安全带对有车族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它的作用就是在出车祸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但恰恰是如此重要的安全设备却被很多人视而不见。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不系安全带的司机朋友,他们的理由有许多,譬如怕弄脏弄坏了衣服,或觉得麻烦。据美国NHTSA的统计,安全带的使用减少了45%-65%的死亡和严重受伤情况,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万名驾驶者因为使用安全带而保住性命。  相似文献   

4.
谈安全带     
许多司机和乘客都不太愿意系安全带,认为太麻烦,限制了自由,当作摆设,这是人们对安全带了解太少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张涛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4):166-169
安全带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被动保护措施,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时的驾乘人员死亡率。因此,通过识别驾驶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可以减少由没有系安全带而带来的交通事故,并提高司机系安全带的安全意识。文章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识别方法,包括基于图像分类的识别方法,基于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的识别方法和传统目标检测结合SVM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传统的识别方法需要对图片进行大量的预处理,降低了检测速度,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在速度和精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家美国媒体为了倡导人们在驾车时使用安全带,公布了一份科学研究报告.科学家在研究了数百起造成司机死亡的车祸后发现,一辆时速88公里的汽车从相撞到导致司机死亡只需短短的0.7秒.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2010,(12):127-127
为了提高警方的道路监测能力,让司机减少违反法规,欧盟开始在芬兰的坦佩雷试用一套新的交通监测设备。这套设备能监测司机是否系了安全带、是否超速、车辆排放是否超标、是否跟车太近,同时可以监测路面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8.
现在很多人都能买得起又昂贵又全的车子,但很多司机的安全意识还很薄弱,最基本的就是不肯佩戴安全带。有一些人认为车子只要有气囊的保护就够了,系不系安全带无所谓。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道路交通伤亡事故中,未佩带安全带的驾乘人员的伤亡率远高于佩戴安全带的人员.为了提高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率,有必要了解安全带佩戴现状及其不佩戴的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奠定基础.调查发现安全带佩戴行为与道路、车辆、司机及时间等因素有关,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实地观测北京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上,不同时间段、不同类型车辆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全带佩戴情况,采集17 278个样本并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驾驶员安全带佩戴情况的规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并研究驾乘人员未佩带安全带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最后,基于安全带佩戴情况调查结果,提出提高驾乘人员安全带佩戴率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路与汽运》2005,(6):119-119
凡是带有安全气囊的车辆,也只有在系了安全带的前提下,安全气囊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两者要配合起来使用,缺一不可,如果不系安全带,气囊等于没用。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有了安全气囊,安全就有了保证。一旦车辆受到撞击,在气囊引爆的一刹那,司机如果没系安全带,身体的损害程度将加大40%。  相似文献   

11.
画安全     
《汽车驾驶员》2012,(11):111-111
很多车配有安全带提醒装置,它会在驾驶员和副驾座乘员没有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报警,声音持续不断,甚至越来越吵.有些人嫌烦.于是这样的“安全带卡扣”出现了。安全带卡扣是不折不扣的“危险品”.虽然它会消除报警的“噪声”,但一旦遭遇车祸,它可救不了你.这个小“骗子”只会让你闯大祸.只会助你滋长开车陋习。  相似文献   

12.
听友人给我讲了这么一个事例:说是有一位司机开车极其不喜欢系安全带,为此吃了不少单子。总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乎,这位仁兄居然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衣服上画了一条“安全带”,颜色调配地恰到好处,宽度、位置也是被设计地天衣无缝,几乎到达了以假乱真的境界!这样一来,居然再没有被处罚过……这位友人把这个事例是以“笑话”的名义讲给我听的。可是我听了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读编往来     
我最近准备买辆车,我对汽车安全装置格外关心,现在许多车型的安全带装置都是所谓的预紧式安全带,我想请问一下它到底有些什么特点?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预紧式安全带的特点是当汽车发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间,乘员尚未向前移动时它会首先拉紧织带,立即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然后锁止织带防止乘员身体前倾,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预紧式安全带中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与普通安全带不同,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织带功能外,还具  相似文献   

14.
正堵车时的节油小技巧慢起步堵车时最常见的就是频繁起步,由于堵车时司机通常会有些急躁,所以一旦堵车情况好转,有些司机会猛加油起步。在这里奉劝司机朋友稍安勿躁。起步时最好缓慢些,急速起步不但伤车,而且还浪费燃料,通常车急速启动一次油耗在10毫升以上。起步时保证车辆能够向前行驶即可,若是手动挡汽车则可尝试只把离合器抬起让车辆前进。别空踩油门有些司机在堵车时习惯脚踩油门,空踩油门是很费油的,通常空踩油门一次耗油在6毫升左右。  相似文献   

15.
<正>F10H总线系统网络框图如图50所示。6.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REMALI和REMARE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REMA自2011年秋季开始应用于所有F10车辆,同时自上市起也应用于F10H车辆。两个安全带均配有该装置(REMALI和REMARE)。所有车门都关闭后,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就会降低以较低收卷力系上安全带时产生的安全带松弛。通过消除安全带松弛可确保安全带与驾驶员或前乘客身体紧密贴合,从而可在发生碰撞时增强安全带约束作用。可逆电动安全带收卷装置的另一  相似文献   

16.
曾志斌  彭冲 《实用汽车技术》2005,(9):i0004-i0006
汽车知识 一、前言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司机和乘客会高速撞向方向盘等车内部件,受到伤害。在汽车上安装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等保护系统.可以在撞车时把乘客约束在座椅上,限制乘客头部、胸部的移动距离,避免与车内部件发生剧烈碰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所以也把这种保护系统叫做乘员约束系统.  相似文献   

17.
柳实 《汽车与安全》2014,(12):126-130
汽车安全带起到了约束位移和缓冲的作用。安全带能吸收撞击能量,化解惯性力度。千万不要以为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我们能通过抓住车身,就保护到自己的人身安全。相信汽车安全带,翻车时它能够减少80%的伤害程度。一、汽车安全带的产生安全带的产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就出现并使用在了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落。  相似文献   

18.
<正>《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对系安全带问题的规定: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一次记2分。国内外安全带使用相关法律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安装安全带的车辆,驾驶员和前排乘车人必须系安全带。不系安全带,将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英国英国对不系安全带的罚款额度以"定额罚单"的  相似文献   

19.
张岷 《汽车与配件》2002,(17):17-17
为了满足顾客对安全保护的高要求,安全带制造商正千方百计地设计具有更安全、更舒适的安全带,目前,充气式安全带、舒适型安全带、智能型安全带都已成为高档轿车可选配安全配置。 (一)充气式安全带 充气式安全带是一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胸、肩部织带会充满气体(见下图)。工程师们在追求乘员保护功能完善的过程中,发现即使使用了限力装置,常用的织带在高速撞车时,对乘员的胸部  相似文献   

20.
一、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1、安全气囊必须和安全带配合使用。安全气囊属于辅助防撞安全装置.只有和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驾驶员和乘员在汽车运行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