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新乡至郑州高速公路软基处治工程,对软弱地基压密灌浆处治工程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压密灌浆在处理软弱土地基或路基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水泥——水玻璃在软土灌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重点介绍水泥类化学灌浆处理软土地基的臂裂灌浆,展示出化学灌浆在各类基础工程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宝中线一段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例,简要分析了黄土地基沉降的原因,并介绍了劈裂灌浆和灰土挡墙相结合的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检验证明,该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用水泥--水玻璃化学灌浆地基处理措施,使沉陷和倾斜的楼房得到复原,进而说明说明化学灌浆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吉林台一级水电站大坝趾板地基的灌浆施工,包括灌浆孔的钻孔、灌浆工艺、灌浆材料及物理止浆等。  相似文献   

6.
神朔线小煤窑采空区地基处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伟 《路基工程》1999,(5):49-51,60
用钻孔灌浆方法加固小煤窑采空区地基,提高承载力,增强其上部建筑物的稳定性,是近年来铁路通过小煤窑采空地区的一种常用的工程处理措施。本文阐述神朔铁路桥头镇小煤窑采空区地基加固处理的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峰  周雪彬 《路基工程》2006,(2):108-110
成都五丁苑工程采用压力灌浆处理地基,达到了预期目的。介绍其加固原理、施工流程、施工工艺及检测试验等。  相似文献   

8.
浠水大桥4#沉井在下沉过程中遇到了约45°的倾斜岩面,急需进行处理。简述了采用固结灌浆对桥梁地基进行处理的理由和固结灌浆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固结灌浆的施工流程,包括施工机具、灌浆压力及水泥浆辐射半径的确定、压浆孔及压浆设备布置、水泥乳浆的制备、钻孔和压浆等。最后对固结灌浆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游祖承 《公路》1996,(4):10-12
作者在参加菲律宾某公路施工时,路线和桥梁都遇到了软弱地基和溶洞,因地制宜采用了钻孔灌浆、换土回填和铺设土工布等处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软土地基工程性质、软土地基常见处理方法和预测技术。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体工程的预测与运用,分析了双曲线法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在设计选线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工后沉降较大,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结构的强度。因此,需要选取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来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减小路基沉降。文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路基的工后沉降,对设计的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分层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压缩层深度的确定方法即应力比法,确定规范[1]法的沉降计算压缩下限值,其方法简单,可减少试算工作量,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阐明桩基础工程性能的基础上,探析灌注桩基础与地基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灌浆技术,并通过典型工程实例,充分显示化学灌浆在人工挖孔灌注桩等大直径桩的应用远景。  相似文献   

14.
兰俊奇 《路基工程》2014,(3):164-167
在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中,加固区域采用复合模量法;而下卧层则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层顶附加应力,再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同时利用计算结果分析路基工后沉降与桩长和压缩模量的关系。通过水泥搅拌桩软土地基的沉降和承载力计算,验证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正确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多层软土地基沉降的分层迭代反演综合预测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基于MERCHANT粘弹性模型,建立软土地基沉降二维粘弹性BIOT固结有限元计算公式,根据最小二乘法建立目标函数,采用SIMPLEX直接优化算法反演确定参数,针对多层软土地基,为反演能获得在物理意义上合理且数学上唯一的参数,提出了分层迭代反演综合预测法。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了临界桩长对沉降计算的影响,引入三层模量法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建立了计算模型,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佛开高速公路K34+675通道桥桥台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喷射注浆技术及化学灌浆技术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完善,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地基加固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两项技术在佛开高速公路K34+675通道桥桥台加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成良 《路基工程》2013,(4):179-181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能否确保工期、质量,关键在于能否正确估算地基最终沉降。以江苏沿江高速公路常熟段工程为依托,采用三点法与星野法两种理论推算其最终沉降,通过实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计算的最终沉降,探讨了两种方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计算的沉降值与实测值都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要求严格,无碴轨道对桥路、隧路过渡段差异沉降限为5 mm,一般路基地段工后沉降限为15 mm.因此,我国不少在建客运专线需要采取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在深厚土层地基上修筑无碴轨道,现行地基处理措施主要为CFG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路基桩板结构.文中分析了各种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的计算方法.提出当应用CFG桩和预应力管桩处理深厚土层地基时,结合采用筏板结构,更能发挥CFG桩和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和有效控制沉降;深厚土层地基处理后计算沉降应进行修正,其修正系数:CFG桩地基处理复合模量法为0.2左右,管桩地基处理桩基法为0.2~0.4.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桥头跳车的原因,介绍了桥头跳车的应对措施。并根据桥头地基沉降的具体情况,采用CFG桩、载体桩2种桩型复合地基对桥头地基沉降进行处理,对其中的控制效果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桥头地基沉降控制的实际工作中,CFG桩复合地基或载体桩(由混凝土、夯实填充料、挤密土体和混凝土桩一起组成的具有承载作用的桩体)复合地基对沉降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满足了桥头地基沉降控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