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冠刚 《铁道勘察》2006,32(5):55-57
以遵小地方铁路为例,介绍形态勘测法的适用条件、工作程序、历史洪水调查、工点勘测及计算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依托,对西南复杂山区水文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可研设计过程中的野外勘测、水文资料收集、水文计算验证和计算结果分析等实地勘测过程,分析总结成达万高铁项目大江大河流量推求方法及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小流域河流水文特征。根据收集的远桥位处水文站资料,计算验证近桥位处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及测量,推算渠江可研桥位处流量;结合四川省经验公式、铁二院法、形态法对11处不同汇水面积的小河(沟)进行流量计算及结果比对,最终确定铁二院法为本地区小流域流量计算方法。分析结果可为四川中部丘陵地区及类似区域的铁路、公路项目水文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较常用的水文计算公式进行研究,根据收集资料和现场勘测资料,采用广东省洪峰流量经验公式Q_p=C_2×H_(24P)×F~n,利用塞拉利昂水文站实测资料推算水文公式中的参数值,通过现场勘测,筛选10处较为可靠的小流域工点,按形态法计算出百年流量,并利用现场勘测工点的计算流量对经验公式参数进行修正,重新拟定出从理论依据及现实效果上均能更好地适应塞拉利昂地区铁路沿线中小河流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刚 《中国铁路》2014,(12):48-50
结合宝兰客专山区段大中河流流量分析,以渭河一级支流耤河为例,运用经验公式法、数理统计法、形态调查法等推求河流流量,并分析比较其适用性和合理性,最终确定桥址处合理的计算流量,为其他相近地形地貌地区进行洪水的分析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勘测设计质量,避免设计重复浪费,试图在勘测期间做好稳定方案的工作,使勘测成果满足水利、通航、道路交通及环保要求,并且能够以图形的形式与地方规划部门沟通,以确保新建道路与地方既有设施及规划协调,本程序将完成水文分析,桥式纵断面及孔跨布置与道路河流的关系图,复杂地形的桥墩台横断面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结合本工程沿线勘测实例,利用地方暴雨径流计算公式和铁三院平原区暴雨径流计算公式计算出的流量与用形态法推算出的流量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本地区地面暴雨径流的计算办法和有关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岩爆是深埋长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岩爆研究对于隧道的勘测设计、施工组织及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地应力测试,依据Russenes判据、Turchaninov判据及Hoek判据等准则对隧道施工期岩爆发生的倾向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隧道存在岩爆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塔本陶勒盖矿区铁路运煤专用线(包头至甘泉毛都口岸)设计过程中的野外勘测、水文资料收集、水文计算和计算结果分析等实践过程,总结了内蒙古高原地区小流域河流水文特征,提出了可行的计算方法,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曲线平行布置法在多线桥布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曲线平行布置法是铁路桥梁设计,特别是在曲线桥梁跨越公路、河流的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布置方法.但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仅限于跨度较小的桥梁,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性,本文将通过实例,研究曲线平行布置法在长达曲线桥梁上的应用. 研究结论:曲线平行布置法在曲线桥,特别是小半径曲线桥设置中,体现了有立交条件和河流通航条件要求的桥梁布置优越性;铁路曲线桥梁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曲线桥平行布置法计算模式,对于多跨度小半径曲线上的多线桥,将会出现梁缝超过30 cm或梁缝过小等不符合设计规范的问题,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永定河特大桥曲线调整的经验及总结出的计算过程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采用曲线平行布置法的曲线桥梁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该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铁路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建设发展,大型铁路客站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一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后3年的客站建设大多属于中小型客站,其结构和造型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此文根据铁道部对铁路客站建筑规模的有关规定,阐述新时期中小型客站建设的特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即客站与地方规划的衔接关系,车站广场、站房、站场三者的关系,站房与雨棚间的关系,站房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形态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建筑创新与投资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铁路工程勘测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系统回顾并分析了铁路工程勘测技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叙述了铁路勘测技术在工程测量、航测、遥感、物探、钻探、原位测试等各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今科技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系统地、全面地对铁路勘测技术在以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研究结论:勘测装备更加轻巧、精度更高、功能更加齐全、操作更加方便,数据采集和处理数字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技术应用集成化,建立“工程勘测设计数据库”,完善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的应用模式,是今后铁路勘测技术总的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满足我国今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以及跨江、跨海隧道建设项同越来越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刘远长 《铁道勘察》2021,(1):81-85,90
半干旱平原地区宽浅性河流主河槽流量占比较小,河滩流量占比较大,上下游河道地形地貌及跨河建筑物的设置对交叉处设计流量影响较大,设计流量如何确定,河滩处的流量如何分配,桥位如何选择是设计工作中的难题.以某铁路跨越位于坝上草原的二道营河为例,提出考虑上游河道阻水及流量错峰折减的分析方法;以某铁路跨越位于坝上草原的葫芦河为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发布实施,铁路沿线车站周围的群众对车站随便排放污水意见很大,不少地方的环保部门也开始对车站随便排放污水进行限制或处罚。面对现实,急需铁路部门对中小车站生活污水排放采取治理措施。本文针对铁路沿线中小车站污水排放现状和途径及可采取的无动力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进行探讨,并提出如何根据每个车站的位置和环境条件、生活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标准确定设计方案,以此来选择符合实际的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无碴轨道道床竖曲线弦测法施工精度控制要点,即控制体系的设计,弦线点的设置,矢矩的合格范围以及轨排铺设和弦线量测的控制要点。详细阐述了弦线矢矩处理程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车辆基地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车辆基地勘测设计过程中普遍重设计轻勘测、缺乏系统的站场勘测内容与方法的现状,通过对行业、企业相关勘测规范的理解和归纳,结合自己勘测设计实践,系统论述车辆基地站场勘测内容和方法,主要包括车辆基地基线的测设和应用、地形测量、站场横断面测绘、专项调查与测绘等几方面,掌握车辆基地站场勘测内容和方法将为车辆基地设计与施工、节约用地、降低投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兰渝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体系的建立贯穿了我国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标准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全过程。为给类似铁路项目测量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结合兰渝铁路兰州至广元段建立的精密工程控制网技术体系,从全线统一的"三网合一"的测量技术体系、基于CGCS2000的平面坐标基准、工程独立坐标系、符合工程实际的水准基点平差方案、地震对测量控制网造成影响的评估、长大隧道洞内CPⅡ控制网建网及其分段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研究结论及实践经验对于丰富和完善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路工程测量工作的大部分是断面测量,而断面测量的绝大部分是横断面测量,因此,横断面测量的效率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公路工程测量的效率。通过对全站仪横断面测量的探讨,提出一种基于全站仪高效横断面测量方法和软件系统,能够大幅度提高山区高速公路横断面数据采集速度,并且完全实现全数字化作业。  相似文献   

19.
基于暴雨推求中小流域桥梁设计流量时,设计流量受地理参数、暴雨参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计算公式难以显式表达的情况,采用H-C-N法计算中小流域桥梁设计流量: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对影响流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主要因素;用模糊聚类法(Fuzzy clustering)从已知水文站数据集中选取合理的训练样本;运用神经网络方法(Neutral network)建立中小流域桥梁设计流量的隐函数关系式,从而计算出中小流域桥梁的设计流量。用VB.NET编写程序编写H-C-N法计算程序,计算了10座中小流域桥梁的设计流量。结果表明,与广东省法和四院法相比,H-C-N法精度较高,是一种较为科学和实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20.
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地质综合勘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郑西客专线为中国第一批建设的无砟轨道客运专线,其中渑池至灵宝段为越岭段,地形起伏大,沿线分布煤矿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分布人工弃土、深厚湿陷性黄土层等特殊岩土。对彻底查清沿线地质条件,取得合理岩土参数对客运专线建设具重要作用。研究方法:本段地质勘察过程以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方法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合理选择勘探测试方法,对重要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对比勘察。本文总结了本段地质勘察采用的方法及综合运用技术。研究结果:本段地质勘察工作已于2005年结束,勘察成果通过了相关审查鉴定。研究结论:郑西客专线开工建设至今已近二年,经施工验证,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