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的中西部山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程修建引发的滑坡也不断增加.滑坡属不良地质,对工程影响极大.因对滑坡认识不足而在工程建成后出现问题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正确认识滑坡,对其稳定性做出正确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总结博尔博松工程滑坡经验教训,分析滑坡形成机理,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对保障铁路建设,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山区铁路选线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顺层斜坡地段不宜"大填、大挖",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在顺层斜坡地段修建工程时,临时支护措施要加强,长大顺层斜坡地段线路应以绕避为主.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地质、地形地貌的勘察,本文就Petacciato(莫利塞,意大利)附近亚得里亚海的一段海岸滑坡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区域出露更新世的蓝色粘土,并带有粉砂层夹层,其层理走向为北东3~8度,与斜坡产状类似。海上往内陆方向延伸则是砂和砾岩,厚度达40m,其上方为建筑区。上世纪曾发生了多次滑坡,在建筑区和海滨之间形成了沿海岸线长2000m、高200m的影响区域。直接导致重要铁路、公路以及城市建筑的破坏。该滑坡类型为旋转一平移型滑坡,每次滑坡都沿着整个海岸斜坡复发,产生位移数十厘米,一直延伸到海岸线以上。在已有的研究中,对该滑坡的滑动现象存在数种不同的解释。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滑坡滑动破坏模式(Terzaghi,K.和Peck于1948年提出的突然扩展型破坏模式,见《土力学工程实践》一书。Wiley和Sons著,纽约),于此同时将岩土工程监测数据、滑坡的几何特征以及工程地质特征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斜坡的稳定性评价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六盘水铁路枢纽工程建设中,线路经过煤系地层软岩山麓斜坡地段,施工开挖揭露出一种特殊罕见的“非近代水下、静水或缓慢水流中沉积”的坡残积、坡洪积型软粘土,暂定名“坡麓相斜坡软土”,简称“斜坡软土”。这种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工程特性与一般常规软土相似,但因其底部横坡较陡,天然地基或工程边坡的稳定性极差,对工程的危害极大,工程施工期间曾发生了严重的滑坡灾害。笔者结合工程勘察与滑坡整治设计实践,论述斜坡软土成因、特征及其工程特性,分析探讨滑坡形成机理及整治措施。最后列举两个典型滑坡整治实例,总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经验体会,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兰铁路北湾至转石梁段发育有大量黄土滑坡,具有成因复杂、危害严重、治理困难等特点,对线路运营危害极大。在野外调查、无人机航拍的基础上,综合工程勘探、遥感解译成果,运用成因机制法分析沿线黄土滑坡的成因机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1)区内黄土滑坡在平面上多呈簸箕形或长舌形,普遍具有"低滑速、短滑距、多期滑动"的特征;(2)滑坡滑体多为砂质黄土,在下伏基岩风化严重的斜坡上,滑体底部存有母岩碎块,按地质成因机理可分为牵引-溜坍型滑坡和溜坍-剪切型滑坡两类;(3)牵引-溜坍型滑坡多孕育于斜坡的中、低处(多为小型滑坡),溜坍-剪切型滑坡多发育于斜坡的较高处(多为中型滑坡);(4)在降雨作用下,斜坡上覆黄土的力学行为是两类滑坡成灾的关键,可采取"清除上覆黄土+排水+坡面防护"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黔张常铁路张家界地区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的调查和分析,得出本区不稳定斜坡及滑坡的分布特点、成因机理及最主要影响因素。对边坡进行定性稳定性分析,并选取典型剖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初步评价不稳定斜坡及滑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一步提出在该类地区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及选线原则,为线路的优化和滑坡防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希望提高对不稳定斜坡的认识和理解,引起对不稳定斜坡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马鹿岭地区是洛湛铁路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相对集中发育地段之一,沿线交错分布有膨胀土、滑坡、顺层、岩溶等,其中膨胀土不稳定斜坡直接控制线路方案。通过综合地质勘察,定性、定量综合评价膨胀土斜坡、滑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工程对边坡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为线路选择及工程设置提供地质依据。研究结论:根据各方案的地质条件比较,结合地形条件,施工图方案选择沿向斜轴部宽缓槽谷行进,避开了膨胀土不稳定斜坡及滑坡、同时减少了经过顺层、岩溶、软土的长度及桥隧比例,虽然线路总长增加200 m,但工程投资和运营风险都明显降低,工程地质条件最优。  相似文献   

7.
介绍铜九铁路K132滑坡病害情况。在现场调查、地质勘察及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滑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边坡黏土层具强膨胀性、未采取有效措施引排边坡岩土体内地下水、连续降雨等原因引起斜坡滑动。根据滑坡体的特征,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采用上部刷方减载、抗滑桩支挡、有效截排地表水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吴光  吴瑞秋 《铁道学报》1999,21(A05):65-69
以宝成铁路为例,研究了铁路修建期间边坡和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地质环境基础上,运用三十多年的数据和工点实例资料,佐证了铁路边坡工程开挖激发了崩塌滑坡灾害的发生机率以及与此相应的地质环境的恶化变迁,以期探讨铁路工程活动对宝成铁路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奉节大坪滑坡是由前级浅层的堆积层滑坡和破碎岩石滑坡组合而成的复合型大型老滑坡。根据勘测结果分析,岩层顺倾地区是滑坡易发地区,由于隧道开挖,引起了大坪老滑坡的整体复活。布置测斜孔对滑坡进行深部位移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大坪滑坡存在典型滑动带,降雨对滑坡影响较大,滑动面较深,且滑动面以上滑坡体不同部位变形速率不一致,通过明确滑动带的位置、厚度、滑动方向及变形范围,为工程治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针对云桂铁路大菠萝黑路堑边坡滑坡,在现场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及工程测试等综合勘探的基础上,从工程地质环境、采空区影响、降水及施工影响等几方面对该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防治对策,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路堑工程边坡滑坡的产生主要受地层岩性及采空区的影响,特殊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砂岩、泥岩等膨胀岩,成岩作用差,力学强度低,受人为洞采影响形成扰动圈进一步降低了该区域地层的力学强度;(2)现场岩土体力学参数较施工图指标降低较多,岩体下滑力大于抗滑桩的抗滑力,造成第一排桩倾覆变形,第一级边坡滑动后,使第二排桩锚固段减小,致使第二排桩倾斜变形,最终形成工程边坡滑坡;(3)该工程边坡滑坡的破坏形式,下部表现为推移式破坏,而上部呈现为拉裂式破坏;(4)对该工程滑坡的整治,应在滑坡体上部清方减载的基础上根据力学指标合理布设抗滑桩,并辅以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疏排措施的综合方案;(5)本研究结论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及公路工程深路堑地段的勘察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土滑坡最不利滑面综合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在滑坡稳定性计算中,滑面位置的选择对计算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而黄土滑坡因受含水率影响较大,常常存在多重滑面,本文研究目的就是确定最不利滑面的位置。研究方法:以宝中线某高路堤黄土滑坡为例,探讨了综合考虑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含水率、新老土层接合面和坡面开裂及鼓出控制点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滑动面的方法。根据地质钻探获得的数据,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一系列的折线滑面,依据坡面开裂及鼓出控制点确定各组圆弧滑面,从单因素分析到多因素综合,从而找出最不利滑面。研究结论:根据最不利滑面计算的滑坡推力及据此做出的抗滑桩设计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它适用于已有一定微量蠕动和变形,而又尚未发生明显整体位移,且又无法通过复杂表象确定滑动面位置的均质土体滑坡。  相似文献   

12.
神朔铁路DK163+750,在黄土阶坡上填筑的双线路基,沿线路长75m的路提产生了推动式工程滑坡变形,设计了抗滑挡工程。由于场地狭窄,通讯、电力线路拆迁协调困难,最终采取了清方设旱桥通过滑坡中后部的方案。大桥通车后,右侧刷方坡脚又产生了牵引式工程坡变形,增设了抗滑桩工程。本文介绍了该滑坡的发生及治理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合福铁路某区段钙质页岩边坡顺层滑坡,经过对顺层滑坡工点钙质页岩地貌、构造、岩性、风化、水文特征及施工影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滑坡形成原因,并据此对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通过施工后长期的变形监测及季节考验,该区段边坡稳定,处理效果良好。特殊地貌构造产出的钙质页岩,易产生岩层断裂及顺层滑动,施工时需分级刷坡支护,坡脚支挡结构应分段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4.
岳家岭隧道出口塌方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岳家岭隧道YK26+587处塌方为例,分析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处理与施工。详细阐述了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川藏铁路旺北村特大型滑坡特征及对铁路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藏铁路沿线因独特的地形地貌、活跃的构造运动、复杂的地层岩性等环境条件,滑坡灾害极其发育,其中规模为大型和特大型滑坡灾害也分布多,其相比中型(小型)滑坡对铁路的危害更大。为了保证川藏铁路顺利建设和长期安全运营,选择旺北村滑坡这一典型特大型滑坡灾害点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多次的实地考察,运用工程测量、无人机航拍、遥感影像等手段,查明旺北村滑坡的平面形态、地形地貌等,分析阐述滑坡成灾过程、形成原因及对铁路可能产生的危害方式,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以期为川藏铁路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及为该区域滑坡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穿越藏东横断山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走行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南迦巴瓦东构造结附近,地形环境极其艰险、地质构造极其活跃、不良地质极其发育。分析拟建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拟建铁路具有"九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极为复杂的宏观地质环境孕育了岩爆和软岩大变形、高地温、深大活动断裂带、高位滑坡崩塌、泥石流、溜砂坡(岩屑坡)、雪崩、冰害、生长期高陡卸荷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铁路的勘察设计过程中,本着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原则,探索复杂艰险山区勘察方法手段的革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究重大地质灾害和问题的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滑坡地段隧道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及工程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在山区铁路中,有很多隧道都修建在山体斜坡内,这些隧道常常会发生变形开裂等病害。调查表明,隧道变形病害与所在斜坡出现滑坡现象密切相关,并且严重危及铁路行车安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隧道变形特征、滑坡与隧道变形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效的工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在对滑坡地段近30座施工和运营隧道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及相应的隧道变形特征,建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建立了分析滑坡与隧道变形相互关系的4类地质力学模型,分析了4类模型的受力模式和变形特征。结合4类地质力学模型和工程实例,给出了针对隧道变形的不同特征选择工程防治措施的具体方法。研究结论:(1)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决定隧道变形特征的主要因素;(2)工程防治措施应与隧道的变形特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张玉芳 《铁道建筑》2020,(4):150-154
红层软岩地区铁路工程建设中滑坡问题突出。本文结合西南地区一铁路红层滑坡治理工程,利用该地区红层滑坡的现场调查结果,从红层软岩特性、地层岩性、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深孔位移监测数据等多方面对该地区铁路滑坡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论述红层滑坡与一般滑坡的不同点,分析红层软岩岩体力学特性、地层主要成分以及红层软岩中的粉砂质泥岩在不同风化程度下的力学特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措施,并对治理措施进行评价。总结得出地层岩性、地质水文、人为因素是导致红层滑坡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含顺倾结构面的红层岩质边坡开挖过程中极易发生边坡失稳问题。本文以东南地区一公路红层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边坡的致灾因子,并针对该边坡沿顺倾结构面的滑动破坏模式,提出坡脚堆载反压、刷方减载、夯填裂缝、设置排水工程和锚固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建立滑坡模型,采用室内试验法、反算法和极限平衡法确定滑面计算参数和滑坡推力,并对治理措施实施过程中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验算,论证治理措施的可行性。监测数据表明,治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