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高速动车组电机轴承盖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及内、外斜孔的位置尺寸和角度超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改进轴承盖传感器安装孔及内、外斜孔的加工工艺,设计制作轴承盖传感器安装孔位置尺寸防错检测工装,保证了轴承盖的加工质量,满足了温度传感器的装配要求,解决了轴承盖传感器安装孔及内、外斜孔位置尺寸和角度超差的工艺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2.
计轴器是一种重要的铁路信号设备。通过分析深圳地铁2号线列车丢轴故障的原因,阐述了计轴工作原理及车轮传感器安装规范,并提出丢轴故障和车轮传感器安装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一,将发生丢轴故障的车轮传感器的垂直感应高度由41.5mm调高为44mm,增强对车轮轮缘的探测性能;其二,拆除一片车轮传感器的安装隔垫(厚约2.8mm),减少车轮传感器与钢轨间的安装间隙,消除车轮轮缘厚度减小的影响;其三,协调解决曲线线路内轨车轮传感器的安装问题,将安装在曲线外轨上的车轮传感器移装到曲线内轨上。  相似文献   

3.
1 车轮传感器的安装及存在的问题 自80年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在技术手册中对车轮传感器(以下简称磁头)的安装尺寸一直定为磁头的顶面距钢轨上平面的距离为37+2 0 mm(适用于50 kg钢轨及60 kg钢轨).  相似文献   

4.
应答器报文传输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针对应答器传输系统作用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研究安装高度与角度偏差对应答器作用距离的影响。以应答器上行链路信息传输为研究对象,建立矩形天线空间磁场分布、BTM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及应答器角度偏差理论模型,仿真不同安装高度、角度偏差下车载天线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幅度曲线,计算分析上述条件下应答器作用距离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车载天线与应答器间垂直距离为360 mm时,作用距离达到最大,为737.6 mm;(2)应答器发生倾斜对其作用距离影响较小,俯仰角越大,应答器两侧作用距离、磁场强度呈相反变化越明显,作用距离随偏转角增大呈线性递减,相比纵向安装,应答器横向安装平均作用距离减小114.4 mm;(3)车载天线与应答器间垂直距离越大,容许偏转角偏差越大。  相似文献   

5.
轨道测量仪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会造成经检定合格的不同轨道测量仪在测量同一段线路的轨道超高时测量结果不尽相同,甚至同一台仪器在不同线路状态的超高测量示值误差亦相差较大。为此,从轨道测量仪的超高测量原理出发,对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进行分类研究,重点分析了倾角传感器的双轴与轨道测量仪的横向、纵向均不平行时,其对轨道测量仪超高测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满足轨道测量仪在线路任一位置的超高测量示值误差不大于±0. 30 mm的规范要求,倾角传感器的安装误差角度应不大于0. 5°。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平面倾斜复合技术,可利用该技术将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倾斜粘贴于碳纤维板表面,以解决FBG传感器量程小无法跟踪监测大应变碳纤维板受力状态的问题。建立了FBG传感器监测应变与碳纤维板应变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以FBG传感器倾斜角度为变化参数,对碳纤维板进行张拉试验,测定FBG传感器灵敏度的变化状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FBG传感器的应变灵敏度,从而提高FBG传感器的监测量程,使其能跟踪监测碳纤维板临近破坏时所产生的应变。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春,瑞典铁路公司对43列SJ2000列车开始实施现代化改造,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车上安装整套振动检控装置Perpetuum,将振动转换成电脉冲的传感器安装在轮对的紧固部件上(见图1)。图1 Perpetuum装置的无线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由南安普顿大学研制的整套振动装置Perpetuum于2004年开始进行商业应用。不久,这套装置就成功地开始在铁路工业上用于监控车辆的振动。  相似文献   

8.
针对加载冗余车载设备时列车底部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分别对冷备、热备冗余天线与应答器传输模块BTM天线间的最小安装距离进行研究。利用FEKO软件建立单个BTM天线、安装冷备冗余BTM天线、安装热备冗余BTM天线3种模型。研究冷备、热备冗余天线在不同安装距离条件时BTM天线的有效作用范围,找出冗余天线对BTM天线有效作用范围产生影响的临界点,即冷备、热备冗余BTM天线的最小安装距离。研究结果表明,冷备冗余天线的最小安装距离为1.12m,热备冗余天线的最小安装距离为3m。冗余BTM天线最小安装距离研究压缩了冗余车载设备在列车底部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其在机车上安装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前期探索时,最早统一意见的目标-距离一次制动方式,也就是说采用准移动闭塞方式。一次制动模式、目标-距离和准移动闭塞是相互关联,相互对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从3个不同角度来描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受电弓位置传感器在城轨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对常用位置传感器使用性能进行综合叙述,并对传感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爬电放电等典型故障进行详细说明,根据故障现象核对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污染情况,对故障方案中接近开关采用加强绝缘方式进行优化,将压力开关安装于车顶,通过绝缘气管与受电弓框架进行隔离,经过试验试验可有效解决爬电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11.
南盘江特大桥主桥为416 m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拱桥,是云桂铁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也是世界铁路中斜拉扣挂+分环分段组合法模筑拱圈混凝土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拱桥.本桥交界墩高102 m,综合利用塔吊、缆索吊及工业电梯等设施配合自升式液压爬模系统进行交界墩施工.综合介绍了交界墩自升式爬模使用原理、施工工艺、施工过程安全、质量控制措施.通过交界墩实际施工效果来看,该技术充分保证了交界墩的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可为类似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沪通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公铁两用双主塔钢桁梁斜拉桥,主塔总高度为330 m,采用C60钢筋混凝土结构,塔柱横梁以上为倒Y形。为满足斜拉索索盘上桥、上塔柱区域重型钢锚梁高精度吊装等需求,在中塔柱处采用2700 t·m自升式塔吊+托架+附墙结构的附壁式设计,托架结构由钢靴、压杆、压杆附墙、压杆联结系、支撑框组成。采用MIDAS/Civil软件分析了塔吊与主塔的共振影响;通过张拉精轧螺纹筋、槽口灌浆保证钢靴处有效传力,灌注微膨胀混凝土保证压杆处刚度及稳定性;通过空载、静载和动载试验以及信息化监控确保施工期间整体结构安全。附壁塔吊相比于传统落地式塔吊,既可充分发挥吊重能力,又能显著减少标准节用量及安装工期。  相似文献   

13.
万州长江大桥钢桁拱系杆梁桥架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州长江铁路大桥采用刚性拱柔性梁的新型桁拱结构。针对大桥架设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等特点,采用边跨168 m钢梁在膺架上拼装及半悬臂拼装,中跨360 m钢梁利用吊索塔架辅助双向全悬臂架设、跨中合拢的方法进行拼装。钢梁架设由既可以在平弦上进行钢梁架设、又可以在斜坡上行走架设钢桁拱的架梁吊机完成。桥梁架设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包括:边跨钢梁临时支墩设计及施工、吊索塔架设计及施工、斜爬式架梁吊机设计及施工、墩顶纵横移设备布置、边跨钢梁端部压重施工、跨中桁拱及系杆合拢等。  相似文献   

14.
马鞍山钢-混叠合塔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大跨度桥梁中主塔施工周期长,受力大等特点,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的中塔结构施工进行钢-混叠合塔的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论: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工艺试验的研究,采用混凝土立柱的结构形式,既能较好的调整钢塔底节与混凝土面的位置,又能提供较好的空间振捣混凝土,顶部预留进行灌注压浆,保证了大面积钢混叠合段的密贴性和密实性。吊装工艺的优化、合理选择保证了下横梁与T1、T2间的精确定位,同时配备最大吨位的5 200 t.m的塔吊使得钢塔吊装施工顺利实现"节段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理念,缩短施工工期约1/3。  相似文献   

15.
杨念 《电气化铁道》2010,21(2):35-36,40
在接触网终点设计常规下锚结构形式下,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装卸作业线股道接触网终点的有效行车距离无法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货物列车要求。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新型的接触网终点下锚结构形式,改进后的下锚结构形式能在不影响龙门吊作业的前提下延长接触网终点有效行车距离,满足电力机车直接摘挂取送货物列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索塔作为斜拉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高、施工周期长,选择科学合理的主塔施工方法,对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液压自动爬模法施工具有安全、快捷、高效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在高索塔施工中.此文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斜拉桥高索塔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流程、工料机的配备和消耗.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测算编制斜拉桥高索塔施工定额,为工程造价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乐业大石围天坑悬挑观景平台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在山地特殊环境下主体钢结构(长80 m,最大宽13 m,最大悬挑长度34 m)的施工技术。针对施工场地狭促、运输条件差、钢桁架构件重量分布不均、悬挑结构安装线性控制难度大等问题,通过采用三段塔吊接力运输、对钢结构深化设计、优化框架结构安装、采用桅杆安装、拉索调整的方法进行悬挑桁架安装,成功解决了山地钢桁架悬挑观景平台施工技术相关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丰富了施工经验,对建造类似工程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甬江特大桥为国内首座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钻石形索塔高177.91 m。通过建立索塔与下横梁同、异步施工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同、异步施工对索塔受力状态及线形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同、异步施工的索塔受力及线形略有差异,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异步施工较同步在工期上有较大优势。根据对比分析及南岸索塔工期滞后的实际情况,甬江特大桥南北岸索塔分别采用了塔梁异步与塔梁同步的施工方法,最后实现工期的同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任国宏 《铁道建筑技术》2021,(3):128-130,159
南宁地铁1号线火车站站点超宽超大、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周边临近建筑物、施工环境复杂,基坑开挖难度大。为确保深大基坑的快速开挖和安全施工,提出了电动轮胎式起重机与常规履带式挖掘机组合配套开挖技术,即采用多种型号常规履带式挖掘机坑内配合,电动轮胎式起重机地面提升的施工方法。现场实践表明:(1)电动轮胎式起重机首次引入到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与常规挖机配套施工高效合理,施工组织方便灵活,施工进度提高了1.5倍以上;(2)电动轮胎式起重机能定点开挖、自动行走、取土深度大、作业半径大、机身占地面积小、节能环保;(3)采用该组合配套机械开挖施工,较常规设备机械费节约80万元,动力费节约12万元,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为复杂环境下宽大基坑机械化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4200kN缆索吊,跨度420m,起吊整体节段350t钢桁梁,是我国高速铁路架设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拱桥的大型吊装设备,在国外亦属罕见。此文简要介绍了缆塔与扣塔合二为一的塔结构的设计特点、施工方法,并对工程造价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