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北京东三环银泰—航华地下过街通道工程是风险度极高的单体地下工程,倍受建设管理部门和业内专家瞩目,采用风险管理的手段对工程实施全程控制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措施。围绕该项目的工程重点、难点,论述实施工程管理的必要性,提出风险管理的原则。据此划分风险管理的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辨识风险源和主要工程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风险决策反馈,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2.
金牛山隧道下穿京福高速公路施工风险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埋隧道穿越既有建(构)筑物的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其进行施工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以新建铁路金牛山隧道下穿京福高速公路为工程背景,借鉴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工程施工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风险进行评价,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储柱全 《铁道建筑》2012,(1):127-129
本文结合合肥南环铁路中地下管线迁改工程特点,对管线迁改总承包的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等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风险管理进行了论述。对风险识别和风险因素的评价及分析,风险管理的实施分别进行了阐述,总结出总承包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依据《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应对在建铁路风险工程进行评估,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涉及铁路路基工程的风险评估也是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以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路基工程勘察设计为基础,对准朔路基工程涉及的路基施工、防护系统、排水系统、接口工程、取弃土场和投资工期等方面进行了风险源辨识和典型工点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过程和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铁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因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隧道施工面临较多的不安全因素,长大隧道更是如此。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雪峰山1号隧道具塌方、突水突泥、围岩大变形等极高风险,按Ⅰ级风险管理,对该隧道围岩大变形、塌方、突水突泥等风险提出了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及风险管理基本制度,从而实现质量、投资、工期等建设目标。研究结论:(1)准确而完整的地勘资料是风险因素识别的重要基础,风险因素识别是随着隧道地勘资料的不断完善而逐步深入,从而形成全面、成熟的风险控制措施;(2)施工图阶段、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是风险评估的重要阶段;(3)隧道风险管理是系统工程,组织保证是风险管理成功的基础,且依赖于设计、施工、建设等单位的组织管理;(4)隧道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实施能够将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投资、工期等建设目标成功落地;(5)该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隧道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铁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广州地铁土建工程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阐述在地铁建设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开展此项工作的切入点.提出工程建设"三评一管"的安全管理新模式:一方面,对安全管理体系、工程安全风险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安全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另一方面,对于五级工程安全的风险工点,开展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这种安全风险管理模式被全面运用在广州地铁土建工程安全管理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津滨快速轨道交通的土建工程建设,采用半定性半定量的方法对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中的风险进行了辨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分析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各个工程环节均可能出现风险事故,但各个环节对应风险的程度不同;应重点考虑风险等级高的各环节,采取相应的风险对策。其方法及结论可为同类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全面风险管理角度入手,阐述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监管的全流程管理。梳理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需求,总结提炼出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应用框架,介绍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提出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按照铁道部党组作出的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部署,南宁铁路局结合山区铁路特点,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抓好风险源头控制,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规范规章制度管理、提升设备保障能力、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掌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加强对重点安全风险的监控管理,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PDCA风险管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由于工程本身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不少施工企业因忽视了风险管理或因对风险估计不足或判断错误,在经营活动中遭受巨额亏损,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本文主要是研究如何有效地加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研究方法:本文以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对工程风险管理进行探讨,对工程施工风险的含义、风险管理的步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PDCA管理循环工作方法及工作程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着重从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置等四方面如何做好风险规划,在生产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落实等方面进行论述,论证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进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研究结论:在执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PDCA管理循环,狠抓规划、执行、检查反馈、管理评审等环节,才能有效的规避工程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危机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沪宁城际铁路具有工期紧张、大区段紧邻既有线、路基工程比例高等建设安全特点,对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和新线顺利施工,有效控制风险,必须采取科学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对策作为支撑。针对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城际铁路建设安全难题,在全面分析项目建设安全特点的基础上,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对策两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力求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施工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某城际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基底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量的计算方法,以及管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等。并解决城际铁路高速无砟轨道建设过程中路基地段地基处理沉降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结论:预应力管桩具有桩身质量稳定可靠、单桩承载力高、价格低、施工速度快、桩身耐打、穿透能力强、成桩质量检测方便等优点,为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解决城际铁路高速无砟轨道建设过程中路基地段地基沉降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铁建设投资大、技术复杂、标准高,其站场设计过程一旦存在风险隐患将极大地影响整个高铁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但目前高铁站场设计过程的风险管理方法极其缺乏。对此,依托风险管理门理论,高铁站场设计过程被划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优化研究、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6道"风险管理门",再采用阈值检查判断每道风险管理门是否达到了控制标准,从而构建了高铁站场设计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并在安九高铁建设项目中安庆西站施工图设计阶段实践应用,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弥补了当前高铁站场设计过程风险管理研究十分缺乏的不足,为高铁站场设计过程风险管理提供新方法,有利于提高高铁站场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过程风险,并对推动高铁设计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公司生产任务和基本建设工作量的逐年增加,公司的合同数量和标的额都不断增多,合同风险随之加大。本文从完善合同管理的制度、合同签订的原则、签订合同的过程控制以及合同执行评估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加强合同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对降低铁路建设过程中合同风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兰新铁路米拉湾隧道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境内,隧址埋深浅,土体为卵石土,围岩自稳性较差,在开挖过程中局部出现坍塌、冒顶情况。针对该隧道地质条件和处理塌方工程实践,着重论述了铁路隧道卵石土塌方处理施工技术,并介绍了处理卵石土隧道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尽早封闭成环,加强监控量测工作,以及加强施工管理等措施,对类似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在设计和实施阶段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此文以巴准铁路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为例,利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阐述在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巴准铁路工程特点、难点和存在的相关风险,通过分析和风险识别,提出在设计阶段应对设计时间、工程造价、风险控制3个主要方面进行项目管理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工程后期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半填半挖路基,基底处理、路基结构早有成熟技术和经验。但在半干旱的少雨地区,偶遇持久暴雨时,在个别区段路堤侧边坡发生了垮塌等病害,分析水害形成原因,提出整治措施方案、施工注意要点以及设计建议,避免小细节酿成大灾祸,对于类似地区路基设计、施工,确保铁路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方铁路建设是我国铁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地方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文在阐述地方铁路建设投资控制意义的基础上,对进行工程投资控制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这几个主要阶段所采取的创新投资和管理模式、做好建设项目的融资、重视建设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等措施及对策进行详细论述。并对通过学习掌握的先进经验、制定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引进和培养人才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路基的填方地段在铺轨初期加载列车运行震动后,往往会引起路堤原地面下埋藏墓穴等其它坑洞产生塌陷,是新建铁路运营初期的多发病害。针对集包三四线初期运营遇到的路堤基底塌陷问题,对设计文件、施工方法、工序、工艺进行逐一排查。采用综合勘察手段,经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消除了行车安全的隐患,对同类线路病害的整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铁路基运营期沉降超限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铁路基运营期沉降超限治理具有"时空"限制严、治理措施难、治理费用高等特点,且可能影响线下结构耐久性和列车正常运行等问题,是高速铁路运营维护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为解决高铁路基运营期沉降超限治理的问题,结合现场测试及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集成工程治理的措施。(1)路基两侧:旋喷隔离桩加固;(2)路基坡脚处:设置应力释放孔;(3)路基底部:花管注浆加固;(4)辅助措施:更换垫块+抬高扣件。研究成果应用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工程实例中,结合治理前后的沉降测试数据和TQI值,验证了该集成治理措施控制效果较好,能够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